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大念處經

作者: tzboy (tzboy)   2024-05-08 21:59:06
出處:http://www.mahabodhi.org/intro/mahasatipatthana.html
四、 不淨觀 (Patikūlamanasikāra 厭惡作意)
復 次,諸比 丘!比丘思惟此身,自足底而上、由頭髮 而下,皮所 覆包,遍滿不淨,思
惟:於此身有髮、毛、 爪、齒、 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 脾、肺、
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膽汁、痰、 膿、 血、汗、 脂肪、淚、皮脂、唾、涕、關節
液、尿。
諸 比丘!猶如 兩端開口之糧袋,裝入種種穀物,諸如: 稻、米、 綠豆、豌豆、芝麻、
精米。視力佳者, 解 開糧袋,觀 察分辨:此是稻、此是米、此是綠豆、此 是豌豆、此
是芝麻、此是精米。 如 此,諸比 丘!比丘思惟此身,自足底而上、由頭髮 而下,皮
所 覆包,遍滿不淨,思惟:於此身有髮、毛、 爪、齒、 皮、肉、筋、骨、髓、腎、心
、肝、肋膜、 脾、肺、 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膽汁、痰、 膿、 血、汗、 脂肪、
淚、皮脂、唾、涕、關節液、尿。
如 是,比丘安 住於身,觀照內身;安住於身,觀照外 身;安住於 身,觀照內外身。安
住於身,隨觀生法; 安住於 身,隨觀滅法;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
於 是「有身」 之念現起,唯有正念與覺照,無所依而住, 不再貪著 世間之任何事物。
諸 比丘!此即 比丘安住於身,循身觀察。
五、 四界分別觀 (Dhātumanasikāra 界作意)
復 次,諸比 丘!比丘於任何姿勢中,以各種界思惟觀 察此身, 即:此身有地界、水界
、火界、風界。 諸 比丘!猶如 熟練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屠宰 牛隻,並將 其
肢解成塊後,坐於四衢道口(十字路口)。
如是, 諸 比丘!比丘 於任何姿勢中,以各種界思惟觀察此身, 即:此身 有地界、水
界、火界、風界。 如 是,比丘安 住於身,觀照內身;安住於身,觀照外 身;安住於
身,觀照內外身。安住於身,隨觀生法; 安住於 身,隨觀滅法;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

於 是「有身」 之念現起,唯有正念與覺照,無所依而住, 不再貪著 世間之任何事物。
諸 比丘!此即 比丘安住於身,循身觀察。
修 習念處的成果
諸 比丘!任何 人依此修習四念處七年,可得二果之一:
今生證得 究竟智;若煩惱未盡,則得不還果。
諸 比丘!不須 七年,依此修習四念處六年者,可得二 果之一:今 生證得究竟智;
若煩惱未盡,則得不還果。
不須六年,諸比丘!……不須五年,諸比丘!……不 須四年,
諸比丘!……不須三年,諸比丘!……不須二年,諸比丘!……不須一年,諸 比丘!
依此修習四念處七個月者,可得 二果之一: 今生證得究竟智;
若煩惱未盡,則得不還 果。
不 須七個月, 諸比丘!……不 須六個月, 諸比丘!……不 須五個月, 諸比丘!
不 須四個月, 諸比丘!……不 須三個月, 諸比丘!……不 須二個月, 諸比丘!
不 須一個月, 諸比丘!…… 不 須半個月,
諸比丘!依此修習四念處七日者,可得 二果之一: 今生證得究竟智;若煩惱未盡,
則得不還 果。
此 即如前所 述:諸比丘!此是唯一能使眾生清淨,超 越愁悲,滅 除苦憂,成就正道,
體證涅槃之道路,此 即四念處。 為此而說此經。
世 尊如是說 已,諸比丘歡喜讚歎世尊之所說。
實修心得:
不淨觀(即四界分別觀)
地界:髮 毛 爪 齒 皮
肉 筋 骨 髓 腎
心 肝 橫膈膜 脾 肺
大腸 小腸 胃中物 屎 腦
水界: 膿 痰 膽汁 血 汗 脂肪
淚 油 涕 唾液 關節液 尿
火界:體溫
風界:呼吸
比丘於任何姿勢中(行住坐臥)以各種界觀察此身,
例如屠夫在餵牛時、將牛趕到屠宰場時、綁牛時、
殺牛時乃至看著牛的屍體時,他的心裏都還有牛的概念。
直到他將牛的屍體切成肉塊之後,牛的概念才消失,而肉
塊的概念生起。對屠夫而言,他不會想:「我在賣牛,這
些人帶走牛……。」而會想:「我在賣肉,這些人帶走肉…
…。」
以此可知,
佛陀以宰牛比喻,比丘在修習四界分別觀成就後,
比丘心中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的概念將不再生起,四種界的概念在他心中生起
(牛的概念變成肉塊的概念)
如此可破除對自身的黏著、對他身的色欲。
最後是說,
修行四念處,
長則七年,
短則七天,
就可證得。
末學先在行住坐臥中修習四界分別觀(已背誦下來)
以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