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意義與佛陀的教導

作者: sutranet (佛經館)   2024-05-10 08:37:08
生命的意義與佛陀的教導
.現代人的迷惑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日已進入工商業社會,雖然人們過著便利富足的生活,但精神生活
卻依舊空虛。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迷惑於自己為什麼要辛苦的工作?生命的意義
到底是什麼?工作賺錢是為了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我們想要的不僅僅是如此;我們
以為賺越多錢會越快樂, 但是卻常常發現自己並不快樂。 我們都在追逐更好的生活——
希望有錢、希望成功、希望被人尊敬……但是當我們達成這些願望之後,快樂不了多久,
我們就會設定更高的目標,然後一個接一個地追求下去,因為我們總是無法感到滿足。這
樣沒有止盡的追求,往往是我們不快樂的主要原因。
日復一日,我們追求這些無法使我們真正快樂的目標,卻不清楚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被繁忙的生活洪流沖走,無法停下來好好的思考這些問題。 在這個快速變化、充滿
誘惑的現代社會中,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尋找真正的自在
有些人在事業上得到成功,有些人擁有龐大的財富,有些人擁有令人羨慕的伴侶,有
些人社會地位崇高……但他們仍然會有各種煩惱痛苦。這些煩惱,像是一條無形的繩索,
把我們牢牢捆住,無法掙脫。我們有許多不滿足的欲望,我們害怕失去已經擁有的東西,
所以我們無法感到自在。通常我們都是去追求外在的事物、改變外在的環境,認為這樣能
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自在和快樂,但是使用這些方法終究無法成功,因為影響我們苦樂的原
因在於我們的心。回憶我們小時候,因為心單純、欲望少,所以總是經常感到快樂;又有
些人雖然貧窮,但他們知道要知足、安份守己、培養自己的善念,這些人心靈的富足與安
樂,往往超越了那些有錢人。所以快樂是要向內心去追求的,心安定、自在、快樂,我們
的生活就會安定、自在、快樂。
.佛教是現代人心靈的依靠
要怎樣才能明白人生的意義、生活的目的,找到心靈的依靠、獲得自在?參考前人的
經驗是一個方式,但是要謹慎選擇。在選擇之後,還要加以驗證。究竟這些事是人生大事
,花一些時間評估,可以少走些冤枉路。
從佛陀覺悟真理到現在已經二千多年,他所教導的覺悟方法,廣泛的被人們流傳至今
。佛教有提供思考的理論,有實際修行的方法,目標就在於使人得到和佛陀一樣的覺悟,
得到人生的意義和心的解脫自在。 在這二千多年來,佛陀的教導經過許多高僧大德驗證
,確實能提供有效的方法使我們離苦得樂。當然這些都是別人的經驗,想要親自體會覺悟
的境界,要靠自己去驗證。
.佛法概說
藉著對宇宙、對人生的運行法則做宏觀和微觀的探討、觀察,佛教幫助我們發現生命
存在的意義和目的。
佛陀教導我們,想要獲得真理的智慧要先使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只有在心安定的狀態
下,我們才能窺見真理,得到智慧。而如何讓心安定?佛陀教導我們要持戒,最基本的戒
律就是五戒——不殺害所有的生命、不偷別人的東西、不和伴侶以外的人發生性關係、不
說謊和不食用使人喪失判斷力的酒或毒品。當我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做這些行為時,就
稱為持戒。如果能控制自己,達到違反戒律的念頭都不生起時,我們的心就能得到初步的
安定。然後是實際的修行——禪修,利用觀察自己的呼吸或身體其他部位以及思考宇宙、
生命運行的法則,我們的心能進入更深層的安定。如果能保持在這樣的狀態下,當因緣成
熟時,就能獲得覺悟。
佛陀觀察到我們的宇宙是無常的,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包括我們的念頭、知覺、行
為、意識都是不斷的變動著,所以我們無法找到任何事物或方法讓心能長久的安住在其中

佛陀在世的時候,留下了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教導,目的都在讓人們能親自體驗覺悟
的境界,獲得自在和解脫。佛陀針對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眾生而給予不同的方法,無論我
們使用那一種方法,只要我們確實地沿著這條道路修行,最後必然能像佛陀一樣,徹底明
白生命的意義和目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