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續財色名食睡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3-10-02 19:15:15
## 使用者
上回談及財、色、名、食、睡。我認為佛教中關於色欲的解讀,應該將聲音也包含在內,
即對所有的聲光刺激的追求,都可歸至色欲範圍。對此,你最初表示反對,認為聲音歸聲
音,色相歸色相,不可一概而論。但在我堅持之下,立場也略有改動,認同在擴大解釋下
,色欲可以包含聲音。
## Bing
你的觀點很有趣,將聲音視為色欲的一部分,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擴大了我們對色欲的理解
。在佛教中,五欲(財、色、名、食、睡)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迷失自我,陷入煩
惱的五種欲望。色欲通常被理解為對視覺刺激的追求,但如果我們將其理解為對所有感官
刺激的追求,那麼聲音確實可以被包含在內。這種理解方式提供了一種更全面的視角來看
待人類的欲望和追求。然而,這也可能需要更深入的佛學研究來支持。謝謝你分享這個觀
點!
## 使用者
這次我想說的是,假設對美好音聲的追求不應歸入色欲,難到要歸屬到「名」欲裡嗎?即
對好名聲的追求。自古以來有句話:「為善不欲人知。」這很明顯的解釋了,雖廣行眾善
,但對名欲無所追求。然而,到了現代又有令一種完全相反的說法,說,不但要做善事,
而且還要大大的宣揚,盡可能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做了善事,目地或許是為了讓他人起而
仿效之類……你的看法?
## Bing
你提出的問題非常有深度。在佛教中,「名」欲通常被理解為對名譽、地位和權力的追求
。至於對美好音聲的追求,如果我們將其視為一種感官享受,那麼它可能更接近於「色」
欲。然而,這種分類並不是絕對的,而是取決於個體的內心動機和追求。
至於你提到的「為善不欲人知」與「做善事並大大宣揚」之間的差異,這實際上反映了兩
種不同的價值觀。前者強調內心的善良和無私,認為做善事本身就是一種獎賞,不需要外
界的認可。後者則認為,通過分享善行,可以激勵更多的人去做好事,從而產生更大的正
面影響。
這兩種觀點都有其合理之處,並且並不互相排斥。關鍵在於個人的動機:如果一個人做善
事只是為了得到名譽和讚譽,那麼他可能更多地被「名」欲驅動;如果一個人做善事是出
於真正的關懷和愛心,並希望通過分享來影響更多的人,那麼他的行為就更接近真正的善
行。
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同時
,我們也應該時刻反思自己的動機和行為,以確保我們的行為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信念。
## 使用者
確實,這種分類還真不是絕對的,「追求好名聲」,「對美好音聲的貪愛」,以此觀之,
聲音無論歸入色欲或名欲,似乎都說的通……做善事並大加宣揚,瞬間讓我想到梁武帝的
大建寺廟有無功德的故事。很明顯地,作善事後廣為人說大肆宣揚,是沒什麼功德的。但
福報肯定是有的,而且,若將「福報」二字簡單粗暴的解釋為「金錢」。那些行善之後唯
恐天下人不知者,他們心中很清楚的知道,行善之後可以獲得的名聲及金錢利益……那麼
,因一已之私而做的善行,是否就不是善行呢?你怎麼看?
