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長照金流投資標的

作者: ispy03532003 (臭酸肥它)   2025-08-20 08:14:45
其實我不太確定這篇應該發在股票版或者這裡,因為主要核心目的是替媽媽規劃未來長照下
,滿足家中的資金需求,所以選擇發在這邊。
媽媽3年前小中風,從那時開始家裡就走上了長照之路直到現在。所以之前就已經著手開始
規劃把家裡一棟房子轉手賣出,也順利在七月初成交,無意外的話整個流程大約在十月底左
右賣房款項就會下來。
扣除相關費用後,預計屆時能投資的資金部位大約900萬。
因為大略計算過家中整體開支,每個月金流最低大概最少要6萬,能有10萬的話是比較穩固
的。其中扣掉我媽本身的遺屬年金每個月1萬3,至少必須從標的裡獲得至少每個月4萬7的配
息才夠。
原本我是預計用0056+00713來配,但前陣子金管會關於高股息的指引下來後,整個計畫被打
亂,所以必須重新計算。
補充說明:
1.目前不考慮市值型ETF,因為目的是為了cover媽媽的長照需求,以足夠現金流為主,而非
追求資產增長。(如果是要以0050+動態提領的話,我可能沒這層眼光跟自信可以掌握得很好
,所以還是以高股息這類的ETF為主)
2.母親今年70歲左右,所以預期餘命我至少還得抓15-20年,加上之後母親身體越來越老化
,在長照的花費上會更多。加上通膨之後,可能現在每個月6萬的標準會不夠用,但至少短
期3年內應該還不會發生。
所以想向各位請益,如果是以台股ETF/國內外債券ETF/直債等類型的投資標的,有什麼好的
推薦嗎?
先謝過各位
作者: ashidaka (阿席達卡)   2025-08-20 08:24:00
0050+動態提領 需要什麼眼光跟自信去掌握?
作者: ispy03532003 (臭酸肥它)   2025-08-20 08:28:00
因為怕提領%數領多了會侵蝕本金、但領不夠又無法cover家中金流,這中間我不好拿捏
作者: ashidaka (阿席達卡)   2025-08-20 08:39:00
你的提領率要6%以上,一定會侵蝕本金的,這個問題不是你挑選高配息的標的就能避免
作者: ffaarr (遠)   2025-08-20 08:45:00
高股息最後一樣可能不夠用啊,通膨怎麼辦,突然配少怎辦?重點並不在金管會,資本利得大跌的時候本來也就會沒有
作者: ispy03532003 (臭酸肥它)   2025-08-20 08:48:00
有想過配不出息的情況。所以我除了看高股息外還有看債券類,但債券類配息%數似乎都差不多,不高,要配到這個數字很難,所以還在煩惱中
作者: ffaarr (遠)   2025-08-20 08:49:00
你的問題在你提領率都這麼高了,還要被配息限制就更難配債券合理,但不是為了配息,而是降低你整體的風險。配息就像你去銀行領錢差不多,只差你領多少不能自己決定合理最有彈性的作法就是 自己按自己的狀況 決定領多少而不是讓投信來決定。y你現在的狀況經不起太大的風險,股市部位也不該都在台股
作者: ashidaka (阿席達卡)   2025-08-20 08:54:00
穩健的股債配置組合+動態提領才能延長你提領的期限,至於
作者: ispy03532003 (臭酸肥它)   2025-08-20 08:54:00
可我並不希望在我媽媽有生之年,就以可見的速度把她身上的錢這樣花完。我希望能儘可能的守住她的本金,並在這個基礎上活化她的資產讓她能過生活。不然就是要繼續充大本金,但這樣就還得繼續賣家裡的農地。問題農地可沒像房子流動性這麼好(購買客群更縮限),可能要掛賣的時間更久這樣
作者: ashidaka (阿席達卡)   2025-08-20 08:55:00
資產不夠的問題在這個階段已經沒辦法靠投資解決
作者: ispy03532003 (臭酸肥它)   2025-08-20 09:05:00
不過也感謝兩位從旁觀者角度提供不同看法,這樣至少有彌補自己觀點上的盲區,不勝感謝< ( __ __) >
作者: dogalan (Emotion)   2025-08-20 09:49:00
你自己的文章就已經互相矛盾了 你想要靠配息 又想贏通膨你想要用較低報酬率的標的還要持續高提領就勢必需要更高的資金量 還要注意配置的風險跟波動性 純股票在衰退/熊市來臨時你就會發現股價下跌配息下降 超出你的預期
作者: ffaarr (遠)   2025-08-20 09:55:00
你的狀況用高股息 會有更大機率把錢花完 不然就是不夠用
作者: AssKisser (you know)   2025-08-20 11:51:00
你要先思考你的目標再決定投資標的。1.盡量延長這900萬提領完的時間還是2.確保未來15-20年每月有4.7萬20年後不用管了。選1市值型etf和直債各一半。選2全部直債
作者: ahliang (MISS -6)   2025-08-20 13:43:00
900萬是你媽媽的 不是你的 分批存定存才是妥善作法不健康餘命是8年 花玩了剩下來才是你的沒有每個月領4萬7 將來還有留下900萬的做法
作者: pippen2002 ((EJ1547))   2025-08-20 14:17:00
所謂的長照金流投資是甚麼? 不管長照預備金??
