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如何培養出中華隊王牌投手?葉總:不是美

作者: hsuans (大豆)   2023-03-23 22:36:13
※ 引述《Intelnet ()》之銘言:
: https://tsna.com/article/69707
: 如何培養出中華隊王牌投手?葉總:不是美國系統就特別好
: 葉君璋說:「不是說美國系統就特別好,你說他們成功率高還是我們成功率高?你看他們
: 是多少人去養成,最終產出多少好投手?你看我們又有多少好投手給你去養成?如果那個
: 系統真的100%成功的,我們投手去那邊怎麼會變成這樣?我不認為美國那套如同想像中那
: 麼美好?他們每年選秀包括亞洲、歐洲、美國、拉丁有多少人?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成功
: ?失敗的比例高到你無法想像!我倒反而是覺得,留住人才、保持開放的心態,讓所有事
: 情是可能的,才是一個健康的狀況。」
我這樣寫可能有點逆風,不過葉總這個說法確實可以思考一下
台灣棒球一直在進步,相比以前,這是事實。
能夠MAX150的投手變多了,旅外回來的選手也變多了,王建民也回來了
相較起以前殺豬公的年代,現在台灣的訓練思維就算趕不上美國,也不會差太遠。
另外一個前提是這樣,並不是要為了「為國爭光」所以才要訓練投手打者
而是台灣強的投手打者多了,國際賽成績自然就會提升。
畢竟選手的人生比起所謂的「國家榮耀」來說更為重要
整理一下在台灣的優缺點
1、人生地熟語言通,有家人的支持。
去美國小聯盟,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常常也有種族歧視的問題。
而且移動征戰等等也會花掉大量時間精力。
在台灣的話就沒有這些問題。
2、小聯盟不見得會重點培養
沒錯,小聯盟當然是養成機構,目的就是選拔「有潛力上大聯盟」的選手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棒球選手都只有上大聯盟一條路可以選。
有些選手的水準就是2A3A甚至4A,就是上不了大聯盟
這種選手如果球團判斷沒有機會,有可能就會釋出。
或是直接改姿勢,反正改好了就好,改爛就扔掉
反正小聯盟球員那麼多也不差你一個。
反觀台灣,如果能去小聯盟的球員,在台灣應該都是球隊重點培養對象吧。
3、訓練的軟體及硬體
要說去小聯盟的好處大概就是這個,反正小聯盟的訓練方式好,也有最新的科技訓練
但是,就是這個但是
台灣不見得不能把這些訓練的軟硬體完整搬過來
教練可以請,最新的設備可以買。高科技的東西別的不說台灣一向很積極。
加上這些旅美的球員回國分享,我覺得在台灣訓練也不見得是壞事
4、新的跟新的跟新的設備
這兩年是AI元年,所以可以預期的是相關的設備都會引起革命
比方說像經典賽一樣,光是觀眾就可以透過即時的K ZONE跟數據,了解投手的即時狀態
因此打者可以對投手更快的擬定戰略
同樣的,隨著AI演算及大數據的增加,以後經由演算,AI打擊教練會即時告訴要上場
的打者「第一球應該會投曲球,兩好球後會投指叉」之類,投捕手的配球習慣無所遁形
相反的,捕手更可以清楚知道,每一個打者的習慣跟熱區
可預期在幾年甚至幾個月內,這樣的設備就會改變棒球這個運動的本質。
然後,比起其他的運動,棒球可以說是相對「獨立」的運動
打者實質上並不是在跟投手對決,而是在跟投手投出的「球」對決
而可預見的將來(或是現在),所有的賽揚投手的球路跟球速
甚至是配球策略,都可以依賴可程式化的發球機達成。
在這個情況下,打真人投手的球跟打發球機的球不會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
同理,運動科技也能最大程度的「改造」投手的投球機制,
以後你速球沒有95miles不要說你是投手啊
你很難像藍色監獄那樣找幾個ai機器人用來練進攻防守
但是拿發球機來練打擊,會比現在既有的設備更有效率
機器人教練,比起人類更有效率,更客觀,還不用付他飯錢。
作者: hy654 (兄弟乂家豪乂)   2023-03-23 22:38:00
高科技的東西台灣跟得上 但場地太差也沒用
作者: bboxbear (箱熊)   2023-03-23 22:39:00
可以買 但是球團想買嗎 那統一就不會還在國小走廊訓練了
作者: encorej77107   2023-03-23 22:39:00
葉就說了阿 台灣最大問題就是不想養阿小聯盟最大優勢就是不會操啦你不會看到高中畢業先發 直接丟A+當RP 丟一局算一局多半還是新人聯盟投幾局 A 然後A+ 慢慢循序漸進中職就有球隊 能丟一軍RP 絕沒耐心放二軍養SP
作者: i4303348 (鮮橙柚)   2023-03-23 22:45:00
你說的就是現在中職都還沒有的東西啊現階段球員就沒辦法等軟硬體跟上再開始練
作者: hiroshi6557 (愛,一次給不完!)   2023-03-23 22:47:00
外國的教育就是教練會給你菜單,要練不練隨你,沒自律的球員很快會被淘汰,你要上大聯盟天賦好還得苦練。百萬年薪不是掉下來的。張育成真的了不起。
作者: frogqoo (人生捕手)   2023-03-23 22:50:00
看完豹子腿紀錄張育成的私人訓練還有他去拍攝的投手課程,在台灣開的起來我們才算有形成產業,看看小小郭董燒了多少鈔票…..
作者: ui (健忘羊)   2023-03-23 22:56:00
除了訓練外,運動醫療方面臺灣也還有進步空間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3-03-23 23:05:00
國家隊王牌喔 就高簽約金丟去美國養或陳偉殷路線吧不然平鎮最近這三個他們天份一定夠啊 但就是健康因素才待國內的
作者: hornet01   2023-03-23 23:08:00
有個最重要的東西台灣沒有:競爭強度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3-03-23 23:10:00
總歸還是天份好的痛到不能出國,或是健康的不想屈就600萬,沒那個材料也很難搞出王牌欸
作者: hans7192 (Hans)   2023-03-23 23:12:00
打者不是跟投手對決 是跟投出的球在對決 >>怪怪的
作者: biggest1983 (掰啦)   2023-03-23 23:13:00
小聯盟球員很辛苦,動不動就拉車好幾個小時,球場也只提供花生三明治之類的食物而已
作者: hans7192 (Hans)   2023-03-23 23:13:00
這說法是不是也可以放到乒乓 網球 羽球 運動?選手是跟對手擊出來的那顆球在對決?
作者: sska (阿帕絲)   2023-03-23 23:24:00
大豆 你怎麼也逆風?
作者: e8177919e (木華)   2023-03-23 23:36:00
講這麼多 二十年之後再來看看我們經典賽進四強了沒
作者: sska (阿帕絲)   2023-03-23 23:37:00
大豆 不要學9哥逆風啊
作者: LtoM722 (SWAG~)   2023-03-24 02:02:00
台灣的球團寧願把錢花在啦啦隊上,經濟效益比較高,花時間花經費在培養選手上投資報酬率不成比例,除了中信以外哪個球團願意自己搞一個像樣的二軍基地?
作者: kobebrian24 (馬可先生馬哥哥)   2023-03-24 10:28:00
說的蠻好的 但技術硬體是一回事 人跟政策又是一回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