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翁同龢的評價如何?

作者: chocho55 (協辦大學士)   2017-01-10 21:59:38
※ 引述《wildfox (寂滅為樂)》之銘言:
: 標題: [問題] 請問翁同龢的評價如何?
: 時間: Sun Jan 8 22:51:57 2017
:
: 小弟想請教板上的先進,
:
: 清末帝師翁同龢到底是個什麼樣評價的人呢?
:
: 我看了一些資料,覺得此人根本是極劇加速清朝滅亡的根本人物,
翁本人就是書生一個,學問不錯,但是能力有限,再加上當
年家兄在疆臣一事上被逮下獄,所以一輩子都當京官,見識
有限,本來光緒要請同龢主持新政,但是光緒跟在病重的恭
王談及此處時,恭王在病重之際還跟光緒說『「是所謂聚九州
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但是要將晚清的問題算在他頭上也不很公平
先說翁跟李,兩人政見不合是最大的問題,
兩人固然有當年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在安徽巡撫
被逮下獄的舊怨,但是那是咸豐九年的事情的,但
了甲午都三十幾年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更何況當年
題名上奏的是曾簂藩,李頂多只是後面的寫稿的幕
僚,翁不算是大度量的人,但是也沒那麼放不下
:
: 例如:
: 讓北洋艦隊十年不添加任何船艦炮彈
兩人最大的問題立場,翁是『帝黨』而李是『后黨』,兩人
在立場就有很大的差別,這裏有晚清狀元張騫先生的姪
孫,張光武先生的一篇文章你可以參考一下
『甲午戰事既開,中方屢戰不勝。慈禧驚懼,乃令翁同
龢「馳赴天津詣鴻章問策」。胡思敬曾有記述:當翁問
及北洋艦隊接戰事,李「怒目相視,半晌無一語」。良久,
反詰道:「師傅總理度支,平時請款輒駁詰,臨事而問
兵艦,兵艦果可恃乎?」翁對曰:「計臣以撙節為盡職,
事誠急,何不復請?」李憤然答曰:「政府疑我跋扈,
台諫(紀檢官員) 參我貪婪,我再嘵嘵不已,今日尚
有李鴻章乎?」[作者註:胡思敬,《國聞備乘》]於是,
後人(包括胡思敬)又拿此來做文章了。
其實,翁氏確以財政困難為由,限制北洋水師經費支
出,且奏請海軍停購船械二年。然翁氏治戶部,經費
支出需統盤考慮,這是常情常識,奏請海軍停購船械事
為1887年,其時為堵黃河鄭州段決口,乃將《海防事例》
改為《鄭州事例》,一面是海防,一面是民生,孰輕孰重?
鄭州工程結束後,總理海軍衙門和李鴻章本人均未及時提
出購買新式船艦,及至甲午戰事起,翁氏即令戶部撥銀
650多萬兩支持總理海軍衙門購買新式船艦。而李鴻章之
淮軍所存銀錢800多萬兩並未用於甲午戰事,可見淮軍兵敗
並非軍費所致。若誠如胡思敬所言,有鴻章反詰翁氏事,當屬
情急搪塞之詞,鴻章之機變口才可知。故將甲午戰事中北洋水師
及淮軍敗績歸咎於翁氏長期剋扣及拒絕給鴻章撥款所致,實屬
荒誕不經之至。』
所以當年一沒有十年不添一砲一艦之事,另外北洋在此之前也
沒有要買船呀,所以甲午戰敗不能都算在此事之上,這樣講並不
公平‧
:
: 又堅持北洋艦隊甲午之戰時一定要出海對決,不管李鴻章意見,搞到北洋全滅。
中日之戰是翁誤信李之前對北洋海軍的戰力的宣傳,以為可以一戰,
李的主張固然可以暫緩,但是日本不會放手的,只是早敗晚敗的問題
: 最可怕的是馬關條約時,日方原本同意賠款可以分期付款,但是翁同龢說不可以欠人,要
: 全賠,結果搞到最後是借錢還賠款,利息應該只有更高。
至於賠款一事,此事沒有特別研究,我可以想像翁的重點是什麼,
因為慣例要分期是要拿一種歲入來來抵押的,像是英法聯軍的賠
款就是拿關稅來抵,但是關稅司要派外人來進駐,所以翁大概不
想要日本來管理中國事務才有此一建議‧
滿清末期的腐敗有很多問題,不能光算在翁的頭上,翁有一定的
責任,但是同期的李鴻章,張之洞難道也沒有責任嗎?
:
: 看來看去,這人根本是故意來拆清朝政府的檯吧!
:
: 翁同龢到底歷史上評價如何啊?
:
: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01-11 11:36:00
清代是整體已經跟不上時代,光找戰犯是沒用的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7-01-11 15:23:00
翁站錯邊了,他站到反對洋務改革的所謂清流派那一邊
作者: chocho55 (協辦大學士)   2017-01-12 01:44:00
翁是沒的選,身為帝師不是帝黨還行嗎?
作者: potter1529 (宋代才女唱元曲)   2017-01-16 02:06:00
2 3樓怎麼互相矛盾了
作者: chenlansue (給你個飛踢~!)   2017-01-16 11:51:00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7-01-22 00:39:00
其實沒啥矛盾 屁股決定腦袋 慈禧在的時候翁反對洋務光緒親政之後 他要幫光緒攬權但要說翁本人有多支持洋務? 我看也懸
作者: QuantumFoam (量子泡沫)   2017-01-27 11:40:00
1.帝黨后黨之分在近代史好像有些爭議。2.康有為真的很糟糕,翁阻止重用康是對的。3.推薦一本書:馬忠文《晚清人物與史事》,我認為本書考證詳實,充分且批判地使用一手史料,值得參考。
作者: aocboy (↖☆煞气a作手★↘)   2017-02-06 12:33:00
翁同,最後那個字怎麼唸 - -我一直不會唸 - -
作者: chocho55 (協辦大學士)   2017-02-06 20:27:00
ㄏㄜˊ等於是發『合』的音
作者: forwind (How if...)   2017-04-12 21:08:00
推專業
作者: dearjohn202 (放開那個女孩)   2017-07-13 22:50:00
大家都是高手,看這討論真是精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