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50(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5-05 19:38:12
一、不要求人天福報,要求往生極樂世界作佛去
  第五段,「堅求正覺」,正覺就是成佛。不要到來生後世,這一生決定要求往生極樂
世界成佛。經文只有兩句:
  【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假令供養恆沙聖』,這是修福,供養恆河沙數的聖人(阿羅漢以上就是聖人,修大
福報),比不上有堅定的願心,勇猛精進求往生成佛。「恆沙者,指印度恆河之沙。因恆
河沙多」,而且沙特別細,像麵粉一樣,數不盡。所以,講到數字之多,佛就用恆河沙來
做比喻。意思是「假令供養如恆河沙數無量諸佛,不如求正覺,堅勇而不怯」。這是《漢
譯》本原文。意思就是不要求人天福報,要求往生極樂世界作佛去,這就對了。人天福報
很短暫,世間人縱然活上一百歲,自己的感覺也不過是一彈指、一剎那而已,愈接近晚年
,會感到時間愈來愈快。十歲以前感覺時間好長,一年好長;六十歲之後,感到時間好短
,沒有幾天就又過年了。世間縱然活二、三百歲,也是一彈指,決定不貪圖人天福報。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榜樣,他出生在貴族家庭,可是他十九歲就覺悟了,人生無法避
免生老病死,不少宗教可以幫助你生天道,天道只是壽命長一點,不能沒生死。三十歲這
一年,放棄參學,到菩提樹下入定,把起心動念,也就是無始無明破了,這一下明心見性
,豁然大悟,自性裡的德能透出來了。惠能大師開悟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
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無量智慧、德能、相好。把六道輪迴、十
法界、一真法界的問題都解決了,這叫成佛。這個比供養恆河沙數無量諸佛高明,供佛只
修福報,智慧不容易,智慧要放下,難!所以佛勸修行人把人天福報放下,把四聖法界的
三明六通也放下,你才能超越十法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全是自性變現的。「何期
自性,能生萬法」。這個搞清楚叫看破,什麼都不留戀,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叫放下,放
下就成佛。所以看破幫助你徹底放下,徹底放下幫助你徹底看破,這都得到圓滿。
二、怎樣供養佛?如說修行,真供養
  「今此經文,正與《華嚴普賢行願品》一味。《行願品》曰:善男子:諸供養中,法
供養最」。供養是修福,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福報最大,為什麼?它裡頭帶有智慧。「所
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
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這個菩薩修的,什麼樣的菩薩?普賢菩薩,他率領華藏世
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全體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參訪阿彌陀佛,接受阿彌陀佛的
開示,向阿彌陀佛學習。《華嚴》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裡頭第一經,到末後
,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從這個地方明白了,淨土的殊勝無與倫比。這個法門三根
普被,利鈍全收,甚至造作五逆十惡罪,臨命終時一口氣沒斷,只要能信,發願求生,一
念、十念都能往生,可以給我們做證明,決定不是假的。
  第一,「如說修行供養」,佛在經上怎麼說,我們聽明白、聽懂了,就要像佛所說的
修行,這就是對釋迦佛、對一切諸佛如來的供養,對阿彌陀佛的供養。佛教我們「孝養父
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有沒有如說修行?千經萬論指歸淨土,這個
用意非常之深,佛一生講了不少經,最後沒有不說淨土的。《華嚴》末後,普賢菩薩十大
願王導歸極樂;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最後觀音、勢至,也是勸大家往生極樂世界。十方
諸佛都說這個法門是難信易修之法。我們要想成就,只要沒有絲毫懷疑,完全接受,佛所
說的字字句句我都相信,佛不騙人,佛的話一定兌現。不能兌現的,大概都是有懷疑,想
來嘗試嘗試,看看佛的話靈不靈。存這種心,心地不真誠,往往就不靈。如果真心相信,
靈。只要四個字,如說修行,就靈了。怎樣供養佛?如說修行,真供養。佛就希望你成佛
,他怎麼樣教我們,我們怎麼修。
三、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
  下面,「利益眾生供養」,起心動念不要利益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統統利益眾
生,這就是供養佛。那我們怎樣利益眾生?海賢老和尚做了榜樣,一生念念不忘,做一個
好樣子給眾生看,讓眾生生起信心、願心,像他一樣求生極樂世界。他一生言行舉止都是
勸人念佛修淨土,這是對世尊、對諸佛、對彌陀真實供養。
  「攝受眾生供養」,真正做出好樣子,讓眾生看到了受感動,樂意跟你學。自己說到
就要做到,就能攝受眾生,走的時候,還做出榜樣給人看。人在世間,生老病死誰能免除
?念佛的人能免除,得讓他看見。老和尚一百一十二歲,老了沒苦,還天天勞作,不疲不
厭,頭腦清楚,跟年輕人一樣。沒有病苦,身體健康,不生病,老而不衰。走的時候說走
就走,沒有死苦。他萬緣放下,沒有求不得苦;對人一團和氣,你打他、罵他、欺負他、
毀謗他、侮辱他,他都不放在心上,沒有一點怨恨心,他沒有怨憎會苦。母親晚年接到道
場住了二十七年,孝養父母他做到了。八苦交煎人間事,海賢老和尚跟他媽媽八種苦都沒
有,離苦得樂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來世,現在就得到,何況到極樂世界!
四、代眾生苦、勤修善根供養
  「代眾生苦」,海賢老和尚一生修苦行,吃飯,一粒米都愛惜,飯粒掉到地下,撿起
來就吃掉。早晨洗臉,臉盆裡一瓢水,不敢浪費。衣服破了,補了再補。不是沒能力,糧
食要救濟窮苦人,自己願意過苦日子。十方供養都拿去印經、放生,沒有拿來生活改善一
點,沒有。種種示現都是教我們怎麼修福、積德,不可以有絲毫浪費,這都是代眾生苦。
  「勤修善根供養」,什麼是善根?不貪、不瞋、不痴是三善根,這是世間法。反面,
貪瞋痴是三毒;不貪、不瞋、不痴,三善根,世間所有一切善從這根生的,好好去養這個
根。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是什麼?孝、敬。像一棵樹,樹下面是根,本才有枝、才有條。孝
以父母做代表,敬是以老師為代表,孝親尊師,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那是多大的善根福
德,你才有這個緣分。中國文化是隨順性德,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好東西!外國東西是
從阿賴耶流出來的,阿賴耶是妄心。自性是真心,古聖先賢真心裡頭流出來的寶。
==
怎樣供養佛?如說修行,真供養。佛就希望你成佛,他怎麼樣教我們,我們怎麼修。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5-05 21:43:00
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5-05 23:0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johnyuko (...)   2020-05-06 20:40: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5-06 22:08: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