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雜阿含656經 慧根是五根的棟樑

作者: Samus (阿建)   2016-10-04 23:40:47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56.htm
北傳:雜阿含656經 南傳:無
檢索 關涉主題:教理/五根的內容‧觀念/慧根為棟梁 (08/27/2016 10:27:31 更新)
雜阿含656經[正聞本828經/佛光本668經](根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根,何等為五?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若聖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是名信根成就;
信根成就,即是慧根。
  如信根,如是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說。
  是故,就此五根,慧根為其首,以攝持故。
  譬如:堂閣,棟為其首,眾材所依,以攝持故,如是,五根慧為其首,以攝持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向於捨/捨於進趣(SA);趣至出要/願至非品/趣非品/趣向非品(MA);
捨諸惡法/求出要(AA)」,南傳作「捨棄的圓熟」,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解開上成熟」(maturing in release),
並解說「捨棄」(vossagga)有雙重含義:「永捨之捨棄」(pariccāga vossagga)與
「躍進之捨棄」(pakkhandana vossagga),
前者是捨斷雜染:從練習毘婆舍那的「彼分」到出世間道的「斷」(samucchedavasena),
後者是進入涅槃:由練習毘婆舍那時傾向它(tadninnabhāvena),
以及在聖道中作為所緣。
捨斷雜染而進入涅槃,就是「捨棄的圓熟」。而「捨棄」(vossagga)與「斷念;定棄」,
在詞源與含意上是緊密關連的,但用在《尼科耶》中,一個細微的差異似乎將它們分離。
「斷念」主要用在毘婆舍那階段,對所有有為法經由洞察無常而積極消除雜染,
發生在「安那般那念」的第十六階(參看《雜阿含803經》),「捨棄」則用在聖道成熟,
可能意味著完全放棄所有執著的最後狀態,因此在意義上與涅槃緊接。
感想:
由智慧來帶起信心,由信心來進行念住、禪定,而禪定最後的終點 還是智慧
智慧在佛教中,是起點,也是終點
就以我的理解,起點的慧是引導的方法,終點的慧 是證悟的境界
很有意思
作者: YuGar (深奧幽玄)   2016-10-05 15:35:00
【淨信】是指經過智慧思慮後,完全沒有懷疑。因此,缺乏智慧思慮的【信】,並不等於【淨信】。結論:【淨信】是需要智慧來斷三結中的【疑見】而確立的。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6-10-05 23:33:00
要得到淨信除了要斷疑之外還要斷邪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