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9M小孩確診 康復中

作者: meiwen1201 (娃娃)   2022-05-31 20:37:50
家中成員:爸爸、媽媽(5/27確診)、9M雙胞胎姐姐(5/24確診)、9M雙胞胎妹妹
由於是新手爸媽,在面臨小孩確診這件事更顯得惶恐不安,幸好在板上看到許多人
分享過程,讓自己比較可以冷靜度過小孩確診這段期間,並紀錄下來分享給各位,
內文很多,可看最下面的結論較快
圖文分享:https://wawawen.pixnet.net/blog/post/564192778
與COVID 19 抗衡也有2年之久i化到現在也成了Omicron變異株
近幾個月確診數也瞬間攀升
由於幼童沒有疫苗,所以身為家長的我們也是相當擔心V2是否會不小心染疫
雖說政府目前政策與病毒「共存」這件事勢在必行,但萬萬沒想到~~確診這件事情也找
上了我們
下午跟V2還玩自拍
5/23
週一傍晚姐姐睡覺時,體溫開始有些升高
36.9度C7.1度C
心想可能因為剛洗完澡喝完奶所以體溫略高
沒想到起床後量了體溫 落在 37.8度C,連續量一直到38度C
因為姐姐的活動力正常,食慾很好,每餐都喝完,吃副食品也都完食,沒咳嗽流鼻水打噴
嚏之類的,實在想不透為什麼發燒,在給予不少的物理退燒方式後無效
與曾弟討論就直接去診所看看是怎麼了?
結果一量體溫:38.6度C
醫師表示:現在10個發燒的幼童有9個都是得Omicron,回家快篩若陰性隔天再來看
診;若是陽性就視訊問診,2歲以下幼童快篩陽即確診,不用再去PCR(目前政策)
我們很疑惑家裡沒人確診也沒人接觸確診者,怎麼小孩會中?
醫生表示:即便不出門的小孩,也是有可能確診,因為從外面回來的人可能帶病毒回來,
但因為大人都有打疫苗,有足夠的抗體可以對抗,但小孩沒有。
當天醫生開了兩款退燒藥水,一種是安佳熱(葡萄口味),另外一種是伊普熱痛;發燒時先
用前者,若無效再加後者;最後還有罐止瀉藥水,因為姐姐便便有點稀,有拉肚子跡象
https://i.imgur.com/isGHRca.jpg
安佳熱(Acetaminophen):使用劑量:體重(公斤)除以2 姐姐9公斤,醫生建議服用4ML
4-6小時使用一次
伊普熱痛(Ibuprofen):使用劑量:體重(公斤)除以2或除以3
姐姐9公斤,醫生建議服用3ML
6-8小時使用一次
回到家~完澡的姐姐和妹妹一同在地墊玩耍
家人們開始在告訴自己
可能是長牙~可能是玫瑰疹~就是沒有往確診這方面做聯想
而有點忐的的我們,則選擇面對~畢竟對症下藥才是當務之急
當天剛好前同事特地從桃園為我們親送唾液快篩試劑過來,記得在LINE的對話上我們還提
到,希望不要用到
沒想到當天就用到了
https://i.imgur.com/xBZjy8R.jpg
取9個月大的嬰兒唾液並不簡單,平常會掛口水的姐姐那天怎麼流都沒有
後來爸爸想到一個方法就是用平常幫她們刷牙的一次性棉布,在洗淨雙手後,到姐姐的口
腔裡擦一圈,接著再擠到試劑瓶內,本以為這方法行不通,但沒料到,還真的收集到足夠
的唾液
一滴到檢驗盤後,有淺淺的第二條線
https://i.imgur.com/LGKW3e1.jpg
立即與診所聯繫他表示這樣還看不太出來,明早再快篩一次
而我們全家人 一起快篩都陰性 如此一來姊姊應該還有翻盤的機會是陰性吧(媽媽
我心裡期盼的)
且她還笑得很開懷活力十足
姐姐只要一生病就是一小時會起床哭一次,為避免一直把妹妹吵醒(這位超難哄),爸爸就
把姐姐帶到客廳地墊上睡
頻頻起床幫姐姐量體溫心想是不是有機會不燒了
結果整個夜裡都在燒,甚至還有燒到39度以上
分成左右耳
因為有時量測有誤差,外加趴睡時蓋住一隻耳朵溫度會較高
0523,21:00,38.8/38.6
0523,21:30
服用安佳熱4ML(姐姐已9公斤多,所以是這個劑量)
第一次餵藥時,姐姐全吐了出來(連同副食品和喝的牛奶都是),所以
再重新餵一次藥
切記!餵藥不要在剛喝完奶後,很容易小孩因為不適應藥物味道而一
股腦兒吐出來
0523,23:00,38.0/38.3
0524,00:15,37.6/37.6
0524, 00:30,37.5/37.3
0524,03:00,39/39
0524,04:00,39.1/39.1.
