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99(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12-13 18:32:23
一、知道無自性,你才肯放下;知道是一體,真誠的愛心才生得起來
 一切法沒有自性、自體,都是緣聚,緣聚就有形,緣散了就沒有。身體,四大五蘊和
合現的相,五蘊聚現的相,散開之後就沒有。磚頭、鋼筋、水泥,按照圖樣把它建造起來
,就變成房子,沒有自體。惠能大師講「何期自性」,那是真的自性,萬物只有一個自性
。所以萬物跟我是一體,阿賴耶的三細相是一切萬法共有。所以佛的愛心就是慈悲,是從
一體裡頭流出來的。真誠、平等、沒有分別執著的愛,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教我們看嬰兒
,小孩出生一百天,天真顯露,他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叫天真,天然真實。
  無自性是關鍵,知道無自性,你才肯放下;知道是一體,真誠的愛心才生得起來。「
故名為空」。這個空不當作無講,它有,就跟動畫一樣,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在我
們眼前,包括身體,絲毫不能覺察到,假的。這個念頭是看破,才真能放下,放下就是。
二、大乘菩薩外表跟眾生一樣,天天造作,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乃至因緣,相亦不有,說為無相」。從體上看,它沒有自體,沒有自體就是空,真
空,真空不空,它有相。相是緣生,所以相也不可得。相也是二千一百兆次的高頻率產生
的,這叫無相。「此離所取,遠離妄想能取之心,故曰無願。」能取的心是念頭、妄想,
也是假的。妄想能生物質現象,能生物質現象那個想也是假的。什麼是真的?真的不生不
滅。念頭有生滅,有生滅就是假的,就不應該放在心上。不生不滅是真的,就是自性、本
性、法性,這是共同的。所以全宇宙真的就像一個夢境,像萬花筒,什麼都有,醒過來全
沒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它不存在,像閃電,亮
一下就沒有,再也找不到痕跡,看破就放下,放下就不造業,不造業就可以回歸自性。
  「又《智度論》」說,「無願故不造生死之業」,所以它也叫無作。執著斷惡修善的
相就造業,如果不著相,沒放在心上,《華嚴經》勝熱婆羅門愚痴,甘露火王瞋恚,伐蘇
蜜多女是妓女,貪瞋痴,手段是殺盜淫,造這種惡業,不受報。為什麼?他沒動念頭,不
起心動念。佛菩薩沒有自己,所以他幹什麼都沒造作。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
有造作,他一句話、一個字沒有說,誰要說他說法叫謗佛。一切都是諸佛所說,佛佛道同
,不著相,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講經教學不著講經教學的相,這就叫空無相無願法門
。大乘菩薩外表跟眾生一樣,天天造作,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這個我們很難做到,我們學海賢就對了,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吃飯沒有
想到菜好吃不好吃,阿彌陀佛不間斷;種田、種菜,幹什麼都是阿彌陀佛。事跟大家一樣
幹,心是阿彌陀佛,這叫真功夫。真功夫生真智慧,待人接物非常恰當,沒有錯。這就是
不用妄心。一切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看什麼都好都歡喜。全是自性變現,全是性德,這就
叫明心見性。在所有現象裡看到法性,清清楚楚。法性不生不滅,法相是極高頻率產生整
個宇宙的幻相。所以他無願,度眾生不把度眾生的事放在心上。做事用心,做完之後不放
在心上。功夫好的人,正在做也不放在心上,純熟了。
三、自性清淨心裡沒有佛法這個東西
  《大智度論》,「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
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即無願)」。一切法不可得,佛法亦如是,佛法
是緣生的,自性清淨心裡沒有佛法這個東西,佛法是佛的方便法,幫助我們破迷開悟。真
正開悟,病沒有了,藥也不要。佛法是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本來無一
物了不起!徹底放下,空、無相、無願,就入這個法門。
  「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一個身體同時不可能入三個門,「若
入則從一門」。各人根性不一樣,有人從空門開悟了,有人無相開悟,有人從無願開悟。
入進去之後,空、無相、無願都圓滿得到。「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不著空的相,「
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不須其他兩個門。「若入是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
不名為門」,為什麼?他著相了,著相就進不去,「通途更塞」。「若除空相」,不著空
相他就無相,從無相門入進去了。「若於無相相心著」,心裡有個無相,又進不去,他「
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
四、契入真相,不礙假相
  「蓋謂空、無相、無願喻如門。由此法門,契入諸法實相之涅槃城」。你可以用它,
不能執著它,一執著就錯了。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佛菩薩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這是真正入門。入門就是諸法實相,他對真相完全了解,契入真相,不礙假相。像釋迦牟
尼佛久遠劫就成佛,古佛再來,為我們表法,為我們示演,我們要會看,知道怎樣學習。
  「若人從空門入,亦不見空相」。絕不執著空,執著空就不空,真空裡頭空也沒有,
就是決定不能執著,這才能入進去。「便直入涅槃城」,涅槃就是證果,究竟果位。「若
得空相」,空相除掉,入進去了,叫無相。「倘著於無相之相,即無相相,亦不能入。須
除此無相相,便從無作(即無願)門直入此城。故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怎樣契
入自性?宗門乾脆,完全放下。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六根對六塵境界不分別、不執
著就是菩薩。看得清楚,聽得明白是般若智慧,照見。為什麼不執著?因為它是假的。就
是真如本性,它不空,但是它沒有現象,所以叫它空。空不是無,它遇緣能現。雖現,那
個相是假的、生滅法,所以統統不能執著。
五、善巧是智慧起用。它的體是智慧,起作用叫善巧方便
  【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為教化眾生,為眾生示現,『善立方便』,最適當最好的方法稱作方便。「《法華文
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起作用。「《法華玄贊》曰:施為可則曰方」,你
的造作有規矩,是個好榜樣;「善逗機宜為便」,眾生的愛好需要,你能滿足他,叫便。
自己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叫善。如果有起心動念,這是十法界的,不叫善。《法華
義疏》說,「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是智慧起用。它的體是智慧,起作用叫善巧方便。
  《大集經》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教化幫助
眾生的目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學佛就是學無上正等正覺。八萬四
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為這一句,而且統統能證得,真正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會了,
全是;不會,《無量壽經》也不是佛法。為什麼?你著相。所以能調眾生,悉令趣向證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維摩經》說,「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智度能生般若智慧
,方便是智慧起作用。「達(通達)空無相是大智」,這是根本智。「隨宜施設名方便」
,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念頭常常變,菩薩方法跟著他變,善巧方便,叫妙慧。
  「方便有二種: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佛傳法,你接受了,以心傳心,沒有實際
的東西,還有個證。所以不取相,不取受,不取證,那就真的證得。相、受、證,只著一
個,假的,你沒有證得。所以《楞嚴經》說成佛「歸無所得」,就是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
。回到自性,所得都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外面得來的。本有圓滿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
好,那是真好。第二,「以實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須方便誘引群生,令其漸悟。其德廣大
,不二乘所能為」,不是二乘人所能夠為的,「故言善立」。
==
事跟大家一樣幹,心是阿彌陀佛,這叫真功夫。真功夫生真智慧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12-13 21:44:00
阿彌陀佛!
作者: unisusu   2019-12-13 22:1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12-14 01:30:00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12-15 22:1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12-16 15:31: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