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英戈爾施塔特升入德甲之路

作者: CHERYL7 (Hurricane Gilbert)   2015-05-24 15:45:17
Following FC Ingolstadt's remarkable rise to the German Bundesliga
by Uli Hesse (via ESPN FC http://goo.gl/stsBRu)
英戈爾施塔特(FC Ingolstadt)在德乙聯賽中領先第二名7分,足以確保他們鎖定頭名席
位。
故事的開始,這麼說吧,不是啥好兆頭。2004年7月31日,英戈爾施塔特04隊客場挑戰施
瓦巴赫04(SC 04 Schwabach),在這個位於紐倫堡附近的小鎮開啟了征戰德國足球第四級
別聯賽的新賽季之旅。
一場乏善可陳的0-0,只有不到600人圍觀。裁判給4名球員發了牌,而這4名球員都來自客
隊,所以可見英戈爾施塔特是費了多大力氣才拿到這樣一場平局。
施瓦巴赫那時簽下了明星球員、前紐倫堡前鋒尤爾根-弗爾特(Jurgen Falter),他在比
賽中三次錯失良機,以至於施瓦巴赫主帥烏維-諾恩辛格(Uwe Neunsinger)哀嘆:「我
們有一大把機會拿下這場比賽。」這,就是英戈爾施塔特隊史上的第一場聯賽。
熟悉德國球隊傳統的你一定知道,俱樂部名字裡的數字往往和俱樂部成立的年份有關。你
或許會猜測,施瓦巴赫和英戈爾施塔特都成立於1904年。對於施瓦巴赫,這種猜測(多多
少少)是正確的。但英戈爾施塔特04隊中的「04」指的可不是1904年,而是2004年,那一
年當地兩傢俱樂部合併,成立了這個新球隊。
從發生在法蘭克尼亞地區腹地(Franconia)的這場互交白卷的比賽開始算起,到今天為止
,其間經過了不到10年零10個月。如今施瓦巴赫已經淪落到德國足球金字塔中的第七級別
,而英戈爾施塔特卻即將衝入德甲。
這一切是怎麼實現的呢?
有人大概會說:靠砸錢。不錯,英戈爾施塔特的故事中的確有一個核心人物,一個迷戀足
球的富翁,此人名叫彼得-雅克韋特(Peter Jackwerth)。此外還有一家超級企業作後盾
——汽車製造商奧迪。
但事實並不是這麼簡單。早在2009年,當時英戈爾施塔特徵戰乙級聯賽差點降級,雅克韋
特便被人們拿來與霍芬海姆老闆迪特馬爾-霍普(Dietmar Hopp)相提並論。但雅克韋特並
不喜歡這樣的比較,他在接受一家巴伐利亞報紙採訪時說:「從財政角度上,我們完全不
是一碼事。霍芬海姆幹得很不錯,但如果給我3000萬,我們也能踢上頂級聯賽。」
2007年,當時還在德乙的霍芬海姆花了1500萬歐元挖甜菜(卡洛斯-愛德華多 (Carlos
Eduardo)、奧巴西 (Chinedu Obasi)和登巴巴 (Demba Ba)),此外還在佩爾-尼爾森(Per
Nilsson)身上花了200萬歐元,打破了德乙所有轉會記錄。雅克韋特如果肯效仿,同樣可
以用錢砸進德甲。
然而事實卻是,英戈爾施塔特並沒有花過那麼多錢,至少在引進球員上沒有一擲千金。自
俱樂部成立大約10年間,花在轉會上的錢只有400萬歐元左右——10年全部加起來的數字
。本賽季他們在德乙的預算是850萬歐元,在這個級別屬於平均水平線。
因此,我們最好還是不要把英戈爾施塔特與霍芬海姆、沃爾夫斯堡或萊比錫之類的球隊歸
為一類,他們反而與帕特博恩這樣的俱樂部更有可比性。英戈爾施塔特和帕特博恩兩座城
市規模相似,並且都不是傳統上的足球重鎮,或者說,不是傳統的體育重鎮。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英戈爾施塔特最成功的運動隊是BSC撞球俱樂部,他們是兩屆全國撞
球冠軍。這座城市最大的兩支足球隊分別是MTV英戈爾施塔特(MTV Ingolstadt)和ESV英
戈爾施塔特(ESV Ingolstadt)。歷史上,1979-1980賽季是英戈爾施塔特足球最輝煌的一
年。當時德乙聯賽有兩個組別,英格爾施塔特的兩支球隊都打入了德乙的南部聯賽。
