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修] 止觀:於彼所緣如何安住--立無過規 (6)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2-09 17:04:21
: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廣論》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惛沉能障如是明顯,掉舉能障無分別住,沉、掉二法為修淨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
: 此中三摩地者,謂心專住所緣,復須於所緣相續而住。此須二種方便:
: 一、於根本所緣令心不散,二、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初即正念,次
: 是正知。如《莊嚴經論釋》云:「念與正知是能安住,一、於所緣令心不散,二、心散已
: ,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緣而散,於此無間棄失所緣。故明記所緣念為根本。由此正
: 念於所緣境住心之理,謂如前說,明觀所緣,若能現起最下行相,令心堅持,令心策舉,
: 即此而住,莫新思擇。
───────────────────────────────────────
■ 釋義
摘自:《奢摩他講記》(2007年) 雪歌仁波切講授 張福成老師翻譯 釋見諦法師編輯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沉」、「掉」乃是修止之違緣,違緣及破除之方法皆於下說,故此當說修止順緣引
生三摩地之理。(明分對治昏沉、住分對治掉舉)
「沉」(昏沉)、「掉」(掉舉)乃是修止之違緣,當然要把逆緣打敗,昏沉和掉舉要滅
掉。違緣及破除方法皆於下說。後面才要講分辨逆緣,及破除掉逆緣的方法。「故此當說
修止順緣引生三摩地之理」,這部分主要是修安止之順緣,如何引生等持。
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心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分成二項:
一、有沉掉時應如何修;離沉掉時應如何修。一、不能分辨清楚什麼是沉?什麼是掉
?把它解釋清楚,這就是要先分辨清楚粗細沉掉的重點。
二、知道沉掉之後,為了把它除掉,在對治上無法發揮功效,不知道怎麼對治滅掉它
?所以第二個講的是 「把它破除掉的方式」。
清楚的分辨粗細的沉掉,分辨之後如何把它破除,全部放在第三個大綱裡,住所緣後
應如何修分二:(一)有沉掉時如何修,(二)沒有沉掉時如何修。
第一個有沉掉時如何修,包括二項,談到的二個重點就是剛才提到下當廣說的內容。
前面講「有沉掉時應如何修」,分兩個大綱,剛剛談到的「如何分辨清楚粗細的沉掉」,
分辨清楚後「如何把它滅除」,這二項全部列在第一個大綱,就是「有沉掉時應如何修」
。從 365 頁倒數第 2 行開始,一直到 372,整個都是「有沉掉時應如何修」。這麼長的
篇幅裡,講的就是「如何把它分辨清楚粗細的沉掉」,分辨後「如何把它滅除掉」,這裡
談到違緣及破除之方法皆於下說,就是指 365 頁到 372 頁。
「故此當說修止順緣引生三摩地之理」,引生等持的方法,道理何在?就安止而言,
有它的逆緣,逆緣的部分要分辨清楚,並要把它滅除,這部分現在不講,現在重點放在順
緣。安止的順緣是什麼?安止的順緣就是安止的因。首先要產生無過失的等持,怎樣引生
無過失的等持,解釋「九住心的次第」。
九住心的內容,這要作說明。這算是安止的因,所以稱它為修止的順緣,就是要先齊
備安止的因。安止的因是什麼?要生出無過失的等持,止和等持有因果關係,因為安止是
將來要得到的果,能成的因是等持,所以等持把它稱為順緣。所以有必要先把等持作個說
明,要把它分辨清楚。
此中三摩地者,謂心專住所緣,復須於所緣相續而住。此須二種方便,一於根本所緣
令心不散,二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此中三摩地者,謂心專住所緣,復須於所緣
相續而住。所以要具足這二個條件及特色。
等持的意思是,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對於所緣對境要專一安住。但不是只有這個條
件,還要持續久久安住在上面。若第二個條件不需要,心能專一安住在所緣對境上,沒有
持續安住,要得到等持就太容易了。所以等持要具足這二個特色,首先於所緣對境上專一
安住,不僅如此,還要能持續地安住。
