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7-30 00:04:52
《金剛經》告訴你無生,你怎麼樣能達到無生的境界 ?
夢參長老,一夢因緣。
參透生死,現證涅槃。
無生無滅
文:夢參長老
大家知道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啊?教我們不要執著!但是我們的
心,非要執著不可,特別怪!例如說有幾個問題,大家請我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叫
你不要生心!叫你不執著!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你心還能生嗎?那就叫無
生!就是讓你不生,無生才無滅,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生!知道吧!不著色
生心,不著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什麼都不執著了,這個心還怎麼生?
這是指著妄心說的,咱們待在禪堂裡頭,不是經常班首師父給我們講開示?「狂心頓歇」
,歇即菩提。
我們那狂妄的心,一時不停,總是要攀緣,要有點執著,當你一切都無所住的時候而生其
心,就告訴你不生心!不用文字言說,你不要瞎想!就這麼句話。在禪堂用功的時候,一
進禪堂裡頭,師父、維那師告訴你了:身心放下。當要做功夫的時候,香板一打,讓你放
下,什麼都不要執著。
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既然是無住了,你心不生了,這叫無生,無生也就無滅了
。因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要我多一點解釋,告訴你,我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都沒有,你解釋什麼呢?還要多解釋嗎?越多解釋你越生心,這是虛妄的心,咱
們眾生心就是放不下,特別我們在禪堂用功,告訴你了這是選佛場。怎麼樣能成佛?心空
及第歸。你必須得先把心空掉,但是眾生心,總要撈摸點東西,總要執著點東西,你給他
把境奪了,《金剛經》說奪境,一切境都給它消滅掉,不奪境你心生不起來了,就是讓你
不生啊!多一點解釋你就糊塗了,越解釋多了就越糊塗,咱們學禪的人,禪門一支香,這
柱香點起,在那一坐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但有言說,都無實意,是滅斷言說的。
我們第一句話,請諸位師父參話頭,參過沒有?當你沒說話,前頭是什麼?話頭話頭!當
你一說出就是話尾巴了,就不是話頭了,還什麼話頭呢?參話頭就是讓你達到無言說,當
你沒說話的前頭,你參吧,是什麼?這是機鋒!當你說出來,就沒有實義了。你參話頭是
什麼?就要你不生心不動念!當你一起念一生心就不是話頭了,一生心就動念了,就是話
尾巴了,那還叫什麼話頭呢?就像我們另一種說法也是跟這個意義是一樣的:父母未生之
前的,誰是我!就是我爸爸我媽媽沒生我之前,我在哪裡?這是第一個參的。生我之後我
是誰?你有這個肉體了,受了生之後了,就是說,我在哪裡啊?我到底是誰?誰是我?我
是誰?
因此,《金剛經》是啟示什麼,讓你是離言說,不要起心動念,言語道斷。言語這條道路
啊,斷絕了。沒有,心行處滅,心裡的思想,心識的運轉沒有了。滅就是沒有了。咱們要
糾正一個什麼東西,古人告訴我們:越描越黑。你不說還好一點,越說是非越多,給他截
止不說了,沒有啦!所以咱這修禪的人言語道斷,離開語言,心行處滅,心什麼思想都沒
有,心的運動停下來了,沒有心。
生住異滅四相,讓我多解釋一點。生住異滅四相就是沒有生相,一切事物生起,這是生相
了,生而後住,生來就住啊。咱們舉個例吧,當我們生下來就住世了,從不會說話到漸漸
會說話,會運動了,那要生活,得學本事!那你在住世的時候必須得學。要住,要生存。
在這個住的時候他起變異,咱從生下來隨時在變,一歲變到十歲,十歲變到二十歲,這個
變異過程就是生成過程,大家去分析一下,你生了之後就是在向滅了走,生住異滅四相是
輪流的,沒有一刻停的。生時候,願他快點長大,大的時候漸漸就快老了,老了完了就死
了。
生、住、異、滅循環。什麼是生、住、異、滅相?咱們每個人受的、想的一切事物,咱們
的寺廟每天都在變,它每天不停的變化,往什麼地方變呢!往了滅了變,到最後消失掉,
咱們這個地球儘管它多少億萬萬年,它每天都在變!沒有一時刻的停,這就是異相了。
這個住相是沒有的!看著是住,那有住相!它不停地演變,從住到異了,咱必須都用顯現
變,那十歲孩子絕不是大人,它就變啦!那就叫異啊!異是變化的意思,兩歲它不停留,
它變三十,三十變四十,變完了它消失了,就產生意外,不讓這個規矩循環。有沒有兩歲
死的啊!有沒有十幾歲死的啊!這個四相隨時變化的,不是固定的,循著一切事物它的成
長到它的變壞,就要你認識到一切事物都在演變當中,沒有固定的。生滅,生滅法中間加
住相異相其實就是生滅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那生滅滅己呢!寂滅為樂,就是佛教授我
們的,這樣來理解就對了。好,那麼簡單地把這個想問我的問題跟你們說一下,再重複一
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告訴你無生,你怎麼樣能達到無生的境界呢?諸法不住!沒有體性的!一切都無住,你這
個心怎麼生!心不生,種種法沒有,心生,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這個意思啊!