2003年,雅克韋特的臨時勞務公司成為ESV英戈爾施塔特隊的球衣贊助商,當時兩支球隊
都已經淪為業餘隊——MTV在第五級別聯賽,ESV在第六級別聯賽,而且都很缺錢。
雅克韋特與蓋德-穆勒(Gerd Muller)是老鄉,來自位於英戈爾施塔特以西50英里處的小
鎮諾林根(Nordlingen)。或許正是因為他並非本地人,才會想出這個英戈爾施塔特當地
人絕不會認為有趣的點子:兩支球隊合併。
關於英戈爾施塔特兩支球隊之間根深蒂固的敵意,足球雜誌「11 Freunde」曾在2008年作
出過一番描述,說與他們相比,拜仁慕尼黑和慕尼黑1860之間的關係簡直就是親密愛人。
2002年7月,MTV和ESV曾經組成過一支聯隊,與拜仁踢了一場友誼賽,當時有5000名球迷
現場觀戰,而他們「僅僅」輸了個1-7——與人們的期望值相比,這個比分不算差。這次
宿敵聯手的經歷似乎讓雙方都感受到了團結就是力量,這或許幫助雅克韋特的合併計畫鋪
平了道路。不過,他們也有可能純粹是出於經濟考慮才接受了雅克韋特的建議。2003年12
月,MTV英戈爾施塔特俱樂部會員投票決定,將俱樂部的足球部分與ESV的進行合併,成立
一支新球隊,命名為英戈爾施塔特足球俱樂部。
新俱樂部很走運,因為MTV英戈爾施塔特贏得了從第五級別聯賽升入第四級別聯賽的資格
。這意味著新成立的俱樂部將可以從第四級別起步,即巴伐利亞州聯賽。他們沒有在第四
級別聯賽待太久。2006年,英戈爾施塔特升入第三級別聯賽,並且找到了一家主要贊助商
:奧迪公司。
從1949年起,奧迪總部就設在位於慕尼黑到紐倫堡之間的英戈爾施塔特。作為全球第二大
汽車製造商大眾集團的子公司,奧迪在英戈爾施塔特地位舉足輕重,全城13萬居民中大約
四分之一都在為奧迪工作。
恰逢世紀之交,奧迪開始加強在體育界的贊助活動,與數家大俱樂部簽訂贊助合同,如拜
仁(2002年)、皇馬(2003年)和AC米蘭(2007年)。2010到2011年間,奧迪甚至以9000
萬歐元的價格購得拜仁9.09%的股份。
但長時間以來,奧迪對本地俱樂部,也就是英戈爾施塔特的投資始終不溫不火。2008年,
英戈爾施塔特升入乙級,此時有一件事越來越迫在眉睫:ESV體育場儘管值得紀念,卻已
無法滿足職業足球的需求了。
修建新球場需花費2500萬歐元,奧迪本可以輕易承擔這筆錢,但結果卻是俱樂部主席雅克
韋特出手興建PLC球場,他通過向市政府貸款籌措資金。奧迪僅僅買下了冠名權。
此舉傳達的信息可謂十分明確。奧迪這樣的全球性大公司願意投入重金,與足球領域的豪
門如拜仁、皇馬或AC米蘭搭上關係。但對於身處拜仁和紐倫堡夾縫間的普通小球隊,他們
的態度要謹慎得多,何況這支小球隊身上缺乏一切可以吸引贊助商的「無形價值」:既缺
乏歷史和傳統,也不具備形象和知名度。
直到2013年,奧迪才開始加大財政上的投入。
當時英戈爾施塔特已連續在德乙三個賽季,奧迪大概在此時開始確信,這支球隊已經是一
家正規、有競爭力的俱樂部。那一年的頭一個月,奧迪從雅克韋特手中收購了PLC球場,
成為這座球場的獨資擁有者,不僅如此,他們還買下了俱樂部20%的股份。
然而,就像故意要讓奧迪大跌眼鏡似的,英戈爾施塔特度過了災難性的一個賽季。就在
2013年10月上旬召開俱樂部大會前夕,球隊在不到8000名主場觀眾面前輸給了聖保利(St.
Pauli),積分跌落到聯賽倒數第一。
此時俱樂部做出重要決策,而這一決策正是球隊今天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礎:四年半中,球
隊經歷了7名教練,他們十分清楚,這一次必須找到適合的人來掌舵。
前沙爾克和拜仁球員托馬斯-林克(Thomas Linke)是英戈爾施塔特的足球主管。他最終選
擇了46歲的奧地利人拉爾夫-哈森許特爾(Ralph Hasenhuttl),他曾帶領VfR阿倫隊(VfR
Aalen)——一支比英戈爾施塔特還要平凡無奇的球隊——創造過奇蹟。
「我們很高興能夠帶來一位經驗豐富的教練,」林克說:「而且我們相信他能夠帶領球隊
走回正軌。」
(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