歐巴馬救經濟政策 獨漏製造業

作者: ArsenLupin (亞森羅平)   2011-09-12 12:15:28
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隨著美國就業低迷,復興製造業的呼聲也再起。歐巴馬雖然
喊出二○一五年出口倍增的目標,但經濟政策就獨缺製造業這一塊。
許多專家表示,如果美國還有足夠的製造業撐起一片天,此刻經濟復甦的道路就不會走得
這麼辛苦。研究指出,每增加一個製造業工作機會,就能帶來五個新的工作機會。
美國曾是全球製造業龍頭,但隨著全球化分工及金融業崛起,生產基地早就分散各國。根
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去年度製造業占美國GDP比重僅十一.七%,一九五○
年代是二十八%。目前全球製造業占GDP超過兩成的國家,大多在歐洲和亞洲。
紐約時報訪問機具廠商Vermeer,該公司每年營收將近三分之一來自出口,但是過去幾年
面對中國廠商競爭,挑戰愈來愈大。Vermeer負責人表示,中國政府提供製造業免費使用
土地、稅負優惠、便宜融資和其他補助,競爭起來格外辛苦。
紐約時報指出,製造業不只是單純的市場活動,而是政府與廠商的團體戰。尤其在二十一
世紀,廠商必須仰賴政府的支持。總部位於密西根州的跨國大廠陶氏化學(Dow Chemical
)執行長Liveris說:「美國必須要有先進的製造業政策,擴大製造業比重,才能點燃經
濟成長。」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Kochan就說:「全球先進工業國中,只有美國沒有充分
思考製造業策略。」
事實上,美國製造業的產出並沒有減少,反而逐年增加,去年創造一.九兆美元產值。問
題是其他產業成長得更快,尤其是金融保險房地產業,從六十年前占GDP十二%增至金
融海嘯前的二十%,目前仍然沒有降低。
過去認為金融業可取代製造業,但金融風暴之後,大家開始質疑金融業虛有其表。羅徹斯
特理工學院(RIT)公共政策教授Hira說,「過去美國兩黨政治人物不在意製造業,認
為鼓勵工業發展弊大於利。」不過如今經濟動能始終無法恢復,歐巴馬政府將被迫正視製
造業的復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