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現觀] 正式的觀=止觀雙運,止觀雙運的界限 (18)

作者: ykkdc (ykk)   2023-06-23 07:54:16
: [2] 本文格西教授說到,獲得正式的觀(=止觀雙運)時,和前面四種毗婆奢那的差別
: 格西以大乘見道位為例,例如,一位大乘見道位的聖者獨坐在那邊,他的內心意知正
: 入定空性根本定,此時他的內心意知為現證空性的根本定智,此時,他的內心當中,與意
: 知心王同俱相應的定心所(止)、慧心所(觀)都是現量空性,這樣的現觀是正式的觀,
: 此時,內心意知離於心相,也就是不再思擇了,而由前面思擇之力引生意知智慧的決斷。
補充:心所法--定心所、慧心所
摘自:《心類學顯要》倉忠仁波切教授
五十一心所法:講說五別境
五別境的群組,有:欲、勝解、念、定、慧,五者。
為何此五者稱為「別境」?
答:『有能力分別境而作決定』之作用的心所,故如是稱。
「五別境」心所有五:欲、勝解、念、定、慧。
這是以總相而取名「五別境」,並不決定都是正確通達境的認知。
如,「慧」心所也有屬於顛倒知的部分。(例如薩迦耶見也是種慧,但屬顛倒慧。)
或是,另外一種解釋,以此五心所各自緣境的不同作用,而取名「五別境」。
「五別境」心所顯現同一個對境,但以「有能力分別對境並作決定」而說「別境」,
也就是,趨入對境之時,各自的不共作用有差別。
此中「有能力分別境而作決定」,就是說明以「分別了解境」的角度而取名「五別境
」,這是以總相而取名。
又,此中「作決定」的意義,並不是對於一法有正確通達、正確判斷,
也就是,「五別境」不一定周遍是正確通達境的認知,因為其中有煩惱、顛倒知的部
分,而是說,「五別境」心所有各自對境的不共作用。
如,「定」心所的不共作用是「安住境」,以安住境而言,是由「定」心所的不共作
用而決定。
「慧」心所的不共作用是「觀察境」,以觀察境而言,是由「慧」心所的不共作用而
決定,如是,以趨入對境的不共作用而取名。
如趨入「補特伽羅無我」的心(覺知),與其相應的「慧」心所、「定」心所皆是趨
入「補特伽羅無我」,同是顯現「補伽羅無我」;
但是,「慧」心所的不共作用是「觀察」,「定」心所的不共作用是「安住」。
此中,「觀察」對境、「安住」對境,二者都是有為行法、動作,但有差別不同。
如,觀察瓶與瓶的支分(屬慧)、令心安住於瓶(屬定),兩種作用不相同。
總之,《上阿毗達摩論》中安立有「五別境」心所,這是以總相而取名,不一定是正
確通達境的認知,如,「慧」心所、「定」心所不一定是正確通達境。
又如《俱舍》(下阿毗達摩論)中說,心王必定有相應的「十大地法」心所,也就是
「五遍行」及「五別境」等十個心所,此等和心王同時趨入對境作用。所以,眼識乃至第
六意識,不論量知或非量知,每一心王必定有相應的十個心所。
>>>>>
[1] 摘自:《百法明門論》唐.玄奘法師譯
「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
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
我們的身語意,六根覺知的心、心所,覺知當中與心王相應的心所法,有五十一種心
所法,五十一種心所法的分類有六大類: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根本煩惱心所、
隨近煩惱心所、不定心所。其中,別境心所有五個:欲、勝解、念、定(三摩地)、慧。
[2] 任何一位補特伽羅自心相續的身語意當中,他的內心意知都具有五種別境的心所法。
例如,六道凡夫隨一,或者聲聞聖者、獨覺聖者、菩薩聖者、佛聖者,各自的身語意
當中,他的內心意知都具有五種別境的心所法,這五種別境心所包括:定心所、慧心所。
我們修習止、觀,即是內心意知當中定心所、慧心所的作用,止屬於定、觀屬於慧。
例如,佛陀的身語意當中,佛陀內心意知是一切種智的覺知,一切種智的覺知所具有
的心所法,包括定心所、慧心所,且一切種智的定、慧心所必定是獲得止觀雙運的覺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