應怎麼做,才能得到具足二個特色的等持呢?後面講了,「此須二種方便」,具有二
種方法才能達到前面所談到等持的二個特色,「心安住所緣」,而且還要「持續安住」。
第一是對於根本所緣的對象,要讓心、防護它,讓心不散亂、不離開它,這方法一定
要有。第二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能夠去觀察分析。
前面談到等持要具足二個特色,這二個特色不是前面講的明分和住分,講的是「專一
安住在所緣的對境」,而且還能「長久安住」。
這二種條件的等持,要怎麼達成呢?表示有一種方法,讓心緣取對境後,能使心根本
就不散亂。其次,就算心緣取對境,不散亂,要防護使心現在不散亂。「現在不散亂的情
況下,將來會不會產生散亂?」「現在有散亂、沒有散亂?」「沒有散亂的情況下,會不
會進入散亂之中?」要有分析的力量去察覺,這二個條件都要齊備。
初即正念,次是正知。如《莊嚴經論釋》云:「念與正知是能安住,一於所緣令心不
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緣而散,於此無間棄失所緣,故明記所緣念為根本。
前面第一個方法是憶念,能夠讓心不渙散;第二個方式就是正知,讓內心知道已經散
亂了、沒有散亂、將要散亂,還是將不會散亂。這兩個條件都要齊備。這二個方便齊備下
,心才能專一安住在所緣,而且能夠長久安住,能夠達成具足二個特色的等持。
前面談到要得到安止的順緣是等持,等持要具足二個特色,要能專一安住在所緣上,
這個安住要能長久。這是當作能成因的等持,就是它能成就安止,是安止的因,所以被稱
為安止的順緣。
要得到這種等持,這種等持也要靠它的因,它的因就是憶念和正知二者。為什麼正念
—憶念—和正知二者當作因呢?因為前面談到等持要具足二個情況,要有二個特色:「專
一安住在所緣」,能「長久安住」。表示要達到這二個目標,要有二個方法。
要有方法讓內心安住在所緣上,都不散亂。其次安住在所緣上,「是不是散亂了?」
或「現在沒有散亂,會不會形成散亂?」要有察知的力量,這二個方法要有,第一個方法
是憶念,第二個方法是正知。
讓內心不散亂的方法,一定要有;還有已經散亂了沒有?會不會散亂?這個方法,也
一定要有,所以有二個因—憶念和正知。要得到安止,前面要有順緣等持。要得到順緣等
持,前面要有一個因—即憶念和正知。憶念的功效在讓內心不散亂,不離開對境。正知的
力量在「心散亂了沒有?將來會不會形成散亂?」能夠完全察知,憶念和正知非常重要。
這部分的說明有根據,《大乘莊嚴經論釋》,世親菩薩造的,裡面談到「念與正知是
能安住」,能生出安住,安住就是等持,由憶念和正知的力量,就能生出等持。憶念的力
量在令心於所緣,心不散,不會散亂,不會離開。第二個心散已能正了知,內心已經散亂
了,馬上能察覺,這是靠正知的力量。第二項心散已能正了知,至尊仁波切前面的頌文,
講的就是,「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這個是正知的力量。總之,憶念和正知這
二者都要齊備,它的證明根據在《莊嚴經論釋》。
憶念和正知非常重要,因為目標是要成就安止,要先得到等持,要得到等持就靠這二
項。沒有這二項,得不到等持,當然安止也就得不到。這二項中,最主要的是憶念的力量
,若沒有憶念,心會離開所緣。所以課本裡面談到,「若失正念忘緣而散,於此無間棄失
所緣」。若說憶念的力量衰損,心會離開所緣的對境,因此心攀緣其他的對境,散亂到第
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對境,心完全離開了。
就心王的眷屬而言,憶念本身退失掉,沒有力量,會讓心不能繼續安住在所緣境上,
因此完全把所緣對境丟掉了,心抓住其他的對境,心散亂了,所要緣取的對境都丟掉了,
這就非常嚴重。現在是要修安止,要成就等持,前面已經選了所緣對境是什麼?要緣取它
,在緣取時,現在沒有去緣取這個對境,已經離開了,跑到別的地方去,為什麼?就是憶
念的力量衰損的緣故。力量衰損非常危險,所以憶念力不能衰損,這是最根本之處,因為
它能夠讓心不會離開所緣,不會丟掉所緣,要靠憶念的力量。在正知之後產生憶念的力量
,緊緊抓住所觀修的對境,這就靠念力了。
由此正念於所緣境住心之理,謂如前說明觀所緣。若能現起最下行相,令心堅持,令
心策舉,即此而住莫新思擇。
其次憶念和正知就有差別,後面要講憶念和正知的差別。由此憶念、念力於所緣境住
心之理,這是指憶念本身,令心靠近而朝向對境,念力本身的作用,是能夠讓內心很靠近
而朝向對境。
其次正知的力量,是指讓心間接亦能令心安住所緣,正知是能讓人透過間接的方式,
讓心朝向於所緣的方向。憶念是指讓心,非常靠近地朝向於所緣的方向,而不離開它。念
的力量和知的力量二者,首先講的是憶念,憶念於所緣境住心之理,令心很靠近而朝向所
緣,這是指如前所說明觀所緣。前面已經講過了,明觀所緣對象應該是什麼呢?