本來是在教你的時候跟你說明,對我們參禪的道友可不要說明,為什麼?讓你參!都跟你
說明白了你參什麼?你就不參!就讓你參,參就是不懂父母未生我的時候,參啊!你參吧
!那時候我在那裡,生下我來我又是誰呢!這些個問題是讓你參的,參明白了,這叫開悟
!但是這個歷程可能是三年五載,可能是三二十年。
我看我們那個走廊牆上寫著的:「參話頭」。你參吧!當你沒說話前頭是什麼?那個你要
明白了就叫開悟了。就要你明白那個沒說話前頭誰是我,這個意思叫你破我執,在教下講
不要執著,沒有我,就這麼個意思,所以我們參就是參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生了我之後
我又是誰,這就是要你參的呀!說破了還參什麼?
所以參話頭,乃至寫個參話頭,這個已經話尾巴了,不是話頭啦!有語言有文字都不是話
頭,這個沒有說話以前,你參吧:「是什麼?」這才叫做參話頭。要跟你說出來那還有什
麼意思了嘛!那還參什麼了嘛!簡單說:沒有說話以前,沒有、什麼都沒有。因此呢,說
一切眾生他不理解,他非要找一個明白,越明白越糊塗,明白得越多糊塗越大。
舉個故事說吧: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到寺廟裡頭來逛廟,佛印禪師帶著蘇東坡,蘇東坡看
到觀音菩薩塑像前觀音菩薩拿個念珠,塑像塑一個念珠,蘇東坡就問佛印禪師說:觀世音
菩薩塑個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啊!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這蘇東
坡就迷惑了,說:觀世音菩薩拿念珠念「觀世音菩薩」,還要計數,哎呀,佛印禪師你給
我解釋、解釋。佛印禪師說:這是你自己的事,你參去吧!我不給你解釋。兩人繼續在廟
裡頭逛,出了廟了,蘇東坡跟佛印禪師說:不要你說,我明白了。佛印禪師問他說:你明
白了什麼?求人不如求己呀!就是觀音菩薩拿念珠,觀音菩薩說求人不如求己。咱們今天
可能還沒明白,這就是讓你反聞聞自性。
《楞嚴經》上說「反聞聞自性」,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所以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若有眾生得聞如來入室章句,生實信否?」佛你說這句話,這種教導,眾生能信嗎?這是
我們今天前頭解釋這些話,這種道理甚深難得理解啊。為什麼?無相法門,叫你心什麼都
不住,乃至布施不要執著相,就是平等了。
對一切眾生如佛想,普見一切眾生都把他當成佛,見眾生不見眾生相,見眾生的法身,所
以你布施時候你不執著錢的數字多少,也不要執著這個老和尚當供養,這個小和尚沒修行
我就不供養,這就叫執著,不平等。平等供養,對一切眾生平等。平等,這佛指的是啊,
見性成佛呀,見到法身啊,你對一切眾生都把他看成佛,這就是我們要學的甚深般若波羅
密。
剛才沒有講經文,跟大家解釋這些問題都是甚深般若波羅密。看話頭,什麼是話頭?甚深
《般若波羅密》。所以須菩提問佛說:佛啊你這樣說話,那眾生能信嗎?那眾生有這個智
慧信入嗎?佛就駁斥須菩提:說你這個說法、看法、認識問題的認識法不對,佛告訴須菩
提,你不要這樣說,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到後五百歲——這個時候是佛在世給他說的呀

說現在起等我滅後五百年,那個時候就有人信我這句話,持戒的,修福的,有善根的,他
對我說的這個能生起信心,不執著一切相,要見諸相虛妄,則見如來。相都是假的,假的
