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彌蘭陀王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1-12-19 11:58:25
看高僧如何與不信佛的國王,機智對答!
經典故事分享
有一位聰明的那先比丘,從他的智慧流露事跡中,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奇人。有
一次,彌蘭陀王故意要非難那先比丘,就詰責他說:“你跟佛陀不是同一個時代,也沒有
見過釋迦牟尼佛,怎么知道有沒有佛陀這個人?”-
聰明的那先比丘就反問他說:“大王,您的王位是誰傳給您的呢?”-
“我父親傳給我的啊!”-
“父親的王位是誰傳給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誰的?”-
“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繼續問:“這樣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國家有一個開國君主呢?”-
彌蘭陀王正容回答:“我當然相信!”-
“您見過他嗎?”-
“沒有見過。”-
“沒有見過怎能相信呢?”那先比丘又問。-
“我們的開國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這些都是有歷史記載的;所以,我雖然沒有
見過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頷首說:-
“我們相信佛陀確有其人,因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經、律、論;有佛陀所制定的戒
律和歷史事跡,決不是虛構不實的人物,這個道理與你們有開國君主是相同的!”-
彌蘭陀王無法藉此非難那先比丘,動了腦筋又想到另一個難題,他問:“你們佛教徒常常
講:人們第一快樂就是證悟涅槃,達到不生不死不滅的境界。那先比丘啊!你已經證悟涅
槃了嗎?”-
那先比丘謙恭合十:“慚愧,還沒有!”-
彌蘭陀王得意地問:“既然沒有證驗過,那么,你怎么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要是拿這個問題來問各位,你們怎么回答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問彌蘭陀王:“大王,假如現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
你痛不痛啊?”-
彌蘭陀王變色說:“當然痛!哪有膀子砍斷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問:“您的膀子又沒有被人砍斷過,您怎么知道痛呢?”-
彌蘭陀王答:“我看過別人被砍斷膀子的痛苦情狀,我當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大王啊,我也同樣地看過別人證悟涅槃時候的快樂,所以我當然
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彌蘭陀王這個疑難又再次被駁倒,還是不服,便絞盡腦汁,第三次發問:“你們出家人奉
信慈悲為懷,你怎么去原諒你的仇敵呢?”-
那先開顏笑了:“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長了一個膿血瘡,您會把腿子砍掉嗎?”-
“不會!”-
“那么,大王您怎么辦呢?”-
“細心地清洗它,給它敷藥,時間久了,瘡就好了!”-
那先比丘說:“是了!仇敵、壞人就像一個膿瘡,不去照顧、醫療,就會蔓延惡化,所以
必須用法水去清洗,使他們棄邪歸正,改過自新,這個跟大王您護持腿上的膿瘡是同樣的
道理!”-
彌蘭陀王點頭稱善,仍然不能心服口服,想一想又計上心來:“你們常常勸人要修來生福
,你們既沒有經歷過死亡,怎么知道人死之後還有來生呢?”-
那先比丘和譪地回答:“這就好比柳柑,果實成熟了以後掉在地上,果肉腐爛了,可是種
子卻埋在土壤里,一等到時機成熟,就會萌芽、成長,茁壯為一棵柳橙樹。人的身體只是
四大暫時的假合,等到幻境破滅,軀體也就死亡了,可是業識卻能不斷生死流轉,就像柳
橙的種子一樣地在六道輪迴中生生不息,不止有一個來生復甦,而且有無限個來生。”-
彌蘭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個問題來質疑,一個比一個更難回答,但是那先比丘智識
過人,胸有成竹,依舊微笑著一一開示。-
彌蘭陀王問:“你們出家人愛不愛自己的身體呢?”-
那先比丘:“身體只是四大五蘊和合的色身,我們出家人是不愛的!”-
彌蘭陀王一聽,正中下懷,立刻狡黠地反駁:-
“喔!你說你們不愛自己的身體,但是,你們出家人一樣穿衣、吃飯、睡覺,還不是在保
護這個色身?若說不愛,豈不是自相矛盾?”-
那先比丘一笑而罷,另作別解:-
“大王,如果您身上長了一個膿包,您愛不愛它呢?”-
“包?那么髒的壞東西,誰會喜歡它?”-
“既然不喜歡它,為什么要把它洗淨、敷藥,時時守護它不使惡化,每天看看它有沒有好
一點?若說不喜歡包,這種做法不是自相矛盾嗎?”-
彌蘭陀王很不服氣地辯駁:“我是為了身體的健康才要保護它的!”-
那先比丘擊掌而笑說:“這就對了!出家人不愛這個身體,但是為了借假修真,也不得不
照顧這個空幻的身體啊!”-
彌蘭陀王屢仆屢起,緊接著又問:“釋迦牟尼佛能不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因果
呢?”-
“佛陀具有大神通,當然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了!”-
“既然如此,為什么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給你們,讓諸弟子迅即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
業障,不就通通開悟了嗎?何必一點一點地讓你們慢慢歷練呢?”-
聰明的那先比丘舉重若輕,先問:“大王,如果您是個醫生,是不是就知道各種治病的百
藥呢?”-
“當然啦!醫生對於什么藥能治什么病,是通通都要知道的啊!”-
“既然醫生知道百草藥性,他能不能把所有的藥都開給一個病人吃呢?”-
彌蘭陀王大不以為然的回答:“當然不能!治病要對症下藥,慢慢地一味配一味的調理,
病人才會好,怎么能胡來!”-
那先比丘順勢就下的說:“同理,佛陀傳授佛法也要因材施教、對症下藥,要依照弟子根
器的不同,一點一點逐步傳授,才能如法得道啊!否則,偃苗助長,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
彌蘭陀王面露讚嘆之色,十分佩服那先比丘對答如流的智慧,繼續問到底的說:-
“那么,請問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嗔恨心,會不會發脾氣?”-
那先比丘答:“佛陀沒有嗔恨心,當然不會發脾氣。”-
“可是,經典上這么記載:有一次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帶著五百徒眾來聽經,佛
陀卻很生氣地斥責他們:‘出去!出去!’這不就是嗔心使然嗎?”-
“這事是有的!”那先比丘耐心闡釋說:“舍利弗與目犍連的確帶了五百徒眾來參加法會
,但是這五百個人成群喧鬧,不尊重莊嚴法會,佛陀喝斥他們出去,並不是出於嗔恨心,
而是出於慈悲心。這就好比大地覆載我們,一切如如平等,如果你在地上跌倒了,這是你
自己不小心的緣故,你能怪大地對你不好,對你生氣嗎?”-
彌蘭陀王頻頻點頭,這才心服口服了。各位聽了這么多非難的問題,仔細思量,就可以體
悟出那先比丘是何等大智慧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https://i.imgur.com/LzTJOrl.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