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新莊算是無情的城市嗎?

作者: rpg1510 (八分之三)   2019-08-28 08:16:47
※ 引述《b122771 (四川缽缽雞)》之銘言:
: 對這問題,我曾建議應該正名改成 ...
: 沒錢的球迷 或 沒閒的球迷
: 像星期天我去天母
: 花費明細︰
: 1.騎歐托拜到球場的油錢 $40
: 2.牛丼飯 $99
: 3.球票 $450
: 4.冰淇淋 $40
:
作者: l23l23 (喔)   2019-08-28 08:22:00
就薪水太低的問題啊 內野500 交通100 如果要停車更多
作者: apestage (Ape)   2019-08-28 08:24:00
這篇觀念正確 可惜這些球團還沒年調票價勒可悲
作者: winwinmac (大麥克)   2019-08-28 08:29:00
我覺得不是票價調降 而是要有更多的分區票價
作者: crazy0228 (flyriddle)   2019-08-28 08:31:00
就賺不夠多、不夠花啊,整天講CP值
作者: guowei616 (616)   2019-08-28 08:39:00
拿看電影跟看棒球一起比 ? 笑死人 不會看的送票也是不會看 跟送電影票給我 我也是不會進電影院聞別人的滷味意思一樣 還有又要票價低又要球員薪水高又要球場設備好 又要啦啦隊跳舞?你成立一隊來我看看
作者: REAW (LoveLoveLove)   2019-08-28 08:41:00
無法認同
作者: shifa (西法)   2019-08-28 08:43:00
熱區前三排賣2,000加賽後啦啦隊攝影會進場資格。本後禁止應援舉牌賣500。內野其他位置賣350~300,外野200。大概這樣就可以衝進場數。不過票價營收有沒有變高就不至於,但是商店街應該比較好招商
作者: appleshawn (appleshawn)   2019-08-28 08:44:00
我說臺灣人啊,失去才要珍惜,想看棒球又不進場支持^_^把球團當傻子 賺不到錢自然就會離開了,中職趕快解散吧,想看電視天天播日職
作者: prisonf (拷秋勤不怕秋請￾ )   2019-08-28 08:44:00
用這種算法,那我下班回家看A片CP值不是更高?
作者: archer11 (JJ)   2019-08-28 08:44:00
跟美職一樣浮動票價制 不要都死豬價
作者: appleshawn (appleshawn)   2019-08-28 08:45:00
統一趕快撤,沒球迷又有味全了 趕快離開別虧錢了 反正又沒球迷要看你
作者: double5915   2019-08-28 08:46:00
如果球場在我家隔壁我願意常常去看
作者: sky1542 (sinyo)   2019-08-28 08:46:00
電影比職棒根本莫名其妙,不看棒球的人cp值再高也不會進場
作者: double5915   2019-08-28 08:47:00
我到球場車程快兩小,下班都幾點了過去也開打幾局了看完算九點好了回家又兩小,隔天還要早起上班
作者: star07 (得也)   2019-08-28 08:47:00
應該真的要思考這種票價到底適不適合ㄌ
作者: double5915   2019-08-28 08:48:00
問題不是在票價是真的好遠啊...
作者: sky1542 (sinyo)   2019-08-28 08:48:00
TML經常送票還不是倒了
作者: kenton1234 (dc)   2019-08-28 08:49:00
這種文也有人推的下去,什麼都是cp值你乾脆都不要有娛樂cp值不是最高嗎?看電影還有可能看到爛的咧
作者: appleshawn (appleshawn)   2019-08-28 08:49:00
沒球迷進場各隊就快解散啦,賺不到錢還要經營 盤子?