就是不住法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一切無所住,那心還怎麼生呢?就達到無生了。
這佛就讓你證得無生理。剛才我們問這句話也是這個含義呀,說讓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還生其心哩,是要你生而無生,無相無著而生,就這麼個意思。
無所住,心不能生,這個不生的才是真心哩,就達到無生無滅。不生的就不滅了,有生就
有滅,無生無滅,這個道理得大家多用心,多用腦子啊,用心哩,你觀哩,不要在語言文
字上講去。所以佛給須菩提說,在我滅後五百年,有善根的眾生修戒修福的,他對我的這
個話能生信心。
所以我們大家學《金剛經》我們都能生起信心,相信佛說是實實在在的,都以這個為實在
的,那麼說明了這個人他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種的善根哩,他在無量千萬佛所種的善
根。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我們現在能夠聽到般若波羅密經,能夠聽到《金剛般若波羅密
經》這個名字,還不說你內容理解,你就能聽到一個名字,你也不是一生二生三四五生啊
,是千萬生種的善根啊!為什麼?咱們這兒已經離佛二千五百多年了,在另一種演算法三
千多年了,不是一個五百年了,已是五個五百年,六個五百年了,你還能聽到《金剛經》
,你不謗毀,還信,功德就無量。
佛曾經這樣預言:佛在涅磐了之後,佛不在世間了,佛滅度後第一個五百年之內呀,有很
多聞法證果得解脫的!第一個五百年,那時跟佛在世時很相似,聞法,修道,證初果,證
二果,證三果,證四果,證道的人很多的,等佛滅度第二個五百年,就是一千年啦,這個
時候眾生啊,修禪定的多,而且修得非常堅固堅定。佛滅後第三個五百年呢,多聞堅固,
聞法的多,說法也多了,有說的才有聞的嘛,叫多聞堅固。堅固,就是這個世間上多數都
是說法者,都能聞法,堅固是這個含義。
第一個五百年都能夠學佛法成道,第二個五百年,聞到佛法就能修禪定,得禪定的功夫,
第三個五百年就是多聞啦,第四個五百年就是二千年,修廟,建塔,建寺,做這功德的非
常多,這個時間也過去了,咱們現在是第五個五百年,鬥爭堅固,以後啊,第六個五百年
,第七個五百年,全是鬥爭堅固。社會上戰亂,乃至佛弟子跟佛弟子的戰鬥,寺廟裡的爭
鬥,奪廟產的很多呀,這是第五個五百年,鬥爭堅固,以後就是末法。
所以在這段經義上講,聞到這個《金剛經》這種章句,聞到這個說法啦就是乃至一念生凈
心者,清凈心。什麼叫無念的清凈心呢?就是不執著,什麼都看破了,什麼都放得下,只
是一念放得下都不得了了,乃至一念生凈心呢?什麼叫凈呢?就是恢復你本來面目,咱們
禪堂就是佛的本來面目,回歸你那個真心,乃至就這一念的真心起,這人善根都不得了了

佛跟須菩提說,這個人如來悉知悉見。那如來就知道他,也見到他,這個眾生呢就這一念
的聞到這種經,這個《金剛經》,能生起清凈信心來,福德無量。為什麼?他這個信一點
染垢沒有,清凈的無相,無願,無念,這麼一個清凈凈心,所以佛就看見他啦,佛以佛眼
觀,能悉知悉見到這個人。說這一念間能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
這一念,如果時間再長一點,十念,百念,乃至到一天,這就不容易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個人在這一念間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這叫清凈信。離了一切相,生起清凈心,這一念的清凈信心吶,那個福德就無量了。怎麼
