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棒球實力是不是一年不如一年

作者: dichter (the gift of life)   2015-11-16 16:02:50
儘量全世界的職業運動都是金字塔結構,一將功成萬骨枯,
但這和台灣的基層棒球環境要怎麼改善是兩回事,
如果除了"沒辦法、不要怪、全世界都這樣"沒有其他結論,
人民有這種想法政府應該是最高興的吧?
雖說台灣地小人稠,資源本身就有限,
但日韓或其他中美洲國家比起美加也是一樣,
大家都是在自身條件的限制下找出路,
台灣沒有理由不能針對自己的體質對症下藥。
j大所說的科班情形,可以說真的是台灣特產,
從紅葉少棒、金龍少棒,台灣的基層棒球就一直被當成國威宣揚工具,
轉移人民對政府外交失利、內部戒嚴等各種挫折與不自由有所不滿的宣洩管道,
以及建立愛國信仰鞏固政治權威的一種圖騰而已。
我打少棒的時候還沒有職棒,當年小球員的偶像除了二郭一莊,
就是金龍少棒的魔球投手陳智源,官方出版的課外讀物還特別介紹他,
小時候拿少棒冠軍為國爭光、長大後唸書唸到博士學位,
把他當作會打球又會唸書的樣板,卻沒有告訴我們,
那是他從少棒過度練投變化球肩膀受傷無法再投只好放棄棒球換來的。
大學期間我依然參加棒球系隊,在鈴木一朗傳記裡讀到完全不同的棒球故事。
即使是從小以成為一流職棒選手為職志、一年有360天都在拼命練球的一朗,
棒球仍然是他的「課餘活動」;他參加社區少棒隊,不必以代表國家為目標,
不必從早到晚捨棄學業練球,更不必為了一時的勝敗成績燃燒有限的運動生命...
甚至他說,要成為一流的職棒選手,必須要有學問。
因此在就讀愛工大名電時,他還特別用心在課業上,
但也同時打進了甲子園。
甲子園球隊的練球,多半是每天下午三點"下課後"開始練到天黑,
而在此同時,不打棒球的日本高中生,也在從事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
漫畫"東大特訓班"也強調,能考上東大的學生,
多半也熱衷於某項運動或音樂、棋藝等特定課外興趣。
對照鈴木一朗,這種打球也要有學問,和會讀書也愛運動的觀念,
反觀台灣總是認為不會唸書才去打球、打球就沒時間唸書,
這是日本和台灣之間對於棒球及其他國力發展基礎上最大的差別。
事實上,現代體育已經非常講究科學的訓練方法,
有效率的練球,而不是從早到晚拼命練,反而只會更快操壞身體;
因此台灣整個運動環境的問題,甚至包括到運動科學的研究人才,
乃至於基層的球隊教練和體育老師有沒有辦法吸收運用這些研究成果,
這些事情都必須有制度性的規畫和長期經營,而這又牽涉到一個問題,
我們的政府有沒有遠見,以及社會能不能接受投入資源短期內卻看不到好處?
除了社區棒球,社會人棒球制度也值得參考,
如何鼓勵企業除了經營職業隊以外,也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投入業餘棒球,
而這又建立在前面所說的,我們的棒球人才不是只受過棒球訓練,
他在基本學力上和其他人沒有太大差別,打棒球不是只有職業隊的優勝劣敗,
加入社會人隊同時也可接受母企業的就職培訓,成為生涯規畫的一環。
另外還有資源分配和排擠的問題,也許台灣沒有本錢到處蓋合格的棒球場,
但是有沒有思考以社區為單位規劃至少可供練習的場地(而不是到處蓋蚊子館)?
正因台灣地少人多,如何有效率的使用土地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像台灣籃球場那麼多,可是多半是用來大家臨時湊人數報隊打三三或五五,
除了有些人能夠加入校隊或系隊,其餘多數學生或離開學校的成年人,
基本上沒什麼機會加入球隊接受比較有系統的正規訓練,
在大學之前,就連體育課也是跑完步做完操就各自拿球解散亂打,
鮮少好好的教基本動作和團隊籃球觀念,可是到大學才學就太晚了,
有多少潛在的人才就在缺乏啟蒙的階段被白白浪費了?
台灣人才的浪費,是更可惜的一件事。
試想,如果有一個身體素質不錯的孩子,他從國小體育課,
就能夠接觸各種運動的入門練習,然後假設他對棒球產生興趣,
而加入校隊,或即使沒有校隊或選不上,他也可以參加社區球隊,
每天下課以後才練球而不必犧牲學業,家長也比較不會反對,
甚至可以利用小孩對運動的興趣,像林書豪的媽媽一樣,
規定數學考不好三天不能練球...如此一來,從事運動不會怕找不到其他工作,
台灣也才有機會從更大的運動人口基數中,
真正培養出一個MIT的林書豪或鈴木一朗。
綜合以上,我認為像這次12強等國際賽的成績,反映的只是冰山一角,
說真的對輸球我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是21U拿到冠軍,
我也沒有特別興奮的感覺,這並不代表我不愛(台灣)棒球,
我會買票看職棒,也關心每場國際賽事,自己也會找機會打球,
但我覺得我們不必用國際賽事的成績來證明台灣多強或多弱,
一個對自己有自信的國家,會更專注在讓喜歡棒球的人享受棒球,
讓喜歡打球的孩子都有球可打,能夠讓他的天分和努力去決定,
成為職棒或社會人球隊的選手,或當成終生的興趣。
這就牽涉到前面所說的觀念、效率和資源配置,
但是我們都必須意識到,那是一種長期的經營和規劃,
不是一時興起的專案或補助,或是揠苗助長的重點培訓。
比起國際賽成績,當我可以看到更多人進場看職棒,
到處都有更多人拿起球棒打球,
我想,我的心中會對台灣棒球更感驕傲。
※ 引述《meianhua (我是男生唷)》之銘言:
: ※ 引述《jeter0209 (Derek)》之銘言:
: : 手機排版抱歉。
: : 先贊同前面說的,中華隊比起以前真的進步很多,至少像是一支由威脅性的強隊,最近想要打棒球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了。
: : 但是自己是棒球科班出身,要我小孩打健康當然好(如果我有…),但除非我小孩的腦袋真的被我生到不能用,橡皮擦都會拿來當魚板切來煮火鍋,或是想打職棒想到捏著覽趴跟我鬧要絕我後,不然要我叫他去拼職棒當台灣人的希望,不可能!
