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界法師 佛教的懺悔法門 6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1-01-28 06:23:13
看第三段。正修懺法。首先我們講到懺悔的種類。
  懺悔的種類的種類有兩種,一個是事懺,一個是理懺。先看事懺。
  一般,佛教的懺悔有三種懺法。第一個是責心懺,第二個是做法懺,第三個是取相懺
。所有的懺悔法門不離開這三種。
  先看第一個,責心懺是自責己心,令生厭離。這種責心懺都是比較輕微的過失。在戒
律上說是下品的罪業。就是說你很想去造做一個罪業。或者殺生,或者偷盜,或者邪淫,
或者妄語等等,但是你還沒有付諸行動。在你還沒有付諸行動的時候,就被你的觀照力發
現了。這個時候這個罪業還沒有正式的成熟。只是起心動念,還沒有付諸行動。這個時候
的懺悔方法叫責心懺。就是呵責自己的心。我不能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會給我生命帶來
無窮的痛苦。這個時候,轉唸唸佛,把你的佛號提起來。不能念,要它念。煩惱不能斷,
要它斷。用佛號的力量來取代妄想的力量。就是呵責自己,使令這個惡唸經過你的呵責,
而在你的心中消失掉。這種大部分是對下品懺。就是只是起心動念,還沒有付諸行動的罪
。第二個是中品罪,叫做法懺。向清淨的大小乘僧,發露懺悔。這種叫中品罪,就是你不
但起心動念,而且付諸行動。這種就必須要發露了。發露在歷史上講到兩種,一種是向一
個人,一個大乘的法師或者小乘的法師,我在菩薩戒也開緣說,你受了菩薩戒,你犯了罪
以後,你也可以向佛菩薩懺悔,也可以。你沒有適當的人可以發露,以可以向佛菩薩白告

  第三個是取相懺。這個取相懺是懺除殺盜淫妄的根本重罪,都是比較重的罪。我們看
,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見好相為期。此須至誠懇切,外假壇儀,內資理觀,凡《法
華》、《方等》、《大悲》、《占察》、《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皆屬取相懺攝。能滅
根本重罪,令淨戒復生,亦能消七逆罪,使重罪輕受。前面的做法懺,它只能夠真對某一
個罪業來懺悔。就是你曾經在某一個時間,空間,所造的某一個罪,向佛菩薩發露,表示
你的追悔,表示你從新的發願。但是,取相懺,它的對象可以統攝過去,現在,未來,所
有的罪。它不是一定要針對某一個罪,它可以針對所有你過去所造的罪,同時來懺悔。當
然,這樣子的話,是通懺三世,所以它的時間比較久了。它的時間或者二七,或者三七,
或者一年,要以見好相為期。取相懺的成功,你必須在夢中見到種種的瑞相,看到佛菩薩
,看到光明等等。它的方法呢,你要至誠懇切,就是前面說的要具足懺悔的心態。畏懼心
,羞恥心,勇猛心。內心當中有懺悔的心,外假壇儀,內資理觀。這個外指得是我們的身
業和口業要遵守懺悔的儀軌,應該禮拜就禮拜,應該發露就發露,內心當中不斷的思維罪
業的過失,來生起呵責厭惡之心。這樣子講,或者是法華懺,或者方等懺,大悲懺,占察
業報懺,或者八十八佛,都是取相懺攝。它的功能能夠滅除我們無始所做的殺盜淫妄的重
罪,使令我們清淨的戒體,再一次的復生。也能夠消除這種殺父,殺母,殺聖人的七逆的
重罪,使令我們重報輕受。所以,懺悔當中,力量最大的就是取相懺。當然,取相懺,你
可以選擇你要的,或者大悲懺,或者八十八佛,或者法華三昧懺,都可以。當然,重點是
你在懺悔之前的資糧,你對業果的思維,對罪業的畏懼,跟羞恥,這都必須具足的。第三
個,理懺。言理懺者,既在智人,則多方便,隨所施為,恆觀無性。這個理懺也是非常重
要的。
  智者大師說,假設你懺悔的人,你只是修事懺,這樣子,隨修懺法,終不清淨。就是
你只是在表象上思維業果,生起畏懼,來修懺,你這樣子修懺,不管你怎麼懺,只能讓罪
業暫時的減少。那個罪根沒有拔掉。隨修懺法,終不清淨。就是你這個罪根在啊,就像病
源還在啊,春風吹又生。所以,你在事懺的時候要間帶理觀。什麼理觀呢,恆觀無性。就
是無生觀了。這個地方很重要。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剛開始我們觀察這個心的時候,
我們所觀察的內心是比較表層的內心。所謂的假觀,就是因緣的熏習,因緣的造作所產生
的善惡的功能。我們會發現到我們內心當中累積很多的善業,持戒修福的善業,但是可也
累積很多的殺盜淫妄的罪業。我們剛開始觀心是觀這種表層的假觀。但是如果你只是停留
在這個地方,你也會畏懼惡法,好耀善法。也是不錯。但是,你這樣子的修行,終究是不
究竟的。你應該進一步來觀察我們這個善惡的功能,說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是
說,我們所累積的罪業啊,它是因緣所生法。那麼,因緣所生法就是如夢如幻的,你把罪
