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台灣鐵路興筑的結局及意義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17-01-21 09:46:36
美國記者James W. Davidson撰文批評清代乘客的公德心,和當代有87%像……
清代台鐵的真貌是:
1.基隆~大稻埕先通車
2.大稻埕~新竹再通車
3.新竹~香山有鋪軌而未及設站通車(割讓日本)
4.香山~新臺灣府城(終點葫蘆墩、今豐原處)已勘定路線但未開工;劉氏原擬藉鐵路延伸
中部後遷首邑至中部、便於督辦全島稅務與軍務,慈禧已批准之(此即臺灣府由南部遷中
部的背景;“臺南”是劉氏另起的新名,“臺中”則是日本起的名)
5.臺灣府~臺南府、鳳山只有紙上計劃
6.未規劃東部鐵路
7.全線不敷日本統治所需(軌窄運量小),拆軌重建,但基隆~台中的新軌是奠基在清代所
勘路線的;以南則否,日本自訂計劃、重新勘路。日後國府和日本當年一樣,有拆解擴建
許多路段,但仍遜於南滿、朝鮮等鐵道。
作者: kingstongyu ( ?????)   2017-01-21 12:21:00
清代到日治台灣是最沒受動亂影響,經濟受到的破壞不大清末是革命,到了民國軍閥割據各行其政,蔣介石北伐又破壞了一次,接下來是破壞最大的對日抗戰,抗戰過後勝利的激情過後百廢待舉嚴重通膨軍隊裁員商人趁機屯貨哄抬物價,雖然蔣經國有去處理,孔宋家族貪污太多引起民眾不滿,相對的這時期的台灣只被美國轟炸過,但規模沒很大,相對的日本自馬里亞納瓜達康納被美軍占領後天天轟炸,還研究怎麼炸最有效率,用燃燒彈低空轟炸到引起火風暴(熱對流過於激烈流動更助長火勢),直到挨了了原子彈才決定宣布投降,戰後雖然美國有資助重建,但日本大約五到十年間經濟就重建了而且工業又開始復甦甚至技術也一直在進步,成了美國和德國經濟上最大的對手,成經日本一度成為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17-03-19 09:42:00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變遷 從20世紀初迄今依序是 美→英→蘇→日→中...除了英國都做過美國假想敵XD(英沒把美當假想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