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普賢菩薩警眾偈

作者: a876352000   2014-09-20 22:57:15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
慎勿放逸! 《普賢菩薩警眾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就是說這一天已經過去了,我們生命的力量就減少一天,生命
的時間減少一天。
「如少水魚」,魚以水為牠的生命。有水魚就有命:水若乾了,魚就會死了。魚在水裏,
水漸漸沒有了,那魚還會活著嗎?人也是這樣子,我們生命減少了,也就好像魚在水裏,
水漸漸少了一樣。
「斯有何樂?」想到這地方,我們人生究竟有什麼值得快樂?我們怎可不真正發菩提心、
不真正痛念生死?但就因為我們還覺這世界是很值得留戀,一切的享受,一 切的環境,
都覺非常好。如果能覺得人如魚在水中,水一天比一天少,那究竟有什麼樂趣呢?有什麼
得值留戀?有什麼值得那麼貪著?有什麼值得放不下的?因為這個,故說:
「大眾!當勤精進」,一切眾生應該要趕快修行用功,不要把光陰都空過了,不要再等了
。應該時時刻刻把「死」字掛到眉梢上,不要在這世界貪玩耍了。
「如救頭然」,要把修行當做有人要把我的頭割去,我們要想法子來保護頭那麼要緊,如
果不保護,就有人要來割去此頭;這裏也可以解釋是被火燒著了,一定要想法子刻不容緩
熄滅這火。
「但念無常」,人生的一切都是無常,學佛念佛要趁早,因為無常大限隨時隨地都可能到
來。
「慎勿放逸」,不要那麼圖安逸、圖假的快樂,為什麼會打這麼多妄想?因為我們把「死
」忘了,不覺得將來會死。所以在生時,糊裏糊塗活著,等到老時,又糊裏糊塗死了;所
以不要懈怠,不要放逸,要認真、腳踏實地去修行。
這是普賢菩薩發十大願王的原因,因為祂知道一切眾生的生死未了;祂雖然覺悟,也不忍
看你我現在一切眾生這麼沉迷不悟、醉生夢死,所以間接地要我們覺悟,也趕快發修道的
心,所以不要躲懶偷安,把光陰都空過了。
作者: skyblue19 (386)   2014-09-21 12:03: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