作者: ispy03532003 (臭酸肥它)   2025-08-20 16:41:00
AssKisser大感謝您的發問跟建議。我審視家裡目前情況,是2>1,在2的前提下,我心裡有設立目標,可以接受總資產縮水約30%的範圍。所以我一開始有納入高股息的選項原因主要是這個;儘量維持資產總值,其實只是為了滿足1的前提下產生的一個努力目標。另外ahliang大,這我是了解的。只是我實在很難預料人的壽命,不然也不會如此糾結。我媽把錢交給我打理代操,所以我必須盡可能最大化它們的利用率,然後在這個前提下盡量維持住這些錢的總值。如果兩者勢必得犧牲其中一塊,那麼我盡可能把資產總值的縮水範圍抓在30%(當然這也是目標值,屆時還是得看現實情況),然後每2-3年檢討一次看是否需要調整。然後pipen2002大,這個數字是已經有扣除應急資金後的數字(約半年)
作者: king79325 (Andy)   2025-08-20 18:03:00
其實你這樣幫媽媽規劃長照金流真的很用心,你如果想以現金流為主的話我會建議你可以多看一支00961,配息水準不錯,現在年化率也將近10%,根據目前成分股我覺得未來發展蠻有可看性的
作者: ispy03532003 (臭酸肥它)   2025-08-20 19:17:00
感謝樓上king大的提議,目前我只要是任何具有可行性的標的,我都很願意研究,也再感謝諸方的提點
作者: mrccw (...)   2025-08-20 22:42:00
高股息肯定是悲劇。市值型,全球分散,股債配置,需要就賣,順其自然。還有更好的方法?
作者: tryshin (執著)   2025-08-21 01:03:00
家中整體開支6萬有包含你的生活費嗎,你的收入加配息+遺囑津貼 能超過6萬嗎?還是說照顧者是你,所以無法工作。
作者: barbieb (bar)   2025-08-21 12:45:00
我自己有固定在存970B這類月配的標的,殖利率水準還算穩定,波動度相較股票小一些,能當成現金流來源的補強,當然比例怎麼配置,還是要依照你們能承受風險的程度來拿捏
作者: ispy03532003 (臭酸肥它)   2025-08-21 17:08:00
回tryshin大,六萬是指我媽的生活+醫療/長照費+家裡整體開銷,不包含我(自己有上班收入)也感謝barbieb大的建議,我會看一下這隻標的
作者: pippen2002 ((EJ1547))   2025-08-21 18:20:00
光買0050+0056+00713的確贏通膨啊! 怎麼?>?
作者: smile14for0 (橘 皮 可 恥 嗎?)   2025-08-21 21:23:00
為什麼沒考慮基金?我看家裡長輩就有買一些基金,月配息滿穩定的,又是海外所得沒有報稅問題喔。(我因為偶爾會有短期用錢需求所以是買股票,有需求時才能直接質押)
作者: meya (落寞之心)   2025-08-21 23:35:00
以人生觀點看,已進入提領階段,不宜配置股票債券等風險資產,以活期+定期存款為宜MDD最低的風險資產是美短公債00864B(-11%),配息每年約4%性價比最高的風險資產是標普500(00646),MDD-19%,年化報酬14%投等債MDD-17%,高股息MDD-2X~-3X%,比標普500還差,也賺不贏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5-08-22 07:42:00
海外所得不是沒有報稅問題 定額申報免稅
作者: plaay (沙鯨N)   2025-08-22 12:19:00
其實沒什麼選擇,就是需要6%這麼多錢。但我還是會選擇市值又不是一次領完。市值型的期望報酬是比較高,你有工作不是?
作者: TheTimes (韭菜人蔘)   2025-08-22 23:39:00
205 萬投入美國鄉民躺平股ULTY ETF。200萬投入0050, 200萬投入VTI ETF. 45 萬投入BNDW。 200萬投入Ibit ETF. 剩下50萬投入IEP。 若每月有花不完的錢,投入QQQM.或攤平ULTY。 以上操作平均每月領6萬到10萬應該沒有問題。有剩的錢多的錢要做點再投資再平衡。買點REITs, BRK.b, silver, urnm ETF 皆可。
作者: pippen2002 ((EJ1547))   2025-08-28 19:53:00
0050+56+713放到法拉利進港了~ 順便當沖台積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