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關於two-strike approach的簡介(翻譯)

作者: oldTim (TIME WILL TELL)   2017-06-07 05:47:37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41865
看到前我城、前統一打教「春天哥」 Bill Springman的專訪文內提到two-strike
approach,剛好城牆前陣子有看到一篇在講這東西的文章,就簡單翻譯、分享給大家。
Two Strike Hitting: Why Striking Out Isn’t The Worst Outcome
兩好球打擊哲學:為啥被三振不是最爛的結果
(比起"策略",我比較喜歡用"哲學"去理解)
  身為教練,我們總是告訴我們的球員們要有"兩好球打擊哲學",但這並不是專指"兩
好球"的情況,而是指我們在打擊區上"該做什麼"。
  以前,有種東西叫做"防禦性揮棒"(defensive swing),簡單來說就是盡量去碰到球
,也就是"just making contact",讓球打進場內的機率上升(譯註:被三振率下降)。
  不過這是一個好現象嗎?層級愈低的比賽,碰到球就愈有機會上壘,所以你看少棒比
賽可能都會有球員父母在場邊喊"加油!碰到球!",不過我這篇文章要講的"兩好球打擊哲
學",是針對較高層級(the best hitters)的比賽。
Get On Top of the Dish
不管球數如何都不要動搖心性
  兩好零壞或兩好一壞,大約90%的高中投手會丟外角球、大學投手有80%、職業水準約
70%,那我們可以怎麼把這個資料變成我們的優勢呢─站得離本壘板近一點,有很多好處

1)你的傢伙(也就是棒棒)比較容易打到外角球
2)萬一投手來顆內角球,然後又丟太內了,你可能就可以賺到一個壘包(觸身)
  所以身為教練,我最喜歡看到我的球員們面臨兩好零壞了,因為對方投手跟敵隊此時
容易輕忽。
Don’t Swing!
不要輕率揮棒
  大多數的打者在兩好球時都喜歡放大自己的好球帶(expand the zone),導致最後揮
了顆好球帶以外的球,也因此頗多的投手在兩好零壞或是兩好一壞時喜歡再投一顆壞球吊
人,如果你有辦法聽到對方教練的腦內OS,你應該會聽到他祈禱投手不要在這些球數時丟
好球,所以打者們,為什麼要在這個球數時,追打那些好球帶以外的球呢?上一個我帶的
大學隊伍的各項團隊打擊數據幾乎都領先群雄,包括打擊率、全壘打數...還有保送數!
90個保送(是聯賽第二名的將近兩倍),然後有最少的被三振數(61),我們為啥辦得到?因
為打者們不會在兩好球之後"因為不想被三振,就放大好球帶結果追打好球帶以外的球",
這不容易,但這如果練得好,有機會可以把球數磨到球數領先。
Sit Fast. Adjust Slow.
準備面對快速球、小心變化球
  另外一個打者常犯的錯誤是,他們假定兩好球時,投手就會來顆變化球,為了準備打
變化球,他們的心態/準備習慣就變了,原本打算好整以暇攻擊變化球,結果反而一顆速
球過來,讓你完全反應不及。所以除非你能通靈,知道下一球會是什麼球,否則你每一球
都要保持清醒,做好會來顆變化球的準備,換句話說,準備好打快球,來慢球也沒問題,
但如果"準備好打慢球,來快球你就會GG"。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事是...
DO NOT change your swing.
不要改變你的揮棒!
  為什麼要放棄你打擊區33%的時間呢?(譯註:應該是指根據統計2好0壞、2好1壞、2好2
壞、2好3壞這些球數情形佔33%,然後鳥碰就等於"放棄"),你應該每一球都"一樣積極",
全力揮擊吧!開強振然後揮棒落空總比碰碰樂然後打出90%內野鳥滾還要好。
最後引用一下紅襪"小派"Dustin Pedroia的說法:
“There’s a reason you get three strikes up there instead of two. You need
to make the most of every pitch in an at-bat, and that’s all I’m trying to
do, whether it’s the first pitch of an AB or the 10th.”
  你有三好球的機會,不是兩好球,所以不用怕,你得對你面對的每一顆球都全力揮擊
,不管是第一球或是第十球。Two Strike Hitting: Why Striking Out Isn’t
The Worst Outcome
原文連結:https://thehittingvault.com/2016/07/29/two-strike-hittin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