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超脫輪迴是什麼概念?

作者: Jianshichen (無)   2023-11-18 23:51:03
打擾了,過去前女友是修道的團體,所以有聽了一些課這樣
覺得佛教滿有趣的,後來就有機會理解一些理解一些
前幾天看到有人討論超脫輪迴,
說大乘說超脫輪迴後還是需要輪迴等到全部人都超脫才是解脫是錯的
實際上進入那個狀態就是進入了,不會再輪迴
看著看著我就產生一個疑問,有沒有可能修行到最後理解到,
根本沒有輪迴和因果這種事,要把握的是當下這輩子,
理解到之後就算超脫輪迴了?所以沒有輪迴。
這樣的理解是哪裡有錯誤呢?
順帶一提,台南哪裡有人可以請教佛法?
作者: jksen (Sen)   2023-11-19 00:54:00
佛教基本教義就是輪迴存在,所以若你認知到輪迴不存在,那你的認知就是跟佛教互斥佛教中超脫輪迴後的狀態叫做涅槃(或你稱的解脫),可以搜尋看看
作者: a8856554 (虛舟)   2023-11-19 01:42:00
台南,我推一下楠西萬佛寺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3-11-19 03:11:00
最近漫威洛基2的內容很棒,蠻有啟發性的。應該說,大乘發心利益眾生都成佛,自己才成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發現眾生原本就是佛,只是眾生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一堆佛菩薩度盡當度的眾生就入涅去了。金剛報身成就之後,就可以任意自主化身去任何一道,像是換個車子或載體之類的,就沒有甚麼輪迴可言啦~如果要更深刻的體會,還是先從「止觀」開始修起吧!楞嚴經就說啦,除奢摩他(止)或佛出世,輪迴是無法止息的。雖然佛性常,無生滅,但不是說沒有輪迴沒有因果啊!諸法因緣生滅,且世人著相,講相的時候一定有因果,有成住壞空。就像海起浪,浪相有成住壞空,但是水性不壞,體不離相,相不離體。
作者: cinss (人在青蓮瓣裡行。)   2023-11-19 06:43:00
其實我覺得有個很有趣的問題是,輪迴是什麼,跟你認知的輪迴是什麼XD在某些輪迴定義裡你可能永遠也無法超脫,反之,你可能當下就立馬能超脫了XDD 有的人的成功是早上起來可以花兩小時喝一杯咖啡但有的人是早上醒來發現自己當總統了,類似這樣所以我會先確認一下我心中的輪迴到底是指什麼官方當然有定義的,但那個定義如果能產生意義,一定是跟我產生了某些關係之後的事情所以我也會先想想我跟它的關係是什麼只是說官方定義可能也是好幾種XDDDD你文內提到的其實就是不同的定義所以有的時候說輪迴不存在其實也是講得通的,借用這個剛被分享過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uM3NT_QyY淨空法師說「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現相確實相似相續,絕對不是一個現相它的相續,相似相續,是一個一次一次的現相都不相同,都是個獨立的。所以它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此說它不存在輪迴或是存在輪迴,其實都可以通看你需要什麼XD跟那個「它」到底是什麼東西XD 我自己會這樣想,隨意參考
作者: daye2012 (大爺)   2023-11-19 07:39:00
最近看了李蓮杰的自傳,他得甲亢,醫生說他壓力太大,他不服氣,他認為他佛理很理解怎麼會有這種事。醫師告訴他,你的身體直接告訴你壓力大。佛理大方向知道一下就好,要實做才有用處,否則很容易掉在理論海,淹死在裡面出不來
作者: cinss (人在青蓮瓣裡行。)   2023-11-19 08:30:00
我一點都不覺得你的想法有問題,我覺得你想的是有道理的,因為你是很認真地從你的需求出發,而你所需要的才是有意義的。鑽石比鉛筆貴很多雖然兩個都是碳結構,但如果我此刻在指考然後需要一支筆來填答案卡,鉛筆對我來說當然比鑽石更重要,同樣的如果有一天我窮到要流浪街頭了,那當然要拿鑽石,完全依境而定,在最適當的時候選擇最需要的東西,那就是最好的。鑽石跟鉛筆的價格當然差很多,甚至有的人可能想說反正我也不想上大學,我直接選鑽石XDD 或是覺得把鑽石戴在手上很有面子之類的哪怕每天去的地方其實只有隔壁的公園XDD所以我會覺得依照當下的需要去取用,這樣無論東西在市場上是什麼價格,都會對我這個人產生很棒的價值,那就夠了:D然後你覺得一般人比較需要勤拂拭,其實是你在觀察別人需要什麼,而那個人需要什麼,認為自己需要什麼,或者他不需要但他想要,就會變成各種你可以理解或不理解的選擇,所以我會好奇地去觀察為什麼,但不會拿別人的情況來決定我需要啥你有感覺的東西一定是有一些原因在的,不管大眾小眾,只要不傷害別人,探索看看其實是很好玩的事情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11-19 09:03:00