解釋呢?咱們學的是《金剛般若波羅蜜》,他這一念心,清凈心是《金剛般若波羅蜜》,
就到了彼岸了。
以智慧的力量,從此岸到達彼岸,從生死當中到了無生無滅的當中。但僅僅是一念哦,不
是成就了。乃至一念生凈心就這麼大福德,為什麼?何以故?因為在這一念當中,他沒有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就這一念間,一念,無一切相,全是般
若智慧,他心契合般若。在這一念所有的虛妄、妄執啊,全消滅了,消融了。那下一念就
不行了,如果念念都能這樣,那不就是佛了?這是佛舉例來說了,假使這一念,它沒有一
切相了,沒有一切相就達到無生,達到諸法無生,無生了呢也無滅,達到無生無滅,但是
就是一念,如果能夠念念都這樣子,那就是佛了。
登了地的菩薩,見了法身,見了法身理他就證得了一份,佛的十份當中他證得了一份。達
到十份了就圓滿了。那可不是一念了,那就是念念。所以,從凡夫地一直到佛地,所有一
切的地位相狀,都是有名有相的,要達到無相,頓入,禪宗有這麼句話:供養千佛,不如
供養一個無心的道人。供養千佛的功德跟供養一個無心的道人的功德相提而並論,為什麼
?這就是無念。因為他已經清凈了,達到清凈無念的信心,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
生相,沒有壽者相,他把生滅心滅掉,生滅心滅掉呢,就是不生不滅了,就是悟得了,這
叫沒有妄念。這一念真的能消除一切的妄念,所以這一念的清凈心啊就是不可思議的,這
一念是般若波羅蜜,就這麼個意思。
什麼原因?何以故?是諸眾生,要心取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要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
壽者,何以故?要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他要我們的心啊,要離相,不要執著!
首先在我們眼睛上看,男相,女相,老人,年輕,出家相,在家相,我看那小狗來回跑,
人相跟狗相,這都叫眾生相。
如果你對這些個一律的都沒有分別心,要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非相呢,就是心不取相
,不執著我人眾生壽者,也不執著什麼叫正法,什麼叫非法,一切無著,這叫般若波羅蜜
。所以佛叫眾生:放下吧!不應該取法,也沒有什麼非法,也沒有什麼正法。不應取法,
正法跟非法、正邪是分別而說的,其實法本無生,一切諸法,沒有生。
因境有,因外頭的環境緣生諸法,這個意義很深的!所以我們看到一切諸法全是緣生的,
緣生諸法無自性,沒有他的體,所以他是變化的,是無常的,生滅的,因此不應該取非法
,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非法,都不應該取。正法是對著非法說的,正對著邪說的。
所以佛對須菩提說:如來不是常說嗎,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
非法。這段文字,就說,佛跟須菩提說,知道我說的法,就像那個過河的船一樣,像過河
的筏子一樣,擺渡啊,你要過河,得借只船,借這個筏子,過了河了,過了河了就算了,
你還能把船背著嗎?你過了河上岸了你就走吧,你還把船背到?你背得動嗎?!它壓下來
壓死你了。就是說我們人,或者聞到法,把佛所說的那個法,就當那個筏喻,是過渡的東
西了。
這還是正法,那非法呢?非法更不需要說了。正法也應當舍,正法都要舍,何況非法呢?