以緣佛像來討論(註),應該不是眼睛看的佛像,是佛的形像在內心,出現一個影像,
此影像是緣取的對象,佛身在內心出現的影像,明晰地顯現出來,這是如前所說,明現所
緣的對象,要逐漸明現出來,且明白的知道,知道之後去執取對境時,要有力量去抓住它
。形像至少在內心要有一個模糊的樣子,出現這個所緣的對象。
做到了之後,接下來要「令心堅持,令心策舉」,令心堅持的意思是讓心本身有力氣
去抓住對境,而且還能持續地抓住。譬如說眼睛看著茶杯,然後我抓著茶杯來喝茶,用手
抓住茶杯,抓住茶杯的手,要花點力氣去抓住它。令心策舉,心還能很高,不會沉下去。
前面已經講了很多所緣的對象,應該是佛身在我內心出現的影像,至少程度的要求影
像要怎麼樣,前面已討論過了。最後我的心朝向影像,應當要花一點力氣,要有力氣把它
抓住,心本身還要放在高的位置,而不是掉下去、沉下去。
「即此而住莫新思擇」,莫新思擇是不再去分析別的對境,不再去抓別的對境,只有
原來抉擇過的對境,心用力抓住它,心去執取對境,有力氣去抓住它,而且心還在很高的
位置,沒有沉下去,沒有跑到新的對境去,這個情況就稱為憶念。
憶念是指內心有境的狀態,有境本身去抓對境時,它有力量,執取時有威力,內心本
身策舉、高舉。而且沒有再去思惟,去抓住別的對境。在這種情況下,內心很靠近能夠去
朝向對象,這種情況就稱為念力。
前面談到憶念的作用,首先已經抉擇了所緣的對象,心就要指向所緣,要朝向所緣,
去抓住所緣。這時候心指的是心王,心指向對境要抓住所緣時,要靠眷屬心所,憶念心所
會來幫助心王。憶念本身幫助心王會發生什麼效果呢?前面談到了,心王朝向所緣,抓住
所緣時,若有憶念的力量去幫助它,心王抓住所緣會變成非常有力。是什麼條件讓心王很
有力氣,抓住所緣呢?就是靠著憶念的力量。其次當心王抓住所緣對境時,心王本身不會
掉下去,它還會高舉,高高在上不會掉下去,這也是靠憶念的力量。
讓心王繼續不斷地停留在對境上面,不離開,不會去分析別的對境,抓住別的對境,
會繼續停留在原來的對境上,這也是靠念力的作用,這是憶念心所的作用。現在已抉擇完
畢要觀修什麼對境,要安住在上面,正在這樣觀修的是心王。若有憶念心所的幫助,心王
抓住對境時,非常有力氣,心王還能高高在上,不會掉下去,而它不會再散到別的對境,
不會又去分析別的對境。達到這些效果都是憶念的幫助,憶念的作用。憶念的作用力是靠
近而朝向所緣的對境。
「令心堅持,令心策舉」的心,都是指心王,心王很堅固地抓住對境,讓心力量很高
。舉例說,丟一個皮球在那邊跳來跳去,狗跳過去要咬它,狗嘴巴去咬的速度比較慢,怎
麼去咬到球呢?因為球動得比較快,狗的嘴巴要去抓球時,力量要比起球的力量大,速度
要比球的速度快,才可能把球咬住。它的力量若不大,速度若不那麼快,球就跑掉了。同
理,心的力量去抓住對境時,也要比較高的力量,稱為令心策舉。
「令心堅持,令心策舉」,有境是心王,心王要靠心所的力量,要靠憶念,憶念是心
所,之後心王就具有威力了。之前談到的幾個特色,都是靠心所的力量。由此正念於所緣
境住心之理,要講憶念和正知。為什麼講憶念不講正念呢?因為正念是八正道的一支。念
和正念差別非常大,在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為什麼都用「正」呢?因為聖者才有,初地以上菩薩才有,一般人不會有的。所以憶念
和正念差別非常大,正念是聖者才會有,八正道才會有的,一般人絕對不可以用正念(還
未到達聖者的位置之前修習的八正道為隨順的八正道、修習的正念為隨順的正念,聖者才
有正式的八正道、正式的正念),憶念只是內心念念不忘,把它記住就好了,這稱為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