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倉忠仁波切:佛法的修行必須透過聞思修

作者: ykkdc (ykk)   2022-12-04 10:16:48
轉自:倉忠仁波切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sadong.rinpoche/
修九住心獲得止(禪定),必須依靠六力──聽聞力、思惟力、正念力、正知力、精
進力、串習力。
此中,最初必須依聽聞力而成辦第一內住心,其後,依思惟力才能成辦第二續住心。
所以,修行上必須聽聞學習、思惟觀察,這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引申來說,我看到有很多人喜歡修打坐,也有人說自己在觀想打坐;但是,我笑
笑地想著,他平時並沒有認真學習與思惟,他是在打坐什麼?
如果沒有真正了解打坐的內容,比如,如何遮止緣取過去現在未來諸境之貪欲散亂、
如何使心內住所緣等等,那麼,真實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在打坐煩惱,或是屬於無記,這
只是在浪費生命與時間而已。
真正修學佛法的人,修打坐是有真正的意義、有正確的目的,這才是對於修行有幫助。
只是自己覺得內心平靜而安坐,自認為內心有寧靜,其實,這樣的打坐對於修行並沒
有真正的意義,或許內心有暫時相似平靜,但是,也很可能增長貪著這種相似平靜,這只
是在增長貪而已。
所以,我們需要清楚,我們所聽聞的佛法道理,以及各種修行行為,都是為了調伏自
己心續中的貪瞋癡等煩惱,包含對治所知障,以及,在心續中建立慈悲等等各種善功德,
乃至成就無上菩提佛果,這才是我們學習修行佛法的主要目的。
任何的聞思修都是有其目的,這個目的就包含來世的暫時利益與究竟利益,若不是如
此,只是想要獲得今世眼前的快樂與寧靜,要言之,就是不具備希求解脫之出離心、希求
無上菩提之大乘發心,那麼,任何所作皆成為輪迴的因。
所以,我們的任何行為都必須注意發心動機、希求目的,這樣才能成辦所希求的善果
,要不然,從「無始輪迴流轉」的角度來說,或以「成辦解脫輪迴與成佛」而言,其實並
沒有真正的意義,甚至可說是浪費難得人身與時間。
>>>>>
[1] 佛法的修行,要透過聞思修: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
例如,佛陀在經中開示前常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為汝分別解說。」
弟子答言:「願樂欲聞。」
此中,佛陀是善士(善知識),佛法的修行,由善知識處聽聞正法。
佛陀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要有正確的聽聞,聽聞之後善加如理思惟,如此起修。
又,佛法的修行,不同於一般世間學問或世間動機,如本文說要確立修行的目的與動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