: : 我當年雖然不是頂尖,但至少也能混到木棒組八強球隊的先發,當年球隊裡我覺得好神好神又好神的同學和好猛好猛又好猛根本棒球界LBJ的學長,現在也就一個人還在職棒浮浮沉沉,其他不是去當騙子就是直銷銷到整個人消失在人間,當然這是極端點的例子。
: : 在檢討父母沒有讓孩子去打棒球前,請先知道這群被酸民酸到發臭的選手們,都是從一群天天練球的國中生開始千挑百選後的菁英中的菁英。
: : 職棒也就四隊,別說中華隊了,能不能擠進這200人都很難說了,除非我開天眼看出來我小孩上輩子姓希特勒,不然我幹嘛害他啊!
: : 台灣的棒球從小學開始就被要求跟人家拼輸贏,先撇開燃燒手臂受傷的問題不說,國際賽爽電其他國家搞得我們覺得自己穩穩打職棒,根本沒人想讀書,說真的老師也懶得甩我們,上課乖乖趴著睡覺不要鬧事就謝天謝地了。
: : 在台灣,目標是職棒的我們,就只有科班這一條路。
: : 對,我們不讀書,除了打球沒有一技之長,一旦我們被這個世界淘汰了,還有什麼路可以走?
: : 當然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怪只能怪自己當年自我感覺太過良好,但台灣的三級棒球環境讓孩子被迫提早在國中高中就得做出 “我要不要以職棒為目標努力” 的抉擇,能有多少孩子能夠冷靜思考風險後做出不後悔的決定?更何況這在台灣而言是個沒有退路的決定。
: : 我國中還覺得自己可以打大聯盟咧!抉擇個屁?當然是繼續打球啊!
: : 想想在這種環境下,你要30000個小孩去拼職棒,20年後確實有可能會有個強大的28人名單,但別忘了另外還有29000人可能連討生活都有困難。
: : 曾經在棒球營當教練,我總是跟孩子說,棒球是發明來打開心的,這是遊戲不是輸贏。多希望孩子們打球都是笑容,而不是失誤了就得哭著一邊做伏地挺身一邊被教練當狗一樣罵。
: : 不知道想過多少次這種從小就要跟人拼輸贏的體制要改變的可能性,以我會把橡皮擦當魚板切去煮火鍋的腦袋,我想破頭了,除了當總統整個體育制度砍掉重練我真的想不到…當然前提是在這之前台灣還在。
: : 我只想說:
: : 振興棒球要振興的不是三級棒球,台灣的孩子都很棒了,該振興的是上頭那些只想消費孩子和球員的未來當政績的垃圾政客,去他的棒球之都!去他的國球!
: : 謝謝大家
: :
作者: huaiken (我是ken)   2015-11-16 16:09:00
推! 優質好文 希望酸民不要來鬧
作者: winken2004 (新竹肥宅)   2015-11-16 16:09:00
作者: ym0917 (哇勒)   2015-11-16 16:23:00
作者: orznge (歡雅)   2015-11-16 16:23:00
推 有效率的訓練
作者: nickk   2015-11-16 16:27:00
作者: gohole (好)   2015-11-16 16:48:00
推!棒球籃球都一樣,要面對國際化的競爭,重點還是文化。
作者: a1256471 (小wei)   2015-11-16 16:51:00
作者: yurian   2015-11-16 17:37:00
這是整個社會結構的問題 不是只有棒球的開發中國家的進化演化 還是要從人民素質開始
作者: aszx4510 (wind)   2015-11-16 17:52:00
推好文
作者: simon814141 (枸杞兒)   2015-11-16 18:05:00
樓下日本AK大 補充
作者: tabid (泰彼)   2015-11-16 18:05:00
推好文!!
作者: amedes (好動份子)   2015-11-16 18:53:00
又再資源有限了 是在有限哪裡??難道我們一年稅收比波多黎各少??還是稅收比加拿大少?? 不是土地少就叫資源少好嘛 反之台灣資源多到爆炸 窮到只剩錢 各大歐洲跑車牌子設直營店 總歸一句就是社會文化價值觀的問題 台灣處處以錢講話 有時間練球不如打工買蘋果 更遑論去買球具 你文章提到一朗的黃金世代 剛好是經濟好價值觀又沒沉淪時才有的輝煌時期 現在年輕一輩沉淪手遊電玩 剛好這五年又是電競發揚的幾年 此消彼長 要趁這次擴大高中聯賽 找一些不在傳統勁旅中的好苗子
作者: gamehome522 (GH)   2015-11-16 19:09:00
推這篇! 輸贏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了!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5-11-16 19:43:00
每次國際賽結束都有類似的檢討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