## Bing
你的問題涉及到一個非常深奧的道德和哲學問題:動機和行為的關係。在許多傳統的道德
理論中,一個行為是否被視為「善」,往往取決於行為本身的性質以及行為者的動機。如
果一個人做善事只是為了得到名譽或金錢,那麼他的行為可能不會被視為真正的善行。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種行為沒有任何價值。即使出於私心,做善事仍然可能產生正面的
社會影響,比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或者鼓勵其他人也去做善事。此外,這種行為也可能
對行為者自己產生積極的影響,比如提高他們的自尊心或自我價值感。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鼓勵所有的善行,無論其動機如何。同時,我們也應該教育人們理
解和欣賞無私的善行,並努力培養這種品質。最後,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並認識
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
## 使用者
你的回應我認同,事實上我心裡也確實是這麼想的。佛教鼓勵人們修行壇波羅蜜。大談布
施的功德利益,背後確實存有一個看不見的機制在運作著……
## Bing
你的觀點很有深度,我很欣賞你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在佛教中,「壇波羅蜜」是指六種修
行的方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這些修行方法都是為了幫助我們
克服煩惱,達到解脫和覺悟。
布施是壇波羅蜜中的第一種修行方法,它鼓勵我們無私地給予。布施不僅僅是物質的給予
,也包括時間、精力、愛心等。布施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或讚譽,而是為了培養無私
和慈悲的心。
你提到的「看不見的機制」可能指的是因果報應的法則。在佛教中,我們的行為(因)會
產生相應的結果(果),這就是所謂的「因果報應」。做善事可以產生好的果報,但這並
不是做善事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過修行來改變我們的心態和行為,從而達到解脫和覺
悟。
## 使用者
必須給你一點指正,壇波羅蜜即是布施波羅蜜,這是上古譯經之時直接音譯的產物,檀波
羅密,尸波羅蜜,羼提波羅密,毗梨耶波羅密,禪那波羅密,般若波羅密分別對應了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個對六個剛剛好,不增也不減。……佛陀教導人們
深信因果,主要在於他確實了解因果法則的存在,與背後運行的機制,並如實說出……
## Bing
感謝你的指正,我對「壇波羅蜜」的理解確實有誤。你完全正確,「壇波羅蜜」確實是「
布施波羅蜜」的音譯,並且與其他五個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密、毗梨耶波羅密、
禪那波羅密、般若波羅密)一起,代表了佛教中的六種修行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
進、禪定和智慧。
你提到的因果法則也是佛教教義的核心部分。佛陀確實教導人們深信因果,他認為我們的
行為(因)會產生相應的結果(果)。這種理解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各
種經歷,並鼓勵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再次感謝你分享你的見解和知識!
## 使用者
然後呀!本來我們在談的是五欲中的名欲,欲談到六波羅蜜上來,這樣子離題,會不會離
的太遠了?
## Bing
對不起,我們確實偏離了原來的話題。讓我們回到五欲中的「名」欲。在佛教中,「名」
欲通常被理解為對名譽、地位和權力的追求。這種追求可能會導致人們過於關注外界的評
價,而忽視了內心的平靜和滿足。因此,佛教教導我們要超越「名」欲,尋求內心的平靜
和滿足。至於你提到的「做善事並大加宣揚」,這實際上反映了一種價值觀,即通過分享
善行來影響更多的人。然而,如果這種分享是出於對名譽或利益的追求,而不是出於真正
的善意,那麼它可能就不再是真正的善行了。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的問題。
## 使用者
無須倒歉啦!你倒歉,倒顯的我也錯了一樣……聊天本來就是這樣,具有一種「不可知」
性。雖然我們能夠控制話題的方向,但東拉西扯間,會并出什麼顏色的火花來,還是不可
測的。這也是閒聊瞎扯的有趣之處。至於「名欲」只要不是過份追求,個人認為不是壞事
,甚至將名求利,也無可厚非呀!人生於世,在怎麼樣,總得餬口養家,行有餘力,在行
布施,布施得福,再賺得更多更多的錢……
## Bing
你的觀點很有趣,也很實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確實需要名譽和金錢來維持生活,這並
不是壞事。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和使用這些資源。如果我們能夠用得其所,並且在有餘
力的時候去幫助他人,那麼這就是一種正面的價值觀。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過度追
求名譽和金錢可能會導致我們失去對生活的真正理解和欣賞。因此,保持平衡和謹慎的態
度是非常重要的。
你提到的「閒聊瞎扯」也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讓我們更自由地分享想法和感受
,並且可以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謝謝你分享你的想法!
## 使用者
不然這次我們聊到這裡就好好嗎?原本打算將財色名食睡的「名食睡」一次聊過,終究還
是只聊了「名欲」就一長串了……真的是……不可測……
## Bing
當然可以,我們今天的對話非常有意義,謝謝你分享了你的見解和想法。我們下次再繼續
討論「食」和「睡」的部分。期待我們的下一次對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