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60

作者: ykkdc (ykk)   2022-11-20 19:23:50
摘自:《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造論/見悲青增格西教授
住所緣後應如何修
【未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分二:申一、有沉掉時應如何修,申二、離沉掉時應如
何修。
初又分二:酉一、修習對治不知沉掉,酉二、修習知已,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
初又分二:戌一、抉擇沉掉之相,戌二、於正修時生覺沉掉正知之方便。今初】
所要修的三摩地必須是心一境性、清楚、有力的正定。要獲得這樣的三摩地,修時必
須把握好正念、正知,其反面就是要斷除沉沒、掉舉。因此,了解沉沒、掉舉就很重要。
關於沉,前面解釋時是將昏沉與沉沒混用,未區分開來。這個段落則將昏沉與沉沒的
相狀區分開來。
【掉舉,如《集論》云:「云何掉舉?淨相隨轉,貪分所攝,心不靜照,障止為業」
此中有三:一、所緣:可愛淨境。二、行相:心不寂靜,向外流散,是貪分中趣境愛
相。三、作業:能障其心安住所緣。
於內所緣令心住時,由貪色聲等之掉舉,於境牽心,令不自在,貪愛散亂。
如《悔讚》云:「如緣奢摩他,令心於彼住,惑索令離彼,貪繩牽趣境。」】
掉舉的境是悅意的﹙「淨相」:悅意之相﹚,所以見境時,心會高舉。
掉舉的行相是使心不寂靜,向外流散。
掉舉是貪心。有根本煩惱與隨煩惱,根本煩惱有貪、瞋、癡、慢、疑、邪見,隨煩腦
是跟著根本煩惱,也可以是根本煩惱的某一特色。把某種情況的貪稱為掉舉,所以說「貪
分所攝」。
掉舉的作用是會障礙心安住所緣。
【問:由餘煩惱從所緣境令心流散,及於所餘善緣流散,是否掉舉?
答:掉是貪分,由餘煩惱流散非掉,是二十隨煩惱中散亂心所。於善緣流散隨其所應
是善心心所,非一切散皆是掉舉。】
問:因貪以外的煩惱導致所緣流散,及不是煩惱導致,是其他善心導致所緣流散,是
不是掉舉?
所緣流散有:
一、因貪、嗔、癡等煩惱導致心於所緣流散,這是隨煩惱中的散亂心所。
其中,因為貪而使心流散,是掉舉。也就是,因嗔、無明等煩惱擾亂導致所緣流散,
稱為散亂。因為貪擾亂導致所緣流散,是散亂也是掉舉。
二、因善心導致所緣流散,如因悲心太強而無法專注於所緣,就不是散亂,因為散亂
心所的定義中有「因貪、嗔、癡等煩惱導致」,悲心等善心不是煩惱。
因貪引起的掉舉,與因貪以外的煩惱引起的散亂,有一點差別。
解釋貪時會說黏著於境,想接近那個境、不想離開那個境,越接近會越舒服,離開就
不舒服。
如緣佛像修止時,忽然想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心就被吸引走,專住在它上面思惟,這
是貪導致所緣流散。若是瞋等煩惱導致,就不會如此,心只是到處流蕩。
也就是,被其他境吸引走而喪失所緣是掉舉,不是被其他境吸引走而喪失所緣是散亂。
(...待續...)
>>>>>
[1] 摘自:《心類學》
煩惱心所是與第六意知相應的心所法,包括六種根本煩惱心所、二十種隨煩惱心所。
掉舉心所、散亂心所是與第六意識相應的隨煩惱心所。
《大乘五蘊論》(玄奘法師譯):
「云何掉舉?謂心不寂靜為性。云何散亂?謂貪瞋癡分,心流蕩為性。」
《大乘阿毘達磨論》(玄奘法師譯):
「何等掉舉?謂貪欲分,隨念淨相,心不寂靜為體,障奢摩他為業。
何等散亂?謂貪瞋癡分,心流散為體;此復六種:謂自性散亂、外散亂、內散亂、
相散亂、麤重散亂、作意散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