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類學》覺知的心、心所,心、心所與五蘊

作者: ykkdc (ykk)   2021-12-20 11:48:41
摘自:《心類學》雪歌仁波切教授
五十一心所裡,除了受、想之外,其餘四十九個心所,全屬行蘊。因此敍述行蘊時,
必談及四十九心所。
(註:五蘊裡,受蘊=受心所、想蘊=想心所。受心所、想心所屬遍行心所,遍行心所
有五種,其餘作意、觸、思三個遍行心所,以及五種別境心所、十一種善心所、六種根本
煩惱心所、二十種隨煩惱心所、四種不定心所,合共四十九個心所,屬於行蘊。又,行蘊
區分為相應行、不相應行,講心、心所時,受、想以外的心所,屬相應行的行蘊。)
嗯…上一堂課,我們解釋了《大乘五蘊論》裡的五遍行。為時已久,再簡單複習一下
好了。
學習心類學的好處是,它能提醒我們重視自己這顆心。平時,我們的心,鮮少回頭看
自己,總是一心向外追求,從出生一路追求到往生,追得累了就死了,是吧?我們的心,
總是一直往外跑,一直跑。學了心類學之後,才發現我們過去都沒注意心懸盪在外的現象
(外在的現象,即色聲香味觸,五種塵境),變得好像有點忘了自己似的,連自己有沒有
這顆心都渾然不覺了,像部機器,無「心」地運轉。
學了心類學之後,就別再讓自己的心一直往外跑。一直往外跑,根本追不到什麼東西
的!心本身,是「能想」、「心法」,一個內在的東西,它與外在物質、外在色法之間,
差異很大。因此,內在的心,不是色法,意謂心與物質的截然不同。
(心即心法、覺知。心的世俗諦自性是能夠「明而了知」,簡稱能知,心的勝義諦自
性是空性。又,心法不是色法,心法與色法各自的近取因不同。
內在的心,即五蘊裡受想行識的心、心所,覺知是受想行識的心、心所,識蘊是覺知
的心王,與識蘊心王相應的受想行三蘊是覺知的心所。受想行識四蘊的心、心所是心法,
心法不是色法,心法包括心王與心所,心法無形無色。)
若內在的心老追著外在的物質跑,實在沒什麼意義。(外色的物質,屬於五蘊裡的色
蘊,色蘊是色法、不是心法,又,色蘊的色法分為外色、內色,外色的色蘊屬於不是吾人
心相續所攝的色法,內色的色蘊屬於吾人心相續所攝的色法。)
再者,對我們而言,外在的一切,是短暫的、不可靠的(例如,屬於外在色蘊的色聲
香味觸等色法,只跟我們這一世有關),然而,內在的心,卻永遠與我們同在(而我們內
在的心,是跟我們生生世世在一起,乃至成佛,內在的心也是跟我們在一起,我們是由內
在的心成佛),它才是真正可靠的。我們所要的離苦得樂都由內心而來,不是完全由外在
物質影響。離苦得樂,由心牽動,因此,了解自己這顆心,實在至關緊要啊!
內在的心,有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如此一來,外面的境
,也可分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內在的六識,即我們能想的心識、心法、有境
,外在的六境,則是對境。
(六種識,即五蘊裡,識蘊的分類。六種識屬心王,不是心所。六識與六根不同,例
如,眼識與眼根不同,六識屬心法,六根屬色法。外境的色聲香味觸等五境,屬色法。)
有境的心,既然分為六識,那麼,心王、心所與六識之間,有何關聯?六識裡的每一
識,都有心王與心所。(有心王,就有心所,識蘊心王有其相應的心所。)
嗯…先這樣講好了,何謂心王、心所?心王,緣的是「整體」,心所,則有個別的功
能或作用。例如,眼識看某色法時,心王,看的是此色法的「整體」,至於其細部的好不
好、舒不舒服等各種差異的區分,則是心所的作用。
心王與心所,乃永遠相連,不分開的。心王,必有心所,反之,心所,也必有心王。
因此說心王與心所乃「相應因」。永遠在一起常相左右,即相應因,彼此互相影響、互相
依靠,也是相應因。
總之,六識的每一識裡,都有心王、心所,它們同時出現,無法單獨存在。(六識是
心王,有心王就有心所。例如,眼識是心王,眼識屬識蘊的心王,當眼識心王生起時,有
與眼識心王同俱相應的受、想、思等心所,受心所即受蘊,想心所即想蘊,思心所屬行蘊)
由於心王是整體的理解,因此它不必知道太多細節,心所則不然,對境上各個部分的
差別必須進行區分。由於有很多細節要區分,因此必須有各種各樣的心所,不會僅有一個
。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心王是一個,所以心所也只有一個。不是這樣的。因為對境上有許
