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儲蓄險的選擇

作者: ARRSNASA (救救北極熊)   2020-06-23 13:37:43
已簽約,謝謝板上大家
小弟最近有筆資金每年約200K想找地方置放,目前看過3張,
想請問目前市面上固定利率的只剩下這些的儲蓄險??
還是有推薦其他IRR不錯的《固定利率》《台幣》儲蓄險?
1.南山人壽威力雙享(N6ILE)
2.富邦好鑽年年(XME)
3.國泰鑫花祿FUN(WTI)
作者: wasilyII (KT)   2020-06-23 15:33:00
卡位 跟樓主差不多的需求
作者: chien703 (舞風)   2020-06-23 17:09:00
不如借給我 每年我給你2%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20-06-23 20:14:00
不要買儲蓄險 除非你的閒置資金有好幾億甚至幾十億
作者: wayn2008 (松鼠)   2020-06-23 21:58:00
爽就好了。
作者: FanLife (Fan)   2020-06-24 09:39:00
郵局常春保險20年末解約金應是IRR最高的,您可自行試算
作者: smallfish63 (smallfish63)   2020-06-24 14:41:00
你算厲害了~我最蠢~錢都丟在郵局啥都不敢衝動QQ看了柴鼠辦了永豐app 還是不敢衝動 哈哈哈..
作者: skb50197 (錠嵂保經小蔡)   2020-06-24 15:38:00
我是保經公司,歡迎大家來信諮詢各家試算資料!
作者: superani (Maybe......)   2020-06-24 19:46:00
其實也只有第一年第一筆錢鎖六年,之後依序鎖五年四年三年兩年一年,不曉得那些倡導完全反對儲蓄險的人,投資績效又是多厲害,銀行完全沒有活存或定存放了六年嗎?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6-24 20:13:00
如果有18%的定存,能放多久放多久...-.-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20-06-24 20:43:00
銀行現金真的很少留超過六年...預備金除外房貸才1.31% 如果是1.33定存還不如提早還房貸*1.33儲蓄險
作者: redhot99 (Red)   2020-06-24 23:37:00
不要買這種東西啦 研究一下0050 VTVT 長期只有漲的一條路對專業投資人來說 股票也是只有漲的一條路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專業投資人波動是必然過程 賠錢才是風險對於投資 不去深入了解的人來說 儲蓄險還是好東西 因為這是你最好的選擇
作者: scott2009 (紅土芽莊單品香)   2020-06-25 16:38:00
儲蓄險的利率可以說改就改的,沒有固定可言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6-25 16:45:00
如果法令沒再大修,預定利率是可參考的都是如果啊,如果台灣來個通古斯大爆炸那級的,還是全球生物大滅絕完成,那都很搞笑,期待中華民國政府消失或大改法律,也是難以確認事件
作者: a402132000 (維尼)   2020-06-25 22:15:00
新台幣為何叫新台幣 因為台幣倒過一次 祝福你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20-06-26 04:38:00
看一下這三張DM背後的小字揭露事項,10年末保費效益都是1.08%定存的 99%...https://imgur.com/5K9CqWC圖都截給你看了,大餅掛在脖子上都懶得轉的,我救不了你懶得看契約的至少花10秒看下表格,這強制揭露已經算是很簡單易懂的德政了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6-27 06:05:00
IRR本來就是一堆假設,但是半路領走的錢有必要設算進去
作者: johnnkmu (小祐)   2020-06-27 09:10:00
看了p大所說,去研究了一下,長知識了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6-27 13:24:00
你儲蓄險半路領到的錢,還是你的收益啊必需要以再投資的角度設算不然無法比較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20-06-28 01:44:00
算了一下,揭露表格應該是用未折扣保費算的,有折的話的確是你算的IRR,但這也表示沒折扣的話...不過現在2年期定儲只剩0.84%左右就是了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6-30 05:11:00
算NPV IRR 都有各自的意義,不算的話您拿啥去評估報酬率好壞
作者: jimhall (真好)   2020-07-04 04:36:00
利變儲蓄險會有利息降低的問題,然後提前解約變現會有損失,因此不容易停損不在意利息,或許貨幣市場基金也是一個可考量的前面說分年度繳保費,又會有收入變動減少繳不出的風險,所以既然是投資,都以躉繳比較穩當只求帳面上的正成長,損失的可能是實質的價值,如果你的收益沒超過通膨,只是減少損失而已,但實質的損失,其實還是大環境的通膨等在決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