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界格西:現觀總義 (11)-19 空性3

作者: ykkdc (ykk)   2023-02-22 18:03:20
摘自:《現觀總義》(11) 達界格西教授 札西老師翻譯/2022年8月24日
(學員):請問格西,因為剛剛在講世俗的時候有幾個名詞還不是很清楚,
剛剛講到世俗心、世俗中有、唯世俗、世俗如幻,還有世俗中有。
能不能請格西幫我們釐清一下?謝謝。
(格西):首先,就是說「世俗跟世俗諦」是有差別的,要先瞭解。
世俗來講,結合到「會障蔽真實義」的「顛倒、錯亂的諦實執」,這裡提到什麼叫世
俗?它就是能夠障蔽、能覆蔽,指的就是「會障蔽真實義」,遮蔽能見到真實義的實執顛
倒之心。
如果「世俗諦」來說不是,世俗諦就不會做這樣的解釋,所以世俗跟世俗諦是有差別
的。
(學員):請問世俗諦是怎麼解釋?
(格西):世俗諦就是「只要是非空性的法,都稱之為世俗諦」,所以只要非空性的
法範圍很大,包含像瓶也是世俗諦,柱也是世俗諦,這些只要不是空性的,有為、無為都
稱為「世俗諦。」
(學員):「世俗中有」跟「唯世俗」有什麼差別?
(格西):「世俗中有」指的就是「名言有」,代表它相對的;「世俗有」的相反就
是「諦實有、勝義有」。
所以「不是勝義有,也不是諦實有,而是世俗有,指的就是名言有」,所以「名言有
」的法都可以稱為「世俗有」。
唯世俗,唯就是排除了什麼呢?(排除)諦實成立、勝義有而來說明:它唯於世俗中
有的意思。
(學員):「唯世俗」是什麼行者心中有?跟我們一般,我們是不是都是屬於世俗心?
(格西):「唯世俗中有」不是理解為「在哪一個補特伽羅的相續中有」,這個只能
說「諸法唯世俗有」,意思就是「諸法非勝義有,諸法唯世俗中有」,代表諸法非勝義有
,所以不是指「諸法在那一個補特伽羅相續中有。」
(...待續...)
>>>>>
[1] 所知分為:世俗諦、勝義諦。即,所知可區分為二諦。
佛教四部宗義當中,對於二諦的內涵,各宗義有不同的界定。
小乘宗義的毗婆沙宗認為,色、心(心心所)、涅槃具諦實有的真實,各自那分諦實有
是勝義諦、究竟法、真實。又如小乘宗義的經部宗認為,無分別心(例如身識)的顯現境
(如手的握緊放鬆)屬勝義諦、真實,意識分別心的顯現境(如概念)屬世俗諦、虛假。
為什麼毗婆沙宗認為色、心、心所、涅槃是真實?因為毗婆沙宗認為,在止(奢摩他
)、觀(毗婆奢那)的修習當中,以觀(毗婆奢那)觀察色、心、心所、涅槃具諦實有。
然而,此處是以大乘宗義而言,且以大乘宗義的中觀自續派述說二諦。
大乘宗義的中觀自續派認為,諸法並不具諦實成立的實質有,所以,中觀自續派會認
為,毗婆沙宗說色、心、心所、涅槃具有實質有的特性為不了義,自續派破除這種說法。
相對於毗婆沙宗說色、心、心所、涅槃具諦實有的真實,大乘宗義說空性才是真實。
大乘宗義的唯識宗、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都認為空性才是究竟法、是勝義諦。
自續派承許的空性是諦實空,以自續派而言,於有法上破除諦實有的那分所遮是勝義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