多細節必須由心所進行區分,因此,心所必有許多不同的作用或功能,故種類亦多,共有
五十一心所。不然只有一個心所的話,就什麼都不清不楚了。但心王呢,它只負責了解一
個整體,因此不必太多,(識蘊心王)區分為六識(六個識心王)或八識(八個識心王)
即可。
心王與五十一心所,好的、壞的,如何分類?如何運作呢?無論心王是好是壞,不加
以區別都會跟著跑的心所,有十,即五遍行與五別境;跟著善心王跑的心所,有十一,即
十一善心所;跟壞的心王跑的心所,有二十六,即六根本煩惱與二十隨煩惱;不確定的心
所,則有四,即四不定心所。總之,每一個心王,無論好壞,旁邊一定都有五遍行和五別
境。
五遍行和五別境的解釋,論典裡有不同的說法。我們都可參考。《俱舍論》(世親的
俱舍論)說,五遍行與五別境,會跟隨一切的心王跑。然而,《集論》(無著的大乘阿毘
達磨集論)則說,五遍行雖跟著一切的心王跑,但五別境則不然。雖然五別境不會區分心
王的好壞,但它也不是全跟。二種說法,都有各自的理由。
例如,《集論》主張五別境不全跟著心王跑,理由在於當我們忘記或遺忘之際,卻說
此遺忘旁邊還有念心所,這的確有點怪,是吧?那麼,《俱舍論》如何解釋呢?《俱舍論
》說,遺忘,代表憶念力、念心所很微弱而已,不能說遺忘的當時念心所已不存在。但《
集論》則主張忘了就是忘了,這代表憶念已不存在。因此,無論主張微弱或存不存在,我
們都可以自己思考或參考。
當世親菩薩尚未跟隨無著菩薩之前,他獨自寫下《俱舍論》時,並未使用「五遍行」
或「五別境」等詞,而是用「十大地法」,乃「遍一切心王」之意。追隨無著菩薩之後,
世親菩薩再寫《大乘五蘊論》時,則延用了《集論》的用詞與論點,因此有五遍行、五別
境等用詞。
我們現在學習的是《大乘五蘊論》,其中提到五遍行,即作意、觸、受、想、思。每
一個心王旁邊都有這五遍行。
心王,分為六識,每一識中,都有五遍行。換言之,六識的每一識,都有作意、觸、
受、想、思。如眼識有作意、觸、受、想、思,耳識等其餘五識,都有作意觸受想思。作
意,乃心的啟動或發動,概略來說,作意,存在於六識之中,故作意一般可分為六種作意。
當作意起動我們的心,根、境、認知三項圓滿合集,心即認識了對境,三者關係連接
了,這就是觸。例如,眼根、色、眼識三項合集,曰觸;耳根、聲、耳識三項合集,曰觸
;鼻根、香、鼻識三項合集,曰觸;舌根、味、舌識三項合集,曰觸;身根、觸、身識三
項合集,曰觸;意根、法、意識三項合集,曰觸。因此,我們每天都會碰到各式各樣的色
聲香味觸法,當根、境、識一一接觸時,即出現各種觸。
根、境、識三者合集而生觸之後,會形成感受。概略來說,受亦分六,即眼識之受、
耳識之受…等六種受;每一種受,又再分為樂受、苦受、捨受三種,如此一來,總共就有
十八種受(六識的每一識的受心所,有苦、樂、捨三種受,合共十八種受);十八種受裡
,可再分為有漏受與無漏受二種。
以聖者為例,聖者心續中有沒有六受?有,但這些都是無漏受。凡夫如我等,也有六
受,但都是有漏受。差別即在此。這裡我們先大概理解即可。
受之後,內心會有一種判斷以確定它是我要的或不要的,這種印象或判斷,就是想。
當確定對境是我要的時候,即有一種「它是好的」印象,若判斷是我不要的,即成為「它
是不好的」壞印象,若不好不壞,心裡也就沒有特別的想法,只是普通而已。
判斷之後,我們會依據此判斷不斷的想下去,重複的想。有時,不僅一想再想而已,
行為亦隨之而來,此即為思。思,即想了之後再繼續不停地思惟、思考的意思。嗯…經典
中,並未特別區分很多,剛才受有十八,同理,想亦有十八,想之後的思,也有十八之多
。以上即五遍行概略的說明。
正講
心王、心所的學習,主要是依據《大乘五蘊論》與《集論》。宗大師在《廣論》裡提
過,《大乘五蘊論》內容不多,它是我們最起碼應學習的。《集論》,則相對內容繁多,
若能學習會很有幫助,不過,它有關心所這一塊,並不多,幾頁而已。總之,學習這二部
論,會有不同的認識與幫助。下次上課,請大家帶《集論》。宗大師解釋心所時,即依《
集論》而說,應從所緣、行相、作用三方面來理解,會比較清楚一點。
五別境
《大乘五蘊論》(玄奘法師譯):「五別境者,謂欲、勝解、念、定、慧,此五一一
於差別境輾轉決定,性不相離故。」P118所謂五別境,即每一個心所,會抓取對境上各別
不同的東西。以下一一詳述,請各位翻開《大乘五蘊論》。
(下略)
>>>>>>
註:吾人,你、我、他等,一切的六道凡夫,或是聖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