你那個叫做唯物論,斷滅論。我9歲的信仰。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3-11-19 09:54:00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21/06/36516.html世尊對尚未於佛法起深信的人,尚未建立正見的人解釋四種安穩處。 你想像的輪迴與解脫會透過實修慢慢接近實相。請了解三十七道品,其中四正勤就相當於時時勤拂拭。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1-19 10:45:00
原po,「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代表見地上還認為貪瞋癡是實有的,還不知道凡所有相皆虛妄 (包括煩惱相也是虛妄),所以五祖直接評價「未見性」;反觀惠能大師直接講最終結論「本來無一物,勿使惹塵埃」,五祖一看就知道此偈語已見性。一般人能不能直接從本來無一物去修?當然可以,因為本來無一物是每個眾生最原本的狀態,你本來就是這樣,所以當然可以直接入這個見地,直接從這邊起修。佛教有大小乘之別,是否一定要先修小乘才能修大乘?不用先小乘,直接修大乘就可以了。圓覺經中文殊菩薩詢問如來在因地時如何起修、如何發心?世尊回答一切如來皆依照「圓照清淨覺相」起修,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圓照清淨覺相就是本來無一物的本心。至於怎麼斷無明?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認知到無明非實有體,它只是空花,是幻相,就好像眼睛有病(見地錯誤),所以看到空花(無明),把眼睛醫好(修正見地),空花自然就消失。「時時勤拂拭」的做法就是去滅那些虛幻的空花,把它擦掉,但它是虛幻的阿,怎麼擦?所以五祖才會說這個見地未見性。既然這樣的修法錯誤,當然是直接修正確的方法就好。
作者: cinss (人在青蓮瓣裡行。)   2023-11-19 10:47:00
謝謝adampolo XDDD 剛好借我舉個例原PO你有發現嗎?adampolo版友用「我9歲的信仰」來說斷滅論,其實跟你提到的大部分的人都專注本來無一物的狀況可以是來自同一種本質的不同現象。他用「9歲」這件事來暗示斷滅論的不入流與推文內容的幼稚,就跟很多人可能會以六祖的成就來襯托自己專注於「本來無一物」是一種高級的選擇,同樣都是在用素材來強化個人的評價進而影響你的偏好,其實就連我回覆你的內容也是一樣的現象,我們生在社會,每天都在接受類似訊息,也就很容易受到影響甚至自我懷疑,覺得是否真的是這樣?但如果你往內再想一下,斷滅論是什麼,a版友對斷滅論的理解是什麼,a版友認為某個內容是斷滅論的理解是什麼,正如同什麼叫本來無一物,某人認為的本來無一物什麼,某人認為自己或你有沒有無一物了,又如同什麼是輪迴,你認為的輪迴是什麼,什麼情況是脫離輪迴了,就會知道其實每個環節都會因為個體的不同而塞進了很多名字看起來一樣但差異可能很大的內容,所以最後形成的那個結論到底有沒有意義,其實是由你來決定的。如果沒有意會到這些層出不窮的各種事件很可能只是由某一種本質所變化出來的現象,而疲於奔命地想一一解決,讓心在這一生中時常處於不得歇息的煩惱,對我來說,這就是我心中的輪迴。因此我才會認為,官方定義是一回事,每個人的評價是一回事,能否保持觀察,了解自己怎麼看待這些事情跟為什麼,需要就拿起來,不需要就先放著,多探索看看是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那麼一回事,會是我想要選擇的方式。不過我只是聊聊而已不是什麼大師而且9歲時的信仰可能是在福利社吃薯條,你隨意參考就好XDD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11-19 11:13:00
我的哲學演變。唯物論~無作論~不可知論~因果論~唯識論。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1-19 11:50:00
輪迴有點像做夢,晚上睡著了,夢中的角色『我』生起,早上起床了,夢中的『我』死去,現實的『我』生起,隔天晚上又睡覺昨天的『我』死去,夢中新的『我』生起。有點類似打電動,角色不斷重生。久而久之,就開始以為都是同一個『我』。然後就會很自然的守護這個『我』,然後就不自覺的守護了『輪迴』。沈迷電玩的概念,只是關卡一直換。超脫輪迴其實就是一個探索自我的歷程。什麼是『我』?佛法主要就是在處理這個問題。例如廚房的『火』很真實,『火』怎麼出現的?
