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四部宗義2

作者: FHShih (hou)   2021-03-19 10:17:11
底下要解釋的是毗婆沙宗定義的第二個部份「主張外境諦實成立」。
這裡要先解釋外境:外境與心是不同體性的。例如,色、聲、香、味、所觸這五個境,
如果它是外境,這個「外」就表示這五個境與心是不同體性。
另外還有一個解釋是:假設眼、耳、鼻、舌、身這五識的產生
必須透過色、聲、香、味、所觸這五個境作為所緣緣,
也就是以五境當作因而產生五識時,那麼五識是果,色、聲、香、味、所觸這
五個境是因或所緣緣,表示色、聲、香、味、所觸這五個是對境,它們跟心是不同
體性。
換言之,它有二個理解:1. 五塵與五識是不同體性2. 這五個境的產生是在五
識之前,它是五識產生的因或所緣緣。因為毗婆沙宗認為這五個境,它是產生眼、
耳、鼻、舌、身這五識的因或所緣緣,所以色、聲、香、味、所觸這五個所緣境等
是因。由這些因,進而產生眼、耳、鼻、舌、身這五識—是果,境與識這二組是
因果關係。
在佛教中不論任何宗義,皆不承許因與果是同一體性,所以只要是因果關係
就是異體。如果認為這五境與五識是因果關係時,表示這五境是外境,是存在於
「心」之外。例如以「色處」這個境,產生看見色的眼識為例,色處這個時候是產
生眼識的因;眼識本身是色處的果,所以色處以及看見色處的眼識,此二者是因果
關係。因果關係在佛教四部宗義裡,都主張二者是不同體性。這表示色處是存在於
看見色處的眼識之外,亦即色處是外境,這就是「外」的意思,也就是指不同體
性。
毗婆沙宗不僅承認有一個離開心之外與心不同體性的境,它還認為這個境是
諦實成立、是實有的。所以主張有外境以及主張諦實成立必須分開來理解,也就是
在主張有外境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外境是諦實成立。
底下要附帶說明的是「不承認有外境者」:並不是所有的佛教宗義都主張有
外境,不承認外境的宗派有唯識宗、瑜伽行中觀自續派,此二宗義不承認有外境。
例如,他們認為色處與看見色處的眼識二者是同體性而非異體,亦即色處與看見色
處的眼識這二者非因果關係。
底下講定義的第三個重點「說小乘的補特伽羅」。小乘宗義與大乘宗義的差
異在於:小乘只說補特伽羅無我;大乘宗義則說二無我。換言之,如何區分佛教宗
義的大、小乘呢?如果此宗義只說補特伽羅無我,則為小乘宗義;如果說補特伽羅
無我與法無我,則為大乘宗義。因此毗婆沙宗的宗義,他們只承許補特伽羅無我,
不承許法無我,所以是歸類到小乘宗義。定義中提到的「說小乘宗義的補特伽
羅」,也就是這裡所說的說小乘宗義的補特伽羅。
底下還要再附帶分辨,說小乘宗義者與入小乘道者此二者不同,不能將之混
淆。說宗義者分為「說小乘宗義者」與「說大乘宗義者」,這二者的差別在於是
否承許法無我。如果只承許補特伽羅無我,而不承許法無我,則是說小乘宗義者;
如果除了承許補特伽羅無我以外,也承許法無我,這就是說大乘宗義者。其中的差
異,主要是從「見解」來區分的,這個見解主要是指對二無我的看法。
那麼,何謂「入大乘道者」與「入小乘道者」呢?這二者並不是由見解做區
分,而是從方便分做判別;這與「說小乘宗義者」與「說大乘宗義者」是從般若
分而做區分有所不同。那麼,什麼是作為判別「入大乘道者」與「入小乘道者」
的方便分呢?這裡的方便分指的是大悲心跟菩提心。如果不具有大悲心、菩提心的
入道者,就是入小乘道者;反之,具有大悲心、菩提心的入道者,就是入大乘道者。
「說宗義者」跟「入道者」這二組是四句關係(四種可能性)。例如,假設
有一個人,他的宗義見解屬於毗婆沙宗,也就是不承許法無我,那麼這位行者是屬
於小乘說宗義者。但是,如果這位行者具有大悲心、菩提心,那麼他所入的道就是
大乘道;反之,如果這位入道行者,不具有大悲心、菩提心,那麼他所入的道就是
小乘道。同理,若這個入道者的見解,屬於唯識宗或中觀宗的大乘見解(主張二
無我),他也有可能具有二種情況,也就是有可能入小乘道或入大乘道。假設他具
有大悲心、菩提心則入大乘道;反之,則入小乘道。
一般在一個多數人的團體當中,不可能每個人的見解都一模一樣,同樣的在
毗婆沙宗裡,也不可能所有的人看法完全一致。但是這裡所安立的定義,其中的三
個重點是所有毗婆沙宗共同一致的看法。
1.2 分類
底下要談的是毗婆沙宗的分類,這裡主要是從不同的地區來區分,有三:1.
迦濕彌羅的毗婆沙宗2. 日下的毗婆沙宗3. 中原的毗婆沙宗。但是也有不同的分
法,有的是從根本四部再分成一般比較熟悉的十八部。根本四部是:1. 大眾部2.
說一切有部3. 上座部4. 一切所貴部。由此四部再分成十八部,這十八部要談的話
有點複雜,這裡主要是從地區區分,而不是從根本四部做區分。
由此四部所區分的十八部,這十八部的主張皆有少許的差異,但共通的部
份,就如定義中所提到的:不承許自證識、主張外境諦實成立、都是說小乘宗義。
所以除了少許差異外,大致的內容都一致。
將來看到大乘宗義時,像唯識派的宗義,這中間會有總的定義,但也會有不
同的分類。例如唯識宗裡面會有真相唯識,真相唯識又分三派;還有假相唯識,假
相唯識又分二派等。但是在定義裡面,通常會安立其共通的部份,不過若要細分的
話,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分類。
毗婆沙宗的根本四部,這四部的差異並不是依見解做區分,主要是對於佛三
藏裡面的毗奈耶典籍(律藏)的看法有所不同而區分的。比如西藏所傳的根本說
一切有部律的傳統,對於比丘、沙彌律的規定,或說所要守的戒律、結夏安居、解
夏、僧服制定與製做,這都完全依造說一切有部的律來製作。但如漢傳、南傳,有
其依據不同律的傳統。會有這樣的差異,主要是對律的看法、詮釋不同,所分出的
差異。
===========================================================================
過去那爛陀寺大師們和印度外道辯論時, 是討論滿細緻的,
不僅僅是字詞很像、聽起來差不多 就承許為一宗
包括了 這個宗見是否承許有外境? 是否承許補特伽羅無我 如何成立?
是否成立二無我? 是否為因果緣起見? 他的因果見有自性否? 因果體性一還是體性異?
這其中可用五根對五塵生五識的過程來探究 確定這個宗見可以自圓其說
其實非常有趣 而且嚴謹 在實證修學時也能夠做為檢測自己證量的依據
理論與修證相輔相成 互相核對檢驗 必定能成功到彼岸的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