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六尺巷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21-01-28 00:11:39
心得
最近跟法師討論一些對於人事物糾結的事情
法師直接表明先檢討自己
別人不退讓,喜歡針對性的暗酸,那就自己退讓
有因有緣才會有這樣的人出現,先檢討自己而不是檢討別人
版上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彼此都不退讓,那麼說自己在學佛,是佛教徒
是說給誰相信呢???
共勉之
http://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10329
083 六尺巷
清朝兩代宰相張英及張廷玉,父子倆在滿清政府下,能夠位極人臣,除了有滿腹的學問,
善巧機智,以及對朝廷忠心耿耿以外,他們的為人處事也備受崇敬。
安徽桐城有一條小小的六尺巷,每個到桐城的人都要到此一遊,正是因為流傳著一個為人
稱道的故事。
過去,這條六尺巷兩旁,一邊住的是張英的兒子,一邊則是吳姓宅府。傳說張英的兒子,
有一天想要重建房子,請來地政官丈量土地,卻發現隔壁吳府占了自家的地,便與之理論
,在爭不過的情況下,寫信給當時任職於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父親幫忙。張英收到
信後,便回了一首詩:
萬里投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的兒子看了很慚愧,便讓出三尺,吳府的人也感到理虧,跟著讓出三尺,就成了這條
「六尺巷」。
這則故事蘊含著中國傳統的恕道與謙讓的道德,千年來,已成為桐城人民的精神象徵,凡
有所爭,大家都會以這「六尺巷」為圭皋。
反觀自身,為人處世若事事斤斤計較,想必也將活得烏煙瘴氣。現在的建築法裡,規定屋
子與屋子間要有防火巷,有些人或許會捨不得這點空間,然而一旦祝融造訪,就只得坐困
愁城了。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生存於世,萬般計較,到頭來又能帶走什麼呢?不過是黃
土一坏,唯業隨身。若能運用金錢,與人有益,金錢才是你的;懂得運用名位,造福大眾
,名位才是你的。把所擁有的歡喜助人,才是最圓滿的人生。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1-01-28 00:54:00
隨喜,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xdx58 (^^)   2021-01-28 01:0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loby1234 (天策四象)   2021-01-28 07:53:00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1-01-28 08:27:00
推,原來這個故事叫做六尺巷
作者: lasofa (人生)   2021-01-28 10:1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1-01-28 11:36:00
啊彌陀佛
作者: wudidog (嗚啦啦)   2021-01-28 12:11:00
推一個 那首詩很有名~
作者: st903202xp (YoYoYo)   2021-01-28 12:3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moonxuan (moon)   2021-01-28 15:5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1-01-28 17:48:00
阿彌陀佛!
作者: minpanda   2021-01-28 22:54:00
南無觀世音菩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