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面對"無常",我們該用什麼的心態去面對呢?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16 09:39:30
※ 引述《victor17055 (微笑人生)》之銘言:
: 末學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 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生命是無常的! 這真的是讓我
: 印象很深刻, "無常"這兩個字, 如果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或是我們所熟悉的家人
(sorry,恕刪)
整理下推文:
可參考聖嚴法師所說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平常的心理準備,可以去養成不去佔有的心態,因為隨著佔有而來
的心態是控制,不管面對何種人事物,當想佔有控制的心態滲入越深,
一旦跟自己的期望相違時,就越不能接受。無常觀可以淡化我們這種執
著,轉而較能隨遇而安的付出。
對於我們的受用,將東西當作暫時給我借用的,這裡需要一些辨析
才不會產生相似法。例如以戒律來說,菩薩戒裡有將身財受用善根等,
布施給眾生,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因為已經授菩薩戒作意布施出去了
,故不再屬於自己,屬於其他眾生,屬於他人的東西而我在使用,這時
可以稱為借用,這是菩薩行者為利眾生的發心,修習菩提心自他相換,
因此不是為了自己,或替自己找理由。
另外在五戒的盜戒中,說到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偷盜後,若偷
盜者的內心已經認定這是他的了(通常要經過一段時間,若剛偷盜不久
他的心理可能還處於猶豫的狀態,認為這還是他人的,一段時間久了後
很理所當然視為是自己的,一般習性大都如此),這時原物主不可強行
取回,若強行取回對方已經認定他自己是物品的物主,那麼原物主反而
犯了盜戒。這是因為佛法講諸法無自性,是依賴因緣假名安立而有,今
天原本屬於你的假名安立因緣盡了,這個因緣已經不在,就不再是屬於
你的了,由非我、非我所的因緣觀,放下執著。
如果只是說這東西是暫時給我借用,沒有從如上佛法的知見理路去
抉擇,那麼很可能會將使用的東西視為是諦實存在的,而我自己也是諦
實存在的,只是這個諦實的我在用諦實的東西時,把它想像想成借用,
那麼將如同一般的話術般,表面上聽起來似乎一時有放下的作用,但沒
有切中佛法的內涵,在某些方面例如對自己反而可能更加諦實執著。
原po能夠由觀察無常反思,已經很不錯。不過如果因此感到惶恐不
安,甚至於什麼都不敢做,這樣則是太過;相反的,如果說因為無常,
因此就一副毫不在乎,這又是另一種太過,通常認為外在是無常而輕忽
不在意的,往往對自己最在意,這是以自我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態度,
顛倒了無常觀,佛陀於經典中說當由自身的五蘊無常觀起,先觀察自身
五蘊的無常,再擴及其他,才不會顛倒,有如是次第。
佛法說我們所遇到的果報,是業感緣起,要從業果的角度而不是輕
忽。如實的觀無常,例如阿底峽尊者有次在河邊看到水流,由此無常相
內心生起於法精進的修行。
作者: aoxalis (aoxalis)   2014-11-16 10:54: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