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大師 竹窗隨筆 楚失弓
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仲尼曰:「惜乎其
不廣也。胡不曰:人遺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大矣哉!楚王固滄海之胸襟,而仲尼實
乾坤之度量也。雖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盡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於弓也
。
進之則王失弓,王猶故也,無失也;假令王復得弓,王猶故也,無得也。雖然,猶未也,
尚不能忘情於我也。又進之,求其所謂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謂弓也、人也、楚也。
【註釋】
① 楚失弓:語出自《孔子家語.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竹窗隨筆( 初筆) 白
話解二三〇
又何求之?」後「楚人弓」常用為典,多比喻失而復得之物,表示對得失的達觀態度。(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仲尼:見第一六六頁。
③ 滄海:大海。(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乾坤:稱天地。(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忘情:淡漠不動情。(摘自《國語辭典》)
⑥ 不可得:空之異名也。一切諸法的存在,當體空無,而無實體可得也。《涅槃經》曰
:「一切諸法本性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摘自《佛學大辭典》)
【譯文】
楚王出遊打獵時,丟失了一張弓,他的侍從急忙找尋此失弓,楚王阻止說:「失弓的是楚
國人,得弓的也還是楚國人,何必尋找呢?」
孔子評論道:「可惜楚王的心胸尚不夠寬廣。他為什麼不說: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
,何必計較是不是楚國人得弓呢?」真是偉大的胸懷啊!楚王固有大海般的胸襟,而孔子
實有容納天地的度量。
雖然孔子的境界高於楚王,但是孔子只是就楚王的話加以推廣,他說得還不夠圓滿透徹。
為什麼?因為楚王與孔子都還執著於弓。如果更進一步論述,楚王雖然失去了弓這個身外
之物,但楚王還是楚王,他自身這個「我」並沒有失去一分;假使楚王重新找到了弓,楚
王也還是楚王,他自身這個「我」並沒有增加一毫。儘管如此,看到這一點還是不夠,因
為這樣還執著個「我」在。再更進一步論述,想要尋求所謂的「我」都不可得,又豈能找
得到所謂的「弓、人、楚國人」呢?
==============================================================================
WIKI 楚弓楚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5%9A%E5%BC%93%E6%A5%9A%E5%BE%97
原典
楚弓楚得的故事應流傳於春秋戰國時期,現存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公孫龍子·跡府》,
該書提到楚國的一位君主帶著「繁弱之弓」和「忘歸之矢」到雲夢澤打獵,卻把弓遺失了
,他的侍臣都要去找,楚王卻阻止了他們,說道:「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這則故事想表達出楚王胸襟廣大,但後來演變成為成語「楚弓楚得」。
故事雖提及楚王,但並未說明是哪一位楚王,《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甚至連楚王都
未提及,只說是一個楚國人(荊人),劉向在《說苑·至公》一書中說楚王指楚共王,後
來的《藝文類聚》「卷六十·軍器部」中又說弓是「烏號之弓」。
在清朝的《兒女英雄傳》中,該故事被概括為「楚弓楚得」。
後世評論
對楚弓楚得的故事,後來儒家、道家、佛家都有評價,立場往往是批評其具有局限性。儒
家評論說不應拘泥於楚國,道家評論說不應拘泥於人,佛家評論說對弓、人、楚等概念都
應超脫。
根據《公孫龍子》和《孔子家語》的記載,孔子聽到了楚弓楚得的故事後,覺得楚王心胸
仍不夠寬廣,沒有盡到仁義,說道「人遺弓,人得之,何必楚也」,[2] 他認為應該超越
楚國的局限,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楚國人與否無關緊要。由此觀之,楚王的國家
觀比孔子的天下觀狹窄。而孔子把「楚人」和「人」的概念作了區分,這一點後來被公孫
龍用來佐證自己的白馬非馬說。[3]
《呂氏春秋·貴公》中進一步加上了道家的評論,稱當老子聽到楚弓楚得的故事以及孔子
的評價後,說道「去其人而可矣」,表示連「人」也不必拘泥,只說「失之,得之」即可
。這則評價很可能是《呂氏春秋》的附會之作,反映了道家的立場,即主張人與萬物都是
一樣的,是自然的平等產物。
根據各派對楚弓楚得的不同立場,有人評價說楚王是民族主義者(楚王沒有說「楚王失弓
」,而是說「楚人失弓」,沒有區分王和民),孔子是世界主義者,而老子則是宇宙主義
者。[4]
明朝的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評價說:「楚王的楚弓楚得乃是滄海之胸襟,孔子的人
弓人得乃是天地之度量,雖然孔子的境界高於楚王,但仍『不能忘情於弓』,弓乃身外之
物,本來就無所謂失,也無所謂得。但看到這一點仍然不夠,因為這樣仍然是『不能忘情
於我』,而連自我都不可得,又如何去求所謂弓、人、楚呢?」[5] 蓮池大師的評價體現
了佛家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