0524,06:00,39.3/39.3
眼看姐姐的體溫上升到39度多,且有更上升的趨勢,不得已還是再
餵一次藥,想著前一次的安佳熱似乎沒有達到效果,所以這次就加伊普熱痛
安佳熱4ML+伊普熱痛3MLBUTy晚才知道(網路資料以及群組們
媽媽分享),退燒藥不能一起服用A因為藥罐上只寫一天幾次然後多少劑量;昨晚離開
診所,給藥人員說安佳熱沒效再加
伊普熱痛,我們可能誤會意思了, 當下也沒醫師可以問,其實也真的就
是慌了!畢竟燒到39度感覺真的很恐怖!
0524 , 08:30 , 37.1/37.1
起床吃早餐 體溫低燒(37.1度C),此時的姐姐,衣服背面全濕,溫度明顯有降下
來,幫她擦完身體換件乾爽的衣服後就要準備進行快篩。
曾弟表示用戳鼻子的方式幫姐姐快篩吧! 較為準確
曾弟表示他很有經驗的
媽媽當然不捨但為了確認還是負責抓好姐姐的手
這跟小時候要挖她鼻孔一樣 哭到不行
姐姐確診DAY15/24
後來檢測
第二條線清清楚楚的浮現
我們也認清這個事實,直接視訊問診搋E時要將快篩盤(上面寫好日期與當事
者的全名),和健保卡放至胸前,診所要做截圖並通報確診
https://i.imgur.com/fqdd9bN.jpg
同時再幫我們開一罐安佳熱、息咳液以及塞劑以備不時之需
非炎塞劑(Diclofenac 12.5 mg):12公斤以上可用一顆,6公斤半顆,以此類推,
4-6小時可重複使用 姐姐9公斤,醫生建議服用半顆
醫生告知我們該注意的事項,要我們特別注意,有問題可再向她們詢問,或者有以下狀況
就要安排送醫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確診COVID-19兒童之警訊表徵與送醫條件》,以及台北榮總的提醒,
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須進行視訊診療,必要時安排外出就醫:
一歲以下有症狀者
*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症狀
*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持續性嘔吐、頭痛、腹瀉
*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若出現下列症狀,請通知119、手機登入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台尋求協助,或由同住親
友送醫:
*抽搐
*意識不清楚
*呼吸困難或胸凹現象
*唇色發白或發紫
*血氧飽和度低於94%
*四肢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PS 我們也詢問醫師若一起服用兩種退燒藥怎麼辦?她先是愣一下,之後說:沒關係啦!
以後避免就好。
我才比較安心些~~後來網路上一查,退燒藥的功能類似,所以不能併用,怕藥效過強,兩
種退燒藥使用上必須間隔一小時以上較為安全。
接著我們就開始思考該如何度過未來的隔離生活
目前兩位依舊活蹦亂跳的
食慾也很正常,姐姐每餐都乾完200ML的牛奶
原先我們是很消極的想說分開圈養她們,因為同住一屋簷下,又是嫩嬰,感覺遲早都會中
,且昨天姐妹倆在互吃彼此玩具,啃對方的腳A雖然妹妹目前看起來沒事,但難保她身
上沒有病毒
我主責姐姐 爸爸主責妹妹
偶爾爸爸會支援我照顧姐姐(生病的人總是會攘人多操點心),換來的是哭到爆的妹妹
我和姐姐活動範圍是客廳地墊和次臥
爸爸和妹妹活動範圍是書房和主臥
接續也是持續量體溫,其實量的次數相當頻繁,除了以下紀錄,基本上半小時都會量一次
0524,10:00 36.6/36.8
0524,12:00 37.1/37.1
0524 , 13:00 37.3/37.4.
0524 , 16:30 , 39.3/39.0
0524 , 16:30伊普熱痛3ML
本以為燒已經慢慢退了,但看到又燒到39度以上
,我們只好再給一次退燒藥,而且是藥性強一點伊普熱痛。吃完後藥效也起了作用,一小
時後也慢慢退燒
0524,19:00,37.6/37.6
0524,22:30 , 37.3/37.5
昨天是曾弟陪姐姐一起睡客廳地墊上,本想說今天讓姐姐回房裡的嬰兒床睡,但也怕這樣
子姐姐半夜哭鬧會吵醒妹妹以及把病毒傳染給妹妹,且客廳通風比較好,所以今晚由我和
姐姐在地墊上休息。平常總是22:30才就寢的姐姐,今天20:00喝完奶就睡了~或許昨晚她
沒睡好,所以較為愛睏!當然也因為還在發燒,所以我們絲毫還是不敢鬆懈,每小時量測
體溫,客廳窗戶全部開啟電扇微微開,保持環境通風。
姐姐確診DAY25/25
0525,00:00 37.3/37.3
0525,01:00 38/38
0525,02:30 38.7/39
由於體溫來到39度,所以我們再次給予 伊普熱痛3ML,希望體溫能有效地降下來
0525,04:00 38/38
0525,06:00 38/38
0525,08:00 38/38
8:00~09:00這個時間點,約莫有個關懷電話打來了解姐姐的狀況,我們告之姐姐
現在還是發燒狀況,2:30也給予退燒藥,但溫度還是在38度C徘徊,對方表示就直接
給塞劑,不過我記得塞劑室要到達一定高溫才能給,由於對方不確定是不是醫療單位,
所以我也不敢貿然給塞劑,想說等診所開了載詢問醫師。
診所營業後,我們詢問醫師小孩耳溫就在38度C徘徊怎麼辦?是否要用塞劑?
