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正反意見陷拉扯 成棒聘洋教頭

作者: AllenTTN (不信真理喚不回)   2010-12-07 15:16:51
其實應先確認要請的是哪一種功能的洋教練,再分別探討其可行性?
是用以戰術指導,亦或是提昇技術?
1、戰術指導型:短期大賽用以運籌帷幄。
優點:戰術運用靈活
只要棒協不是請一顆西瓜回來,相信大多數鄉民都會認為洋教頭的戰術必定
大勝半仙的八奇思考。
執行上的困難:如何選訓?對選手了解程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再強的教練,如果手下盡是些老弱殘兵。也不可能打出好成績。選訓的
重要性可見一斑。
此外,即便選到一班好球員。教練又是否詳閱了選手的使用說明書呢?
不了解選手,板凳成先發、王牌當敗戰。人人當奇兵。你奇、我奇、大
家奇的怪象只怕又會頻頻發生。這樣又怎打得出好成績呢?
誠如曾公所言:「如果洋教頭參加選訓,卻不了解來源包括美、日、
中職和業餘的好手也沒用。」
而如此一來,選訓的最後決定權是否又會旁落在棒協原本的選訓委員
上呢?
==>解決方案:
(1)自立自強:
從確定教練人選至經典資格賽有半年以上的時間。洋教頭若能摩頂放踵,夙夜匪懈
。再加上棒協從旁提供球員能力數據,相信洋教頭應能對球員有初步了解。
而棒協若是願意多請幾個人,直接組成洋教練團。人多好辦事,分工合作。亦能加
速洋教練們對台灣球員的了解。
(2)選訓委員會的全力配合:
不可諱言,就算鄉民們再不喜歡棒協上面這些大頭。但他們對球員的了解程度仍然
勝過洋教。若是他們能協助洋教頭提出一份較粗略的60人或是45人名單。再由洋教
去蕪存菁,一一觀察,選出最後的正選代表。
(3)固定任期、設定目標:
即便鄉民對洋教頭有諸多期盼,但每項大改革總是會有陣痛期。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既然要選洋教,就應千挑萬選,盡尋良才。但一旦選定,就得將其任期、目標設定
清楚。
不要當了沒幾個月,只要一項國際賽的成績不佳。就人人喊打,必欲除之而後快。
如此陣前換將。不只渙亂軍心。更是稱了某些棒壇大老的心:「你看!你看!外來
的和尚沒有比較會唸經。 我們台灣棒球有自己的玩法。」
如此一來。八奇思考終將再現江湖。
2、提昇技術型:提供跑、打、守、投各方面技術指導
目的:全面提昇中華隊整體實力。
杜絕「降球速、求控球」、「速差理論」、「鳥碰勝過強拉」等等異端邪說。
執行上的困難:在一級大賽中,中華隊的組成多來自於台、美、日等職棒。選手平日各
有其工作。真正湊在一起集訓的時間往往不到一個月。這樣短促的時間
,培養默契都來不及了,更遑論作大幅度、技術面的改造。往往教練團
在此時只能就選手近況,作些微幅調整。
==>解決方案:各有各用
直接放棄在集訓期間對中華隊成員作大幅度的改造,令洋教專心在戰術應用上。
由棒協出面,另聘一批洋教,定期舉辦各種講習營。
依講習內容不同。強制要求職棒球員、教練,以及各三級棒球教練、球員參加。並以
此作為國內教練昇級依據。
而棒協若是想走儉僕風,可不另聘洋教。
由原中華隊洋教練團,在國際大賽之間的空窗期作前述工作。
唯有由根作起,台灣棒球才有希望!不求一戰竟功,但求太空中多幾隻豬公。
作者: betty822 (曉菁)   2009-03-11 19:32:00
推鯨迷
作者: rexagi1988 (阿將)   2010-12-07 15:46:00
真的要聘洋教頭,我覺得至少要聘一年以上,就算只是為了一場國際賽 也要給他們時間了解選手 總不能只從錄影帶,FOLLOW一年的賽事才能真的抓到要點
作者: Adven (電風扇)   2010-12-07 15:53:00
上太空殺豬公!
作者: lovekyoko   2010-12-07 17:46:00
講那麼多 上面的還是顆西瓜
作者: hakk (hakk)   2010-12-07 18:10:00
從頭到尾,一句話:不可能!!!太理想化了
作者: dearloser (Form Follows Function)   2010-12-07 19:31:00
帶豬公上太空!!!
作者: yours8527 (大腸)   2010-12-07 21:00:00
你想太多了
作者: mltr37 (辛尼..坐下....)   2010-12-07 22:07:00
寫得好~~推~~~~~!!
作者: abc25202003 (朝馬劉德華)   2010-12-08 11:08:00
洋頭OR莊神+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