作者: Timmy21 (timmy)   2019-08-28 08:49:00
完全無法認同
作者: prisonf (拷秋勤不怕秋請￾ )   2019-08-28 08:51:00
重點應該還是在文化上吧,日本也不是每個球場都在市區但進場人數還是很多,我們就沒有愛看棒球的文化
作者: ifkbears (喜o熊)   2019-08-28 08:54:00
對已失去興趣的觀眾 即使有空調巨蛋票價10元都懶得去看
作者: shifa (西法)   2019-08-28 08:56:00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一篇「棒球要跟電影比」的概念是對的。看書寫說歐洲皇馬足球隊主席也有體認到這個事情,所以在皇馬足球場旁邊擺了商城跟電影院。對「一般消費者」來說,看職業運動(足球籃球棒球)都是跟看電影一樣,屬於娛樂支出。不過文章談到沒有CP值所以不進場又是另一個思維。
作者: bunnyict (bunny)   2019-08-28 09:03:00
棒球比賽的cp值是什麼鬼
作者: shifa (西法)   2019-08-28 09:09:00
我認為娛樂支出重點在於「有沒有爽到」。有爽到,大家就願意花比較多的錢跟無形成本在那一項娛樂上面。CP值則是在「同樣規格」下的比較,就像是看同一部電影,你去威秀看跟去小戲院看就有落差,這時候票價就會影響消費者決策。所以棒球賽本身要有差異化定價,不光是by座位,還有by場次的玩法,例如像是天王山之戰,或是自力封王場,票價可以更敢開一點。現在的狀況是:一般球迷花接近預算邊緣的票價去看不怎麼精彩甚至有點沉悶的球賽。其他場內體驗其實都有改善空間,像是想好好看球的人會被站起來應援的球迷擋到;想要尬應援的也會覺得在場內還要被靠北很煩之類的。對消費者來說,一樣的價格,我當然是進封王戰(心理的爽度)或是有賽後演唱會的場(實際的爽度)啊,這就是CP值決定消費策略的影響。然後消費者體驗就在於我想買封王戰跟賽後演唱會的場結果沒有好的座位(或買不到)所以乾脆就不進場了
作者: iNtThunder (Fruit)   2019-08-28 09:13:00
真心覺得 可以像日本 美國那樣 分區分好點
作者: tkubkl (tkubkl)   2019-08-28 09:15:00
Genius
作者: km1201 (km1201)   2019-08-28 09:27:00
500就嫌貴還想要求什麼
作者: Timberlake (OhMy)   2019-08-28 09:30:00
就薪水低吖哪那麼多毛
作者: ryan21100879 (Morse)   2019-08-28 09:32:00
你這樣球團一定垮吸引球迷進場還比較快 再便宜那些不看球的就是不會進場
作者: chuegou (chuegou)   2019-08-28 09:45:00
想看白球滿天飛我都去高爾夫練習場 給你參考
作者: grayair (紅茶)   2019-08-28 09:47:00
不想進場就不想進場扯這麼多幹嘛?
作者: penny31029 (~快樂跳恰恰~)   2019-08-28 09:48:00
笑死 照你的邏輯看足球高潮消費值不就超高,一場高潮不到5分鐘
作者: cloud1017 (銅鑼衛門)   2019-08-28 09:51:00
2小時高潮不斷?你是到電影院看AV喔!
作者: kfelix10190 (不飽和脂肪酸)   2019-08-28 09:55:00
非常合理,結果論,事實就是這樣
作者: mibbl0 (mib)   2019-08-28 09:58:00
薪水低的人很多 光是在台北 房租 電話 手機 水電 繳稅 吃飯 通行等等都要繳了 你的餘額還剩多少 要育樂OK 吃飯就只能吃邊吐司.....
作者: axlfun (撿到一塊錢)   2019-08-28 10:01:00
台灣看球唯一的好處是食物很便宜,最大的壞處是比賽很弱
作者: greentea1205 (綠茶>////<)   2019-08-28 10:06:00
不進場天天只會酸假球,不如乖乖開電視看美國禁藥大聯盟
作者: shifa (西法)   2019-08-28 10:07:00
足球什麼時候進球很難預期,很煩。看棒球至少知道防守隊伍不會得分 XD
作者: setashuyo (seta)   2019-08-28 10:10:00
誰還在跟你領2萬3
作者: alecgood (阿雷故)   2019-08-28 10:12:00
這種論點 那我回家上網看電影就好 CP值最高...
作者: axlfun (撿到一塊錢)   2019-08-28 10:15:00
其實不只是棒球,現在要出門的消費都變差了,手遊殺死很多娛樂業
作者: BailiTusu (百里屠蘇)   2019-08-28 10:35:00
電影就整場高潮不斷算2小時 棒球隨便扣扣算1小時 根本先預設好結果才硬掰算式的八
作者: shifa (西法)   2019-08-28 10:51:00
手遊其實也還好啦。主要還是「看棒球」這一項娛樂在棒球運動人口不夠多(「可轉化」基礎不夠廣),加上現在球迷自然增長率低(然後家庭客群小孩還在養成),然後加上一些環境(薪資/工時/到球場時間成本…等)跟行銷因素(行銷套路逐漸制式化/異業結合能力差),甚至歷史因素(假球讓很多現在有錢/有閒的「中生代球迷」離開,甚至潑冷水)都會交互影響。
作者: aalittle (a little)   2019-08-28 11:03:00
真要講票價,同推文,是覺得價錢可以分更細一點,就像演唱會前後排價差就天差地遠了,反觀中職除了內野、外野更幾個特定熱區差價,就沒在分更細了 跟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