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內觀中心十日課程分享 (三)完結

作者: jason4qq (共構共構~柯P社會宅澳購)   2023-04-26 22:58:26
※ [本文轉錄自 meditation 看板 #1aIFwlTw ]
作者: jason4qq (楊子頡 Charkha店長) 看板: meditation
標題: [心得] 內觀中心十日課程分享 (三)完結
時間: Wed Apr 26 18:36:29 2023
子頡第一次內觀筆記 (三 完結篇)
[第九天]
成就人生;圓滿成就無價正法。
以信解及精勤打開心的枷鎖
今天早上第一次睡過頭了,聽到鐘聲醒來時已是4:40。下去禪堂之後,也發覺人數少了一些

在早上的靜坐時,開始體會到葛印卡老師的唱誦,那些拉長音的聲調對掃描身體的幫助,就
像是古代的雅樂一樣。雅樂是用於祭祀與典禮中使用,作用並不是令人身心產生放鬆的感受
,而是能夠集中注意力,以利於修行與國之大事。現在對於聲波與音樂的作用有了各深層的
感受了。
今天早餐前的兩小時,果然還是面對了過去最後的課題,來自當時的生意夥伴,也是知名身
心靈老師的衝突。我因為當時的情緒,延續著在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好好的面對自己,我知
道這些都終將該讓它過去,一直執著在「我」和「我的」不放,對於當下的生活是沒有好處
的。或許當時她所說的我聽不下去的意見是對的,但是當時的我早已burn out在意志力和熱
情與能量都消耗殆盡了而聽不進去。 又或者當時我的意見是對的,但是已經沒有了足夠的意
志力將其現實化成共同的實相。
總之,雖然還是在「行蘊」中感受到那些失落與後悔的心意。但也感謝當時所遇到的人們,
讓我能夠有助緣繼續提升成長。 而我也已經知道,重點不在於過去的傷痛,而是現在怎麼面
對了。
愉快時不手舞足蹈,
痛苦時不痛哭哀號,
對兩者都保持平衡──
這是最高的福祉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3-04-30 16:11:00
隨喜,體道於身,讚讚
作者: SariNetra (ucchusma)   2023-05-08 15:48:00
可參考一下這裡 https://youtu.be/hGH9SNBzdr4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3-05-09 05:58:00
謝謝分享,雖然末學我只是一個在家人,但有時候也會煩惱「是否茹素」。有了這一篇的解說,或許我們有時候在食用「三淨肉」的時候,也可以不要那麽「心有罣礙」,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很愛吃肉」,畢竟本文也提及「沙門不因為吃肉而有產生樂受」,只是有時候,因應不同情境,有時候可能不容易取得素食,可能不好準備(像我有時請家人料理素食,卻麻煩他們要另外花時間準備),還有,平民百姓在現代社會謀生,還是有部少人需要工作賺錢,可是有些素食餐廳卻比一般的葷食餐廳或平民小吃還要更多開銷,這有時候就讓人覺得很矛盾。當然,如果大環境允許我們吃素,我們也就隨喜。https://youtu.be/zWKcp3iugGs?t=2233我目前有想到,吃素可能也要面對一些問題,例如,我之前剛好在網路上看到一間地方大學的新聞,學生餐廳的新廠商,價格上漲的太超過,學生可能負擔不起。有網友留言反應,蔬果供應商的運費(受到地形阻隔限制)也是成本,而那些縣市又需要依賴外縣市送來蔬果,那經濟能力有限的小老百姓,是否吃「方便素」(不強制吃全素)比較有利於生計? 關於這題的答案,我也不是很確定…。不過,也有可能包涵其他因素導致學餐的價格那麽貴,例如,廠商和公家機關對於制價的規劃不完善,也是有可能的。根據《康健雜誌》的文章資料,素食者比較容易缺乏B12維生素,因為B12通常無法藉由蔬菜、豆類、水果等食材取得。B12對於人體健康相當重要,但因為B12是水溶性微生素,因此容易被代謝到體外,是人體中比較容易缺乏的維生素。長期缺乏B12,可能會導致貧血、疲勞、肌肉無力、腸道問題、神經損傷、注意力不集中、情緒障礙甚至失智等問題。根據食品資料庫,維生素B12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肉類、魚類、家禽類與奶製品,其中,「雞蛋黃、乳酪、牛奶」是蛋奶素的人可以食用的。我自己是從小時候到現在,時常攝取精製澱粉、精製糖,牙齦常常流血(以前我有時候用澱粉、碳水化合物來打發一餐,也沒有適量補充鈣質、維生素C群,可能影響口腔健康狀況)。不過,修行有成的人,可能不用依賴那麽多的食物來維生,他們好像可以藉由禪修、呼吸、打坐來養生。可是如果是現代社會的在家居士,尤其是需要工作謀生、從事勞力活的的老百姓,可能就無法用這種養生方法進行自我調節,還是得適時攝取均衡營養來維生。典壁喇嘛仁波切曾在《佛法台語演講》勸社會大眾不要亂吃ㄧ些加工食品,建議吃得健康、養生。(當然,以法師的立場,還是鼓勵大家吃素、培養慈悲心。)佛陀在制定「遮戒」時,是因應社會環境而變通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如何讓戒律因應時代變遷,融入社會大眾的文化,也是務實的問題,才不至於讓佛教與社會大眾充滿「距離感」。根據一些統計資料,臺灣信仰佛教的人口可能達到800萬以上,但這其中也包含「佛道混合」、「民間信仰」、「顯教」、「密宗」、等族群。顯教的法師提供觀點「菩薩戒法,唯佛ㄧ人不犯,其餘凡夫皆為破戒者」,因此我在樓上留言提及「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末法時代,重戒盡可能持守,輕戒則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知其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仍懷有心願為之」。https://youtu.be/xVnr2x6hKW0我有一位同事是邪知邪見的人,我認為我目前修行的功力不足,要先遠離他為妙。之前被強迫聽他說教,搞得我那陣子受到他的不良影響,價值觀有點錯亂、不對勁。我可能要懺悔,自己或許也有罪業,竟然被他影響到我的知見。https://youtu.be/lqimZec8_lY?t=161我必須要很了解整個佛法的緣起道理,才知道為什麼在佛法「戒法」上,有「輕戒」、「重戒」的差別。假如你「犯了戒」,都不見得比你「破了見」還嚴重。http://bit.ly/3zDub7u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