所以這個事,佛跟須菩提說啊,怕須菩提不明白,所以用過河船來比喻,說我們在此岸要
到彼岸,就像我們在過河,你得經過船,經過擺渡,把你從這邊擺到那邊去,你過了河了
你就自在你就走了吧,辦你的事去了吧,你能把那個船背到嗎?佛所說的法,就是讓你得
解脫,你已經解脫了,成道了,那你不要再把佛說的法背著了,你放下吧!就是這麼個意
思。
佛說一切法,是方便善巧,為了消除你的業障,消除你的煩惱,等你業障跟你煩惱都消除
了,你就成道了,你還背著佛的法做什麼呢?這句話就這麼一個含義,知道我說的法就像
過河那個筏子一樣的!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就是佛所說的正法都舍,都應該舍掉,何況世
間一切法,世間事物你不要貪戀啦,就叫你放下一切、看破一切、一切不執著。這個在我
們的禪堂道友們,他只是看一句話頭,到禪堂修行的如果還念《金剛經》,咱們還講《金
剛經》就不是禪和子啦!是教下的,但是你學完了懂得這個道理,再回禪堂再參,參什麼
?參父母未生以前,參話頭,你可以這樣參啦!我未說話以前有什麼?有東西可在嗎?這
叫話頭,話頭是什麼也沒有的啊!坐禪人就是要觀,觀什麼?
諸法皆空,要想我們以《金剛經》為例子,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坐在
禪堂裡頭沒個禪堂,什麼都沒有,那就頓超直入,立證菩提。可有六個字:看破、放下、
自在。自在就是空。空才自在,不空就不自在。這個意思啊!因為我們對佛法不明白,當
我們明白了,經卷也不必太執著了。你放下吧!就是這個含義,所以說到這,佛又跟須菩
提打招呼,須菩提你對這一段意思你怎麼想的!你怎麼看法,佛又再問須菩提,例如說,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說佛證了正等正覺!那須菩提當言是正確的!佛,你是證
得正等正覺啦!
如來有所說法,佛這幾十年就是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佛問須菩提:你是不是看見佛成
了道了,成了佛了!完了說法教化眾生的?須菩提就如實答:世尊,如我解佛所說意啊!
現在我明白了,我現在知道佛所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一定的,什麼法叫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也無法如來可說,有法如來可說嗎?為什麼我這樣說呢?何以故?如來所
說的法不可取也不可說是正法、非法。非法呀!對呀!不對呀!都不可說,所以者何!一
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的啊!
須菩提這個時候他不隨著佛的言轉了,他明白了,無為法沒有言說的,只是顯現的,佛的
真體、一切眾生的性體,湛然寂靜,不是語言能表達出來的,也沒有什麼叫做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這屬於名相,所以一切都叫分別,都叫有為之法,但有言說都無實意,這一切
的菩薩所證得的果位,二乘說證得之果位,他們所證得的不同。見真理啊!有大小、深淺
之別,是有差別,但是這個差別都是不可取、不可說,說非法是錯誤的,說非非法也是錯
誤的,但有言說都無實意啊!
一切言說只是表達,這個道理我們大家可以這樣去想,我們說火的時候,你說火併不是火
,像我們燈裡頭點的是什麼?那是火,當你說火不是火,為什麼?說火就是火,那麼把你
嘴就燒掉!你說什麼只是一個表示而己,佛所說的法只是讓人家領悟而己,領悟了就放下
吧!這個含義呀!這就叫你悟得無相、無相的真理,沒有言說,但有言說都無實意,言說
是表達的意思,讓你懂得跟你說火,你感覺熱,跟你說水,你感到水是流動的、不停的,
但是語言不是,語言只是表達而己,所以佛說一切法的時候,是對機說的啦!不是無的放
矢。
因為須菩提解答了,到這個時候,經過這些辯論啊,須菩提明白了,像我們眾生本具的心
性跟佛是無二無別的,你成佛也不是外邊得來的,現在你迷了做眾生也不是失掉了,迷了
就是不顯現,這個道理你一定要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因為修鍊才得到的,是你
自己本具的,是顯現而己,那諸佛修成了,眾生本具而沒有修成,沒有修就是這麼個意思

像金子在礦石裡頭,夾在礦石裡頭,你沒有把它取出來的時候是礦石並不是金子,等把石
頭都去掉,礦石裡頭取出了金子,經過煅煉、經過磨擦才能顯現,就是這個一樣的含義。
因此啊,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是非法呀,非法呀,是對呀,是不對呀,沒有這
個定義。為什麼?一切賢聖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的啊!無為之法,它的體不可思議的。咱
們一說到體啊,我們思想就想到有個實在的東西,法體是沒有實在的東西的,把它比喻成
虛空一樣的,空有實體嗎?沒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