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導

作者: kodi (赤司征十郎)   2017-09-17 19:38:33
隆波田的一生及教導
介紹泰國禪師隆波田的動中禪
by Tavivat Puntarigvivat
塔威瓦‧奔德里威瓦 編著
中華民國正念動中禪學會 譯
本文的目的是要簡介一位泰國佛教僧侶—隆波田的一生和教導。隆波田(1911-1988)在泰

佛教界是一位重要的導師,他介紹一種“動態”的禪修新方法,而與一般傳統“靜態”的

修方法不同。他用非常生動而明確的方式闡明了佛教修行的目標,他的動中禪也在當代佛

界眾多不同宗派之中獨樹一格。
隆波田的動中禪是練習藉規律的身體動作來發展覺知(正念),這種覺知能臨遇
(encounter)
人們痛苦根源的念頭或心智影像。隆波田的教導指引了一條發展覺知的道路,以突破環鏈

的念頭和心智影像;一旦對於念頭和心智影像的覺知力量變得強大有力,同時便能克服引

痛苦的誘惑、抗拒和愚痴(譯註:即貪、瞋、痴)。
隆波田的生平非常有趣,當他還是優婆塞時就體証了法,這在以寺院為中心的泰國佛教界

極不尋常的(甚至有點難以置信)。他的體証和當代中國與日本襌宗[1]盛行的頓悟法門
有密
切關聯,隆波田可說是原始佛教中一位“頓悟”的禪師;從佛教歷史來看,他的生平事跡

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638-713)頗為相似,惠能大師也是以優婆塞之身而獲得頓悟的。
■His Life 他的一生
隆波田於 1911 年 9 月 5 日,出生在泰國東北部洛伊省(Loei)的不紅(Buhom)小鎮
[2] (現在
應該很紅),是其母“青”與父“桑‧印塔飄”的第五個小孩,名字叫做“潘‧印塔佩悟
”,他
有四個兄弟、一個姐妹。由於父親早逝,童年的隆波田必須花很多時間幫忙母親,辛苦工

照顧農場。
當地沒有學校,於是潘‧印塔佩悟沒有接受正式教育。10 歲時,他在當地的寺院剃度成
為沙
彌,他的叔叔雅虎峰‧禪殊是該寺的常住。在寺裡,潘‧印塔佩悟精進、服從且虔誠的修
學經典、
禪修及神通,18 個月後,他脫下僧袍,回到家裡。20 歲時,他根據習俗回去受戒成為比
丘,
再次跟著叔叔學習經典與禪修,他對佛陀的教導有了深深的信心,並因此增長了他對禪修

興趣而勤奮修學。6 個月之後他再恢復在家生活。
恢復在家生活 2 年之後,潘‧印塔佩悟(22 歲)結了婚,和妻子“紅”育有 3 個小孩:
年、田及
船。長子年在 5 歲時過逝,由於當地傳統都以家中健在且最大的小孩來稱呼家長,於是
大家
從此都改稱他為“波田(Por Teean)”,意即“田的爹”。為了維持家庭生計,波田辛勤
地耕
作農場及果園,並在村裡做個小買賣。在村子裡,波田經常是一些佛教活動的負責人,比
如,
供養僧侶食物、袈裟和醫藥及組織當地寺院的工程專案等。他受到當地人民深深的景仰,

且三度被推選為村長。
後來他搬到同省較大的江翰鎮,並且成了一個成功的貿易商,經常駕著自己的船沿著湄公

往來於泰、寮兩國做買賣。這段時間內,他接觸到很多不同風格的禪師,修學各式各樣的

法,追尋正法(真理)的熱誠也與日俱增。然而,在 40 多歲時,他頓然發覺到:多年努力
的行
善做功德、防非止惡以及練習各種禪修方法,還是沒辦法讓他擺脫掉瞋恨心,因此他決定

全心全意獻身來尋求正法。於是 46 歲那年,波田安頓好妻子的經濟生活及生意之後離開

家,並下定決心:不得正法,誓不回頭。
波田踏上了追尋的旅程,他先到泰國東北部農開省的珠光寺(Wat Rangsimukdaram)參加
三個月的夏安居禪修(phansa)。在那兒他遇到了阿姜潘(Achan Pan)[3]。阿姜潘是一

寮國的禪師,他教波田一種「覺知身體動作」的禪法,在每個動作及動作結束停止時,同

在心裡默念“動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09-17 20:06: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09-17 21:30:00
從本文來看,隆波田對禪宗的禪法也不甚了解。密教的禪修方法非常多樣性,不僅僅是那樣子。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7-09-17 21:42:00
出離心角度不同 禪法本質也不相同 但只要有成就那也沒關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