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BWF的積分算法是不是很有問題

作者: Bz5566 (只剩協志和仁甫的5566)   2021-11-29 09:25:17
純粹是覺得賽事的分數給得很奇怪 很不平衡 不管是不同賽事或不同排名
現今BWF積分算法是這樣
奧運、世錦賽冠軍+13000 亞軍+11000
超級1000 冠軍+12000 亞軍+10500
超級750 冠軍+11000 亞軍+9350
超級500 冠軍+9200 亞軍+7800
超級300 冠軍+7000 亞軍+5950
最頂級的奧運世錦賽積分跟次一級的超級1000幾乎沒有差別
奧運銀牌的價值居然只有超級750的冠軍
甚至我拿一個奧運冠軍積分不如拿兩個超級300冠軍
這和選手心理的期望是不符的
因為在選手心中 奧運就是四年一度的最高殿堂 是一生能爭取一次也好的榮耀
在這種心態下 奧運的心理壓力 賽事張力都遠高於次級賽事 世錦賽也同理
如果累積兩三個低階賽事 分數能比高階賽事多
那我放掉競爭激烈 高手殺破頭的奧運、世錦賽
養精蓄銳去打菁英選手較少的低階賽事 在積分上是不是更有利?
還有這樣的制度其實是變相強迫頂尖選手大小賽事都要盡可能參加 壓縮選手職業生涯
不可能像隔壁網球BIG 3上年紀養生 放掉小比賽只打大賽事 還可以維持世界前3
甚至可能會出現選手奧運世錦等大賽都被早早淘汰、剩下1000 750 500賽都拿亞軍
還可以排名世界第一 這種詭異的情況出現
隔壁網球ATP的算法是這樣的
大滿貫 冠軍+2000 亞軍+1200
大師賽 冠軍+1000 亞軍+600
ATP500 冠軍+500 亞軍+300
這種算法下 首先大滿貫的重要性就被凸顯出來了
四大滿貫為什麼人人垂涎 很簡單 因為分數高 獎金高
拿一座等於次一級賽事兩座 再次一級四座 小比賽重要性根本沒得比
接著冠軍的重要性也被凸顯出來
因為亞軍就是乘以0.6 這樣的總決賽才有觀賞性
不管是選手之間的心理博弈或是觀眾的娛樂刺激 張力都非常高
我覺得網球這樣的積分給法才是比較合理的
作者: michaelliupa (小飛俠)   2021-11-29 18:15:00
戴資穎打安少女或何冰嬌,我認為也不好打,所以還是該尊重陳雨菲的金牌含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