醫生表示再試試看退燒藥水,並詢問這期間小孩活動力以及食慾,尤其是退燒
後的活動力,是個很重要的指標,若退燒後整個人無精打采沒活力,就要特別注意!
此外,距離之前資料上說明的發燒48小時就要就醫的這件事,我也一直模稜兩可,
週一16:00 開始發燒,所以到週三的16:00若還是發燒,是否該送醫?
醫生要我們斟酌看看屆時狀況。目前我只希望燒能趕快退。
0525,10:00 38.3/38.3
給予4ML安佳樂
0525,11:00 37.3/37.1
0525,12:30 36.8/36.4
0525,13:00 36.7/36.6
生病中的姐姐更愛在媽媽腳上撒嬌
0525,15:00 36.7/36.7
0525,15:30 37.1/37.3
傳說中的48小時到了,因為是37度多,屬於低燒狀態,雖說有綠色通
道的相關醫院我們都查妥了,但是是有那麼點尷尬,若拖久了~之後溫度升高,再送急診
,很多綠色通道都關了,於是我們決定再餵一次
退燒藥,今天的姐姐伴隨著幾聲咳嗽,我們就將退燒藥和治咳嗽藥一
起服用,結果姐姐全吐出來了,可能喉嚨有在痛,連水都不喝了!今天的進水量很低
,最後我們選擇只餵咳嗽藥,由於這幾天爸爸經
歷兩次姐姐餵藥時吐的陰影,所以後來就由我來餵。
這個時間姐姐和妹妹的精神狀況
0525,17:30 37.6/37.6
0525,15:30 37.1/37.3
0525,17:30 37.6/37.6
0525,19:30 37.8/37.6
0525,22:00 38/38
夜晚的溫度來到38度,和曾弟討論過後,若隔天
一早還是燒沒退就直接送急診了~~
今晚曾弟表示換他跟姐姐在外面睡地墊,怕我太累,然後我去跟妹妹睡房間,但我想說都
睡了一晚,應該還好,且我也擔心姐姐(真的是當媽後,母愛爆發,小孩生病真的都想一
直待在身旁啊)。
夜間也是一樣,會起床量體溫,但有時怕驚動到她,所以用手摸額頭稍微知道溫度,或是
等她自己哭醒再趁機量耳溫。在某次起床我發現我的口罩掉了
姐姐確診DAY3 5/26
0526,02:00 37.7/37.6
0526,04:00 37.5/37.3
0526,07:00 37.2/37.3
一早起床,我開始流鼻水,想說是因為睡客廳又開窗有點冷到或者過敏,心想晚一點應該
會好一點
而姐姐則是一早起,開始有燒聲的感覺,且咳嗽有痰,姐姐的體溫處於37度多低燒狀態,
比起前一天已經有降溫,且沒服用退燒藥,所以我們就想說再觀察看看。
0526,09:00 37.1/37.2
0526,12:00 37/36.9
0526,14:10 36.8/36.8
0526,16:10 36.6/36.8
0526,20:10 36.4/36.3
接著量測大約都在36.5上下,且超過半天沒有再發燒,我們才稍微安心些,並給與她一些
副食品。同天,姐姐開始會咳嗽且有些微流鼻水狀況!目前燒退的活動力以及食慾都和確
診前、確診時沒有差異太多。
溫度一直量測到晚上睡前都是1小時一次,約莫隔天改成三餐量,並開始按時吃止咳藥水
,因為咳嗽聲及痰聲清楚,尤其是半夜。
今晚我和姊姊搬到次臥去睡覺,因為我一早起床腰酸背痛,明明小時候都睡和室臥鋪,怎
麼現在睡個地墊就痛成這樣
三天沒睡嬰兒床的姐姐可能有些無法適應,難以入睡加上會被咳嗽聲中斷睡眠,看了就心
疼,但至少沒有發燒了
煎熬的幾天,今天總算可以稍微放下一顆大石頭了,但是媽媽我,鼻水流到非常誇張,且
不是突然打了個噴嚏(又非甜心教主XD)~還狂打噴嚏~
一早總算沒下