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國最倍稱讚的一點是對皇子的教養相當嚴格
所有皇帝也都勤政努力
尤其是發明秘密立儲法後
讓所有皇子更加努力追求功績表現
但是即使有這麼多的皇儲陪制度
大清國的皇帝才嘉慶開始就越來越平庸
乾隆從存活的諸皇子中選了一個比較不爛的蘋果~嘉慶
而嘉慶本身是個平庸的胖子
然後他又選了一清帝中資質最差的道光當繼承人
這個最昏庸的清帝果然選了比較差的咸豐當繼承人
咸豐這個澳砲身心皆弱
四十多歲駕崩時只留下同治這個皇子
所以當然是同治繼位
但是同治老媽~慈禧太后為了權力
完全破壞了同治皇帝的心智成長
讓同治皇帝極度畏懼與厭惡他老媽
後來也就莫名其妙的死掉
後來慈禧如法炮製摧折光緒皇帝
讓光緒的心智完全萎縮
到最後的宣統帝
他在宮中三年據說也都被太監宮女帶壞
隆裕太后跟攝政王老爸完全沒盡到監護人的教養責任
清朝最後三個皇帝的家教基本上是完全失敗的
為什麼清國在還很強大時皇帝的資質就越來越差啊?
所謂的清國注重皇子教育是不是只是一種迷思啊?
平均說起來大明皇帝的資質與教養有比大清好嗎?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4-07-13 21:49:00如何評論資質?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14-07-13 23:02:00歷史上很多失敗者的資質都很好呀 只是時運不濟......
良好的統治者最好是在中壯年人格成熟繼任然後還有一個穩固的施政班底......可以貫徹政令很不幸的朝代衰落之際,做皇帝的不太有這樣的背景條件然後不管資質教養如何,跟辦事下屬關係惡劣,就是悲劇明朝中晚期就是陷入這樣的狀況,這也談不上什麼資質吧..清末慈禧的47年主政,朝政是她做主當家,皇帝怎樣都沒差總之整個清朝中晚期就是螺絲鬆了,船要沉了,挑戰太強了那種背景條件,用舊體系訓練出的康雍乾恐怕也不好應對簡而言之資質沒定義、內容太寬範、局勢不相同,怎比啊?
作者:
nuga (fight)
2014-07-13 23:46:00幼主即位的話討論資質沒意義,要看他背後攝政的那位。最近看溥儀自傳,他的失敗真的不能全歸咎於他,以他當時所處的環境、時局、受的教育、接觸的人,我只能說換了任何人到他那個位置恐怕都好不到哪去
作者:
FMANT (OE)
2014-07-14 00:36:00清帝素質高的神話聽起來就像金正恩可以跟海豚說話一樣
不是資質差,是人口數超越了資源負載,另外古代的盛世在現代來看也是笑話,盛世不過就農產量大增,相對地帶動了其他產業如紡織及製作器物的工匠產生更大的產能,只要朝廷課稅壓到最低,不養軍隊不對外發動干戈馬上就是一個盛世了忘了人口數的增加.比起現代工商業的產能古代的產能及GDP還有醫藥學的發達使人長壽及嬰孩不易夭折.遠遠不是古代比的上的,看清朝可以花了難以想像白花花的銀兩去對外賠款建立北洋軍閥就知道明朝的貿易是多發達了銀子可以直接當貨幣來流通,就現代而言簡直是難以想像現代的工業產能遠遠超越古代可以搞到經濟上供過於求,這在古代是難以想像的,產能大到需以紙幣來替代貴金屬作為市場交易使用的工具貨幣.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4-07-16 15:50:00紙幣在宋代就出現了 樓上到底是怎麼推論一堆奇怪的東西?
紙幣只能算是Currency,貴金屬才是money,所有貨幣有基準點,早期是金本位,現在美金好像不是了,但多數國家都是根據美金來發行自己國家的貨幣,簡單講貨幣很複雜XD
作者:
cafeonly (cafeonly)
2014-07-25 15:30:00咸豐帝只活到31歲,哪來的四十幾歲?
作者:
a7v333 (蠢與窮)
2014-07-27 09:22:00咸豐皇帝1831~1861
燒錢隆以及和珅幾乎快把大清的老本快給燒完了 神仙來救
作者:
polybius (polybius)
2014-09-19 22:32:00應該不是只局限於皇帝的資質吧 本來開國前幾代就很容易造神鞏固統治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