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鳩摩羅什吞針,有沒有可能是魔術手法?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22-05-16 13:14:11
※ 引述《MrTaxes (謝謝提醒)》之銘言:
: 拒絕娶妻這件事,和吞針無礙及舌頭不化,前後兩者孰難孰易?
: 理論上,吞針和舌頭不化都是比較難的事情,(假設)需要神通才能達成;
: 而皇帝要求其娶妻,僅須以其凡人的才智說之以理並曉以大義就能拒絕無理
: 的要求,為何反而拒絕不了呢?
僅需以凡人的才智說之以理並曉以大義就能拒絕?
你這未免把人心,尤其有權勢之獨裁者的內心看得太簡單了。
你自己都貼過一系列「自尊心很強」「很想一吐怒氣」「如何讓自己不去煩惱」
等等一系列問題,
你會覺得這種事是有人說之以理曉以大義就能解決?
真能這麼簡單解決那世上紛爭可就少很多了。
(少很多但不會全無:最根本的人這動物的生存本能還是會起爭執)
這當中尤其是掌握權力的獨裁者,
他對於他想拉攏卻膽敢抗拒他的,有群眾魅力的人物,
其忌憚之心可不是一般小打小鬧而已。
給你糖果你不吃,那接下來可不只是鞭子!
尤其姚興這家族得位不正(五胡次序,無汝羌名,比起高貴的鮮卑慕容他低太多),
拿到佛教這塊意識形態招牌雖是他可好好利用的機會
(畢竟氐苻與鮮卑慕容甚至南朝司馬家都假借傳統儒家作招牌),
但可也別以為他就多好相處:姚家諂事苻堅之後翻臉的無恥行徑可就在眼前!
(不過「民主」這種垃圾好不到哪去:不過是把僭主換成群氓罷了。
更甚的是僭主加群氓的combo組合,這真是呵呵!)
「為了維護其翻譯工作的努力不被抹滅」確實如此但主要是針對僭主而非信眾。
謝靈運搞過什麼神通?他搞政變失敗被殺!
可他照樣參與過翻譯過佛經(或許類似林紓那般,是華語潤筆?),
與他的文章一樣在漢語界長期流傳且被重視。
但鳩摩羅什,一個外來俘虜,可不像陳郡謝氏那般在本地有強烈的人望。
他只能戰戰兢兢地維護自己與教團的生存。
翻譯的重點還是在文字親和力,這尤其是針對本地的受眾而言。
鳩摩羅什如果要玩神通,他大可玩一大堆,但看來沒啥記載。
主要就是這娶妻事件而已。
你去看看那個老愛有話直說的天真的佛馱跋陀羅的傳吧:
這傢伙老愛扯些預言之類的話,雖說後來很久之後應驗,
但短期內還被同時人當成是大妄語咧!
其他《高僧傳》列入譯經的許多人你找找有幾個玩神通的?
你問問別人對什公翻譯評價有幾個提及吞針是重點的?
你自己都說了鳩摩羅什真正的貢獻不是神通,
那你還覺得他搞神通是為了翻譯工作唬人?
這麼講,舉個類比。
假設我平時勸戒別人不要喝酒,
結果某日我的小學老友因失戀而極痛苦,
我在陪伴他又無其他方法的情況下,跟著他喝酒喝到爛醉。
好啦,
這些平常看我說勸戒話的可有話說啦:
「說到底不過是個光說不練的傢伙嘛!」
也有些平時相信我但就是有酒癮的說了:
「啊啊,其實偶爾喝酒無所謂啦,解癮且有益健康嘛!」
這時我要怎麼解說「我不是因為酒癮而只是情況特殊?」
於是只好拿一大把苦黃蓮來吞:
「我喝酒根本不是愛喝,就像我吃這苦藥也不是愛吃。」
也只能這樣辯解了否則還能如何?
但都這麼做了,還有人要懷疑這黃蓮其實是假的是糖果製的,
那還能怎辦?
不能怎辦啦!怪我在特殊情境下的抉擇造成自我矛盾而已啦。
你說鳩摩羅什玩魔術手法,
解果解釋的就是搞欺騙大眾,
你高興這樣說隨你便。
但重點確實是他心懷慚愧,
他沒搞一大堆藉口什麼娶妻也不妨礙僧行之類的(看看後來就有人這麼玩),
不管這是不是只是搞魔術,
至少可見他心態上知道這不太應該。
至於你要說「血肉之軀身不由己」,隨你怎看。
反正他好歹是「譯經」不是「神異」,沒在這上頭玩太多花招。
你高興怎麼看待是你的事就事。
只是你別搞自我矛盾,既以為人心難以控制卻又把人心看得太簡單,就好。
至於「不違背科學」?
怎樣算不違背?
非要貼近當下有限的認知才叫不違背?
那是不是當托勒密天體模型(請自行google)盛行時,
高唱繞日說的(在後來牛頓體系看來也只是接近而非真:質心近日而已),
都只是異端了?
注意到托勒密模型的數學可是很精確的,在開頭甚至比哥白尼模型還精確。
差別反而在美學:
托勒密模型的本輪偏輪無窮級數修正法太麻煩,
而哥白尼模型符合簡單之美。
什麼是科學?怎樣不違背?
真要說不違背,只認可色身(物質)之軀,
那整個佛教都不必玩了。
生老病死不過是物理定律,屈服於它然後過著動物般的一生即可。
反正根本沒有徹底解決的方法(涅槃)嘛!
當然你高興這麼看隨便你。
只不過這就不是佛教的看待世間的方式而已。
順帶提,被強迫取妻的,後來還有個案例,
是元朝撒思迦的帝師答耳麻八剌剌吉塔。
(sa skya,今日拉薩腔上加字不發音所以叫薩迦、
但歷史上可見藏文的某些前加上加下加後加都曾發音過)
他是八思巴的姪子。
忽必烈的理由是怕款氏家族絕後所以要求他娶妻。
這裡說明一下,
從文獻看來,
撒思迦當初雖說法座由款氏家族壟斷,
但出家者仍不壞戒不娶妻,
而是一個家族中保留著在家者娶妻繼承家業,
其他人則是出家承襲法座。
當然,後來或許亦學了寧瑪巴而有在家之法主了。
但文獻上當初仍是清楚分別在家出家的。
(另外噶舉則索性以轉世而不以家族控制法座,後來格魯巴亦習之)
忽必烈天生的貴族,聰慧有量,對多種文化都能理解。
但恐怕對佛法的感受相較於其世俗觀亦較弱。
從而有這種舉動。
撒思迦的也只能接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