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四) 鄉民-應有作為

作者: artcicaday (Zero)   2009-03-10 18:08:17
鄉民是批踢踢根本,從東海豪哥事件後,一路的茁狀成長至今,
從過去偶上新聞,現在已是新聞媒體取材的兵家之地,誇張阿,
每逢各項賽事球員,在國際間與列強對抗之餘,此刻相關看板,
就像孫悟空的元氣彈一樣,批踢踢的鄉民,一同集氣至藍爆.
  那鄉民就只能,集氣而已嗎?
曾有人云,大學生不參與政治,國之未來不復見,卻成工具矣.
但是大學生如不參與棒球,那運動之未來,剩留國內自爽罷了.
所以鄉民對於棒球,應有的作為有三個面向,以下論述.
一.面對政府,基於納稅人與投票公民的地位,監督之.
二.面對中職,以消費者與球迷的立場,監督之.
三.面對棒協,僵固的體制下,用新觀念的領航者立場,監督之.
四.結論,成立以大學生為首,非制度下有的,第四個棒球社群.
  這跟過去什麼籃球的自救會不同,因為信念與目標不同.
這樣的第四個棒球社群,就在下面,提出一些簡單的基本架構:
層級: 中華職棒  中華棒協  政府(體委會) NEW棒球社群
一.成立新棒球社群理念:(均以條例式簡述說明)
1.國內棒球隱性人口不可忽視,提倡棒球生活;生活棒球的理念.
2.推廣三級棒球在地化,透過特定大學(註一)領頭具有正面效果.
 (再加上政府提供業餘四隊的公務員機會,家長也不全然反對吧)
  
  *以下均跟在地化有關
3.結合大學.青少棒協會,將各地棒球學校建立資料,E管理(註二).
4.爭取當地大學協助社群運作,協助當地縣市政府對棒球規劃專業化.
5.與在地商家(與棒球相關:食衣住行),提供球員的消費優待(註三).
6.作為學校球隊.社區球隊,各玩票性球隊,Update棒球資訊E管理.
7.除推廣棒球E資訊外,監督地方政府對於棒球硬體的建設與提供諮詢.
註一.特定大學,涉及成員組成,第二點論述.
註二.E管理,涉及網站架設內容,第三點論述.
註三.消費優待,也是組織社群最大的關鍵,第四點論述.
二.組織成員分布:
1.一群有熱血又愛棒球,沒棒球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鄉民們!
(1).以地區分成東西南北四大區塊,成立主要四大社群,以學校為單位.
   EX:北-台大;中-清大;南-成大;東-東華.
  ->以各地區第一學府之國立大學來推廣,給家長有正面觀感.
(2).下面有其他大學作為下級組織,普大與科大,鄉民一起支援.
EX:北-台大;下有:政大.輔大.北體.
(3).成立實質運作的棒球社群社團,非原有的打棒球社團組織,
   除四大社群需要實質空間外,其餘提倡E管理作業.
2.一群熱愛棒球,以大聯盟為職志的棒球員們,與他們的家長,教練.
(1).因應在地化,首先要與當地棒球學校接觸,擴及到家長與教練,
   相信有很多球員也是鄉民,倡導球隊在地化的理念.
3.一群居住當地社區樂愛棒球的人們,
(1).建立在地化的另一個指標,就是認當地人認同球隊是當地資產,
   棒球是他們童年的回憶,現在因工作等等,難以積極參與棒球,
   因此建立當地社群管道,讓他們去認同在地化.
 
三.E管理作業:
1.經歷過點點點的鄉民,一定相當讚嘆,鄉民在短時間凝聚的爆發力,
 所以社群的管道就是網站,所有的資訊透過E管理的方式呈現.
(1).將三級棒球資訊E化,依各區分類,將社群依地區訂定責任區.
(2).此外,網站依縣市政府對於棒球作為,建立監督與諮詢網絡,
   透過各社群居於納稅者立場,整理專業意見,以供參考.
(3).不定期增加各項棒球新知,提供各級棒球學校與當地社團吸收,
   經由各地鄉民去蕪存菁的精選棒球資訊,力抗殺豬公文化.
   a.國外進攻與防守的新觀念.(球員篇)
b.國外進攻與防守的新觀念.(教練篇)
c.國外對於運動傷害的相關教學,提供基本與緊急的防治觀念.
d.對於棒球安全的注意與宣導.
e.針對國中小的棒球普及推廣.
   f.其他...
 (4).每月份,徵求國內各大棒球學者與實務球員,撰寫特定主題文章,
   作為國內愛好棒球人士,不論學術界與實務界的交流平台.
 (5).每季輪流由各區,舉辦棒球座談會,屏除以往只有專家學者參與,
   透過主客的置換,讓學術界與實務界,正式面對鄉民聲音的管道,
   並將座談會過程,放在網站提供,各地三級棒球學校參考.
 (6).徵選批踢踢或其他棒球論壇,針對各大國際賽事的愛棒球心得.
   讓透過網站瀏覽的社群會員,進而產生心理層面的效用.
四.如何形成第四個社群力量:
  個人是覺得將力量,量化.雖然鄉民很討厭量化,道力,戰鬥指數,
但是想要具有影響力,還是得走量化這條路,只有數字才能吸引注意.
最理想的方式,不是網路會員,而是實際的發行,認同棒球社群會員卡,
可能會有好人撲克牌的圖利疑慮,不過是以像雙和卡,那種認同卡形式,
一會員一卡,將發卡量,如實紀錄在各區網站.
如果可以搭配與棒球相關的消費優惠,相信除了減少球員家庭的支出外,
也能讓愛棒球的鄉民們,可以推廣至當地人民.
EX:1.球具相關用品.打九五折.(經濟不好,商家也要生存,折扣即可)
2.特定餐飲自助餐,打九五折.
3.特定交通業者,因應球隊南北比賽,予以團體折扣.
4.中職球賽,打擊練習場,棒球相關娛樂,打九五折.
   非學生票價格,而是愛棒球的價格.
  5.如果能台鐵或華航願意贊助,對球員來說可以減輕旅費負擔.
五.結論:
  透過社群會員量化,才有談消費折扣的後盾,才有發表聲音的後盾,
是讓政府機關重視的後盾,首長震怒只是篇新聞,社群震怒可不是如此.
中職不可能忽略量化社群,因為這也是他們的消費來源,棒協僵固體制,
有賴接受新知的鄉民們給於導正,量化的聲音不敢忽視.
不過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愛棒球社群,有多少人會參與呢?
但現在也只是空談而已,台灣的棒球人口,會有一百萬人的力量嗎?
  如果真的有的話,棒球或許能夠取代贏球,變成新一代的國球吧!
  
   We Can Do What Comes Naturally  (全文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