作者: feelorange (修)   2023-11-19 12:04:00
從六祖壇經的其他段落故事,就會發現六祖是修行成熟的利根器人,只差臨門一腳,所以只要祖師稍微一個指點,就能夠領會箇中深意。所以討論終點對於已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1-19 12:05:00
瓦斯、瓦斯爐、點燃的動作、空氣、想煮飯的等。
作者: feelorange (修)   2023-11-19 12:05:00
經成熟的利根器人是比較受用的,但是不代表不是利
作者: feelorange (修)   2023-11-19 12:06:00
根器人就不用討論終點,因為大方向也要對才不會越偏越遠,以及每個人的悟道都有其機緣,對於其他人,不能夠說討論終點就是一定沒有幫助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1-19 12:11:00
『火』是一種暫時性,綜合的反應。『我』也是。佛教用五蘊八識,總共十二塊拼圖,說明這個反應式。人很奇怪,當你注意力放在局部,會發現整體是種『虛幻』當你忽略局部,整體感會異常『真實』。就像101大樓,實際上只是一堆『建材』組裝而成。佛法主要就是從這邊去探索。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1-19 12:23:00
六祖壇經裡面五祖告誡六祖「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本心就是找到大方向,就是認識「本來無一物」的本心,方向正確,所有的修行才有意義。就好像我想去台北,一定要先知道台北在哪裡、哪個方向,才有可能到。所以初學者正是最應該先討論最終結論,先知道結論是什麼,然後才開始修行,最後才能證得結論。
作者: daye2012 (大爺)   2023-11-19 16:01:00
哈哈,知道被理論淹的感覺了吧
作者: dreeqwens (死四子)   2023-11-19 20:55:00
對於成佛這件事情,可抱著火車到站、過站那樣的心情前行。輪迴可大可小,只是一個過程,在你決定用什麼來在這個框架內來書寫後,才會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如鐘擺般,在善惡業報之間擺盪或也是一種輪迴。要跳脫輪迴,或許要做的就是如何讓鐘擺停下或是讓自己的注意力從鐘擺上移開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3-11-20 02:39:00
苦,那就應該以離苦為標的來學習。不用更增煩惱!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1-20 07:35:00
其實六祖「本來無一物」那時候還不是完全徹悟,印象中是到了五祖講金剛經才完全徹悟,講出五首自性偈。只是「本來無一物」這個用詞太紅了。XD如果從五首自性偈去看,可能要把二首合併。時時勤拂拭 是不住空,無一物 是不著相。該做的事情還是要照做,做完不要放心上。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1-20 08:42:00
關於六祖的故事,我有心得,分享一下:六祖做「本來無一物」4句偈時,見地可能尚未圓滿,因為這4句偈是只站在空的角度講而已,到五祖半夜傳授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徹底開悟:無所住(空)的同時,還是要生其心(有)。徹悟後講出了驚天動地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等5句偈,用最簡單的語詞描述了自性包含「空」與「有」的特性。但還不夠,因為當時的六祖只是理論通達,故後續在被人追殺的因緣下,還到獵人隊歷練了15年,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到達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這就是六祖惠能大師的成道之路。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1-20 09:34:00
隨喜de大,歷練15年不簡單。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1-20 13:23:00
楞嚴經「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理論是用頓悟的,就是「阿!原來是這樣,我懂了」一個想通了的感覺,所有疑惑都沒有了,所以「理則頓悟,乘悟並消」。接下來,就是要去生活中實踐、印證這樣的理論,慢慢消除不好的習氣,這叫做「事無頓除,因次第進」。這就像我上面留言的,一定要先清楚方向是什麼,目標是什麼?世間法也是這樣,我們做事一定有目的;以佛法來說,最終目標就是回歸那個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不動搖、本自俱足、能生萬法的真心本性,理論說穿了就是這麼簡單。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回歸的方法」,因為每位眾生根器不同,適合的方法皆不同,所以佛陀講了那麼多的法門,讓眾生依自己的因緣去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作者: purue (purue)   2023-11-20 20:13:00
