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原始)佛陀不提倡持咒解脫生死

作者: cyberleft (cyberleft)   2014-08-07 14:23:27
※ 引述《poohkoala (護法信眾)》之銘言:
: 實修時,觀想法亦伴隨[覺察]
: 因為妄念會不斷瞬間生滅
: 清楚知道妄念的生滅,這就是四念處中[觀心無常]
: 觀想法只是[止於一境]的方便著力點
: 這是禪修時心意識的實際運作模式
: 如果這樣都無法釐清,表示不懂正確的禪修方式
: 方法錯誤,需要向[善知識]請益正確的修行[方法]
: 而非討論經典中名詞,
: 請問c網友你本身曾已親自向善知識請益語學習實修法門了嗎?
: 如果此部分的盲點不能突破,那建議另外尋找其他善知識指導了
不懂p大說的:「觀想法亦伴隨[覺察]」
觀想是有對象性的,針對一個對象(例如,佛、菩薩....)進行觀想
既然是觀想,所謂的「覺察」,是「覺察」觀想的對象
當觀想甚深時,可以「覺察」到觀想的對象清清楚楚
細微為到毛孔都可見、明亮到無法直視....
但這些「覺察」都僅止於觀想的對象
由最初的刻意,到「止於一境」,「覺察」到的就是這個「止於一境」(定)
當觀想的對象轉換時,例如從A佛轉換成B佛,就得重新修觀想
雖然說有A佛觀想的基礎在,但是修B佛時還是得花些力氣才能功成
這就像學會走鋼索的人,學到了走鋼索的平衡感
但是換成走軟繩時,這平衡感或許能讓他較快上手,但還是得重新學習適應
而且離開觀想的對象後,也就是出定後呢?
p大能夠用「觀想」來工作、生活嗎?
換句話說,能用觀想來過馬路?能用觀想來吃飯?....
再引用一段p大在前一篇文章的推文,您說:
→ poohkoala:念佛得極樂這也不是悖論~因為禪修當下體驗即是呀
→ poohkoala:念佛時自己的妄念,念念剎那生滅,就念念解脫~解脫樂難道
→ poohkoala:不是極樂???那怎樣才是極樂??難道念佛反下地獄嗎?
→ poohkoala:那就不是真的在念佛,而是在念煩惱,念欲望~方法操作的不
→ poohkoala:對,結果也就不對囉
我想說的是,如果要體驗念念剎那生滅,那麼直接修四念處,豈不是更快
又何須拖個佛號,一邊要念佛號,一邊又要注意念頭剎那生滅
一心二用,有些辛苦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4-08-08 19:43:00
p大的意思或許是,四念處還有"四",佛號當下就"一"念。一心一用,豈不美哉。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