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五無心位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1-08-04 13:59:56
「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世親:《唯識三十論頌》
「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麁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名無想天,
故六轉識於彼皆斷。……謂無想、滅盡定俱無六識,故名無心。……無心睡眠與悶絕者,
謂有極重睡眠悶絕,令前六識皆不現行。……。除斯五位,意識恒起。」--《成唯識論
卷第七》
「五無心位」係指「生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眠熟」、「悶絕」這些狀
態,「令前六識,皆不現行」,也就是這五種狀態是不會有前六識的。「除斯五位,意識
恒起」,除了這五種狀態外,第六意識是常在的。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1-08-04 14:42:00
無想定在四禪,四禪呼吸停止。有呼吸就不是無想定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1-08-04 15:15:00
修無想定,升無想天,佛家八難,避之為上。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1-08-04 23:03:00
其實不難,花些時間練習像內聽並且持戒生定,當個觀察者,很快就達成了。定在這狀態習慣之後,其實會很不想退出來。生活中的一切言行舉止,其實慣性思維跟潛意識都可以幫你解決,不需要作意去生出主觀意識。尤其空性已成+止觀熟練的人,前八識其實都會自動統整、整理、化繁為簡為你所用,會自動幫你解決生活所需。這就是是前八識轉四智的道理。更具體的說就是一個不動的觀察者,看著自己的“識”在運行著生活、工作、嘻笑怒罵,而不被捲入,也難怪說阿羅漢也還有習氣。觀察者只需要在事件發生時來選擇做決策即可。像是生件發生時可以不生氣,但會因為觀察到一些可能的未來性,而作憤怒相。但是心裡根本氣不起來,原因是空性已成,了知一切皆為因緣假合,所以根本沒必要生氣。有些人以為別人只到了無想定的境界,其實常常是因為你只能理解無想的境界,而別人很可能早都超越了。因為這個狀態在過程中自然會顯現,大乘經典教要發四無量心,透過這個又會再度超越。然而,每個人本來就應該是如來,本來就應該是有無限可能的,根本不需要透過大乘教法來觀修。然,眾生根器頑劣,需要弄這些大小乘教法給你們去玩。否則佛陀怎麼會在法華經中說其實只有一佛乘,根本沒有大小乘呢?之所以還需要透過觀修來煉,是因為識中還是有習氣業力等東西堵塞,導致無法光化。所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並且心經最後那段梵語,不也是教我們要斷金剛習氣嗎?西遊記內也是教我們悟空之後要跟體內習氣戰鬥,降伏自己的牛魔王、白骨精…等,不是嗎?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也是教我們,明心見性後,用此真心真意才能所作皆是功德。所有的古聖人所講的一直都是同樣一件事,只會因無為法而有差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