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法身與上帝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1-07 16:07:41
: : 各位大德好:
: → ilanese: 法身、報身及化身觀念的發展,縱使並非佛所說,也是後世 11/07 14:04
: → ilanese: 因應實際而發展的學說。 11/07 14:04
: → ilanese: 如果是化身的話,道家丹鼎派的陽神及陰神理論,大概是全 11/07 14:05
: → ilanese: 世界宗教講得最廣的。 11/07 14:05
: → ilanese: 佛教的法身屬於本體論的概念,這不討論還不行,不然會輸 11/07 14:09
: → ilanese: 人一大截。 11/07 14:09
我個人滿喜歡這段話的 想回一下
大乘經跟阿含經的差異的解釋法大致有兩種
一種是佛有說 但是分別收在大乘經跟阿含經
一種解釋是佛教理論是會發展的 因為不同時代的大環境面對的突出問題不同
說中觀論好了 中觀論要提的本體論有沒有把阿含的意思推翻掉?
如果不喜歡龍樹論點本體論 那可能也要依阿含弄出一段自己教派的本體論論點
(其實這以前人都討論過了 像是藏傳分的四部宗義 或是漢傳的判教
教判的差異是在這個世界是什麼 法是什麼 以及涅槃是什麼 )
===========================================================================
比較好的討論會建議看看 佛教基本通的第9章 談龍樹跟大乘的段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44590
龍樹還是以為他自己是原始佛教理念(對於本體論的理解)的重新提倡者而已
順便吐槽一些想法
因為如果佛學理論是會發展的 只用前時代的理論會不能適當的理解
後時代討論的主題 就是說我明明想要討論的是本體論 結果你以為我在講四禪四空定
而後時代想討論的主題有沒有把前時代的論點否定掉 可以再說
但是討論的點至少要一致吧 我都表態我在討論阿含比較少談的本體論了
你還是要說 不行 四禪四空定觀禪解脫理論就是一切了 你一定是在這裡面而已
PS(其實如果會以為自己的論點就是阿含的想法 而沒有好好想過本體論的問題
那可能會因為沒有討論過的關係 自己有自己的一套本體論主張而不清楚到底是哪套
所以藏傳才又分四部宗義討論 漢傳才要判教 很重要 再說一遍)
作者: tonywoo0101 (東尼史塔克)   2018-11-07 16:25:00
沒錯! 真的有因應時代變遷而討論的需求,標準要訂好!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1-07 16:46:00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白話解釋:「在天地還沒有存在前就有一個渾然天成的東西存在了,它既沒有聲音,也沒有形體,卻獨立於天地萬物之上而且永久不變,在宇宙中運行而且永不停止,可以說是天地萬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稱它為道吧。」老子比佛陀還早出生,但他的著作已經有本體論的概念了。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11-07 19:12:00
我不知道龍樹菩薩的本體論是什麼,有沒有資料可以看.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8-11-07 20:17:00
[若無有心 誰為修行?]小乘應該要問過很多這類的問題才對可惜沒人客觀的整理 : [那麼什麼是常?] 的部份我10年前才初讀到 [滅內外入 所生六識 名之為常]但也還沒在律部或阿含部 讀過相關的論述(還沒k完啦)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1-07 22:11:00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一章有本體論,又提到「道法自然」這個道家丹鼎派以之為據的修道哲學,成為某些門派在實修方法上一個重要的操作原則。真要說的話,道家丹鼎派最純正的口訣:「自然無為」一句話就講完了。跟佛教觀禪的重點:「對身受心法的清楚了知」一句話也講完了。順便也提一下儒家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修道其實是沒必要讀那麼書的,讀書讀愈多,又讀不通的話,可能所知障反而愈多。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11-08 09:41:00
所知障是懂的不夠多,對於"所知"不能了解,生起"障"礙.所以不是知道太多,而是知道太少,太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