認知到本來無輪迴 自然不用解脫了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3-11-20 20:41:00
貪嗔痴滅才是解脫。苦集滅道四聖諦多了解一下。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11-22 10:45:00
只斷貪瞋癡還有慢疑沒斷,不算解脫。解脫要斷色愛,無色愛,我慢,無明,和五上分結。簡單講是斷五上分結和五下分結。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23-11-22 22:04:00
以減肥這個比喻來說,一方面營養學乃至生理學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則在實踐。不同的人也可以有不同的路徑。以我個人還算稍有小成的減肥經驗來說,我根本沒在計算食物卡路里之類的,一方面素食一方面窮,便宜白米飯墊肚子對我不可或缺。能做的就是堅持168減少食量,堅持運動,蛋白質也就買豆腐店的豆腐,偶爾奢侈一大罐特價堅果慢慢吃.就這樣我完全不懂營養學也還是完成了些減肥成效。但我當然不是說營養學不重要。懂營養,外加若你有錢,飲食到位重訓有氧儀器輔助科學規劃當然不但減肥還能健美。可是假如嘴巴上知道計算卡路里卻管不住口,或是花大錢去健身房卻只是打卡拍照,那反而無效了。我的意思是,修行亦然。是實踐與理論的結合。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1-23 06:42:00
輪迴的主因是 "無明",也就是俗稱的不知道真相導致迷惑。無明,也是貪嗔癡當中的『癡』。就像我拿著雷射筆,投影的『光點』在牆上晃來晃去,我家的小貓,就會非常感興趣的去追那個光點,跑來跑去,什麼原因導致牠追著跑 ?1.不知道光點來自於『雷射筆』,根本迷惑。2.感興趣而追逐想抓取的心。(小貓菩薩用身教在教我覺悟 = =")佛教輪迴有一個重要的圖表 : 十二因緣。十二支,第一個是無明 : 我們不知道世界是心性的投影。佛經常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在講這事。就像小貓菩薩一樣,因為第一個根本迷惑的關係,導致了第二個愛取心的產生。這二個的結合,產生了小貓菩薩的行為 : 追逐跑不停。我家還有另外一隻 中貓菩薩。XD中貓菩薩小時候,其實也是傻傻的一直追,後來有一天被牠看到了雷射筆的光源,牠的眼神告訴我,牠似乎知道了什麼~牠現在就比較不會玩太久,不過還是迷惑的時間多。我們就是現實生活的小貓,輪迴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追逐遊戲無明 跟 愛取,就是根本的原因。超越輪迴 = 當個覺悟的小貓。X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aQHVFe0ns愛因斯坦的老師普朗克,也認為物質的基礎來自於意識。現代科學其實已經逐步在驗證這些事實了。這對我們現代學佛人而言,是一大利器。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11-23 09:31:00
斷貪瞋癡慢疑也只是必要條件,要解脫的充分條件是斷五上五下分結。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1-23 13:57:00
小貓菩薩這個例子真不錯,隨喜。佛陀在圓覺經講「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了知凡一切相皆虛妄,不受虛妄相影響、不執著幻相,自然就沒有輪迴。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3-11-23 14:21:00
了知不能只是第六識了知而已。前六識死亡即斷滅,還是入輪迴。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1-23 16:17:00
信為道源功德母,第一步一定是先用第六識去了知、相信,然後繼續修行,聽經、聞法、念佛、拜佛…等來鞏固這樣的信念,為生命週期結束的那一個重要時刻做好準備。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23-11-23 20:38:00
沒事 純亂入參考 https://youtu.be/yYPB_W0MuRo
作者: Ernest (sean)   2023-12-09 16:06:00
因為很多人把理解懂了當成證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