業剖開來,善業也剖開來的時候,你看到你內心的本來面目啊,原來我們的心是何期自性
,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一句話,對我們懺悔業障非常重要。它會告訴你說,
原來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這個罪業是後來才有的,就是後來才有的。那麼後來才有的,
它可以消除啊。所以,我們在懺悔一個人成功或者失敗,除了你是不是畏懼以外啊,你對
你內心的本質,你的本來面目的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認為說我這個人本來就有罪
障啊,沒辦法了。那你再怎麼懺都懺不乾淨的,因為你認為你有罪障。你應該認為說,一
個正確的人生觀應該認為說,你的心原來是清淨的,本來是清淨的,你是後來才有罪障。
你不應該說,你本來就有罪障。你要本來就有罪障,你根本不可能懺悔的,懺悔不乾淨的
。你應該說,你本來的心是清淨的,那是後來一時的顛倒才有這些如夢如幻的罪障。我現
在假借如夢如幻的懺法,來消滅如夢如幻的罪障,來恢復它的本來面目。你的思考應該是
這樣的思考才正確。你有這種思考,對你的懺悔有很大的加持力。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
懺法,超過人家修一劫。你不修理觀那,你要持大虧的。
  所以,我們在觀察內心的時候,可以先觀表層的內心,觀察到罪業,生起畏懼,這
當然第一個。你再觀進去,你把罪業剖開來,再觀進去,你觀察到你的本來面目是何期自
性,本自清淨。你相信罪業是可以消滅的。這個時候,你修懺法所產生的滅惡的功能啊,
那就不可思議了。那麼我們也聽說,一個人能夠修理觀來修懺那,滅業障如翻大地。他從
大地上,他從根本上扭轉罪業。所以,在古德的註解當中,不管你今天是修什麼樣的法門
,你修淨土,禪宗,密宗,在修懺的時候,都要具足事懺,理懺,缺一不可。
  你只是說修理懺,我的自性本自清淨,我本來是清淨。你本來是清淨沒錯,但是你現
在已經不清淨了。所以,你只有理懺而不去做事修,執理費事,說事數寶,那麼你只有事
懺而不理懺,你這樣子執事昧理,只知道在因緣上打轉,不知道你本性清淨,入道多辛苦
。就是事倍功半。所以,我們應該要事理並行的。這個地方是講到懺悔的方法。有事懺跟
理觀。我們再看丙二的具足五緣。當然,懺悔最重要的就是取相懺。
  其實在懺悔當中,我們希望把不但是把某一個業,而是把所有的業都懺悔。這個取相
懺有兩個,第一個,你要修取相懺,要請聖明證。每一個懺法都有他的懺悔主,都有他的
本尊。你修大悲懺,它的本尊是觀世音菩薩。你看,你修大悲懺,你剛開始的時候都要禮
請觀世音菩薩的降臨。你拜八十八佛,它的懺悔主是普賢菩薩。所以,你剛開始在修懺之
前,要知道你的懺法的本尊是哪一位,要至誠的,在內心當中,要心念口誦,來迎請懺悔
主的降臨。第二個說己罪名。懺悔的人,你最好寫一個發願文。你看藕益大師的懺悔,他
都寫一個發願文。那麼,你在當中表明你在什麼時候做過什麼罪業,對這個罪業表示你的
後悔之意。說出你的罪名。第三個,立定誓願。說出罪名是針對過去的,立定誓願就是你
對未來有什麼樣的期許。你在佛菩薩面前正式的發願。從今以後寧捨生命,你絕對不再造
做了。這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斷除惡念的相續。不能再有想要造作的心情。第四個
,讀誦禮拜。就是正式的修懺法。或者是嘴巴讀誦,身業禮拜。你遵循種種的懺法。第五
個,如教明證。你根據夢中所見到的好相,你就知道你這個懺悔是不是清淨了。如教明證
,就是你從見好相與否來判定你的罪障是不是消除了。這一科是講到懺悔的方法。我講一
個小故事來說明懺悔的過程。
==============================================================================
心得
我們來聊法華懺好了...
有些懺法是懺過去的惡業 多說在因果 結尾再補充理觀
法華懺的懺 是懺六根的妄動
眼見色 耳聞聲 鼻嗅香 舌嘗味 體觸 意知
都會見好而喜貪 見惡而嗔怒
法華懺在懺文裡面就直接懺這個了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941
結合法華經的懺法
有緣看看...
謝謝提醒補心得
南無三寶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1-01-28 17:55:00
阿彌陀佛!
作者: minpanda   2021-01-28 22:5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moonxuan (moon)   2021-01-31 23:42: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