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佛教的基本見解「四法印」(3)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4-05-01 11:18:40
: 摘自:《佛教見解明集》倉忠仁波切教授
:   1.「補特伽羅」的性相(定義):依於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
: (註:《雜阿含經》:「此四無色陰(受想行識四蘊的心)、眼色(色蘊),士夫所依,
: 此等法(五蘊)名為(名言施設安立)人。」士夫和自身五蘊,能依、所依的關係,自身五蘊
: 是士夫能依賴安立的施設處,五蘊是能依,士夫是依著自身五蘊的能依,所安立的。)
摘自:《攝類學》講者:促稱格西 譯者:法音法師 地點:三學法洲 時間:2013-01-09
「依於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即補特伽羅的性相(定義)。
必須依著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就是補特伽羅的性相。為什麼必須依著自身五
蘊隨一,而不是依著自身五蘊假立的士夫,就可以安立為補特伽羅的性相?
──理由是,為了簡別無色界的補特伽羅並不具足色蘊(無色界的補特伽羅只具足四
蘊),所以必須安立依著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才稱為補特伽羅的性相或定義。
那麼,自心相續所攝的五蘊的個別之義為何?
自心相續所攝的色蘊,是指有情的頭、手、足等色法;受蘊,是指身心所蒙受的苦樂
感受;想蘊,是指確認情器世間的心,譬如確認這是人、天道、樹木、汽車等事例的心;
行蘊,如云:「行蘊乃四外。」是指扣除了自心相續所攝的色蘊、受蘊、想蘊、識蘊等四
蘊之外的相應行法,便是行蘊之義;識蘊或界,是指心相續所攝的心識。
關於依著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就安立為補特伽羅的性相,這一點,是佛教各
部宗派──有部、經部、唯識宗、中觀宗等四宗所共同承許的見地。
「假立」一詞,是指假立名言的意思。
就像將「腹鼓縮底且具有盛水作用者」,假立為瓶的名言,又像將「具有撐樑作用者
」,假立為柱子的名言一樣,所以「假立」,就是指經由假立而安立為名言的意思。
雖然佛教四宗都一致承許:依著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安立為補特伽羅的性相
,可是對於如何確認「補特伽羅」的事相,各宗仍有不同的主張,略述如下:
有部之中的犢子部主張:在五蘊中的每一蘊或五蘊隨一,都可安立為補特伽羅的事相。
隨教行經部宗主張:五蘊中的識蘊,才可安立為補特伽羅的事相。
中觀應成派則不承許犢子部所主張的五蘊隨一是補特伽羅的事相,為什麼呢?
因為既然安立為依著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的士夫,才得以安立為補特伽羅的事相,由
假立之義,就已表徵了五蘊的總聚、或五蘊中的每一蘊處,五蘊隨一唯是能假立心予以安
立名言之處罷了,所以不能安立為補特伽羅的事相;同時在五蘊的總聚、或五蘊中的每一
蘊處、五蘊隨一也都找不到補特伽羅,基於此,中觀應成派並不承許犢子部所主張的五蘊
隨一是補特伽羅的事相。其實,這也是中觀應成派對於補特伽羅是由能假立心予以假立名
言的不共深細見地。
至於下部宗派(包括有部、經部、唯識、中觀自續)同樣都是主張:補特伽羅是依五
蘊隨一而假立,既然依著自身五蘊隨一而假立,便表徵了在五蘊隨一之中可以找到補特伽
羅,也因此自相續的五蘊隨一,都可以安立為補特伽羅的事相。
同學問:佛聖者是否也是補特伽羅?
答:是的,佛聖者也是補特伽羅。
同學問:眾生和補特伽羅的差別,有幾句關係?安立佛聖者為補特伽羅的理由是什麼?
格西答:眾生和補特伽羅的差別,是三句關係,因為,凡是眾生,周遍是補特伽羅;
但是,補特伽羅不周遍是眾生,譬如:
第一句:不是眾生,是補特伽羅,譬如,佛聖者不是眾生,而是補特伽羅。第二句:
是眾生,也是補特伽羅,譬如,我們既是眾生,也是補特伽羅,二者皆是。第三句:不是
眾生,也不是補特伽羅,譬如,兔角既不是眾生,也不是補特伽羅,二者皆非。
同學問:為什麼佛與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三善道的──人道、天道、阿
修羅等六道隨一眾生,都同樣安立為補特伽羅的事相?
格西答:由於佛聖者是歸屬於具心識的人道之中,所以是補特伽羅的事相,此已含蓋
了佛聖者,故不相違;此外,像密續的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勝樂金剛、時輪金剛等本
尊則是屬於天道,所以也可以安立為補特伽羅的事相。其實,眾生和佛聖者、密續諸天尊
的差別,主要是在於輪迴或不再輪迴而已。
>>>>>
[1]《雜阿含經》:世尊告彼比丘:
「諦聽善思,此四無色陰(受想行識四蘊的心)、眼色(色蘊),此等法(五蘊)名
為(假立名言)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士夫、福伽羅(補特伽羅);此四無色陰(
受想行識四蘊)、四大(地水火風四大的色蘊),士夫所依,此等法(五蘊)名為人。」
如課文提到,補特伽羅(人、眾生)是依著自己的五蘊身心而被名言施設安立的士夫。
所以,佛典講到「人無我」的智慧,"人"+"無我"的縮寫:因為,人(每個人都自稱自
己為我)是依自身五蘊假立,所以,不存在不依自身五蘊假立的我--組合起來即人無我。
[2] 格西提到,佛教內道一致說我是依自身五蘊假立
如達賴喇嘛尊者常說,只有外道說我是不依自身五蘊假立而有個常一自主的離蘊我。
格西提到,佛教內道一致說我是依自身五蘊假立,但是,中觀自續以下(中觀自續、
唯識、經部、有部)都認為假必依實,也就是,假立我的施設處五蘊當中必須有一分自性
實有的能依,故說五蘊具自性成立,唯有中觀應成說五蘊自性空。如達賴喇嘛尊者常提到
,我是依此等法(五蘊)安立的人無我,而心經進一步說到此等法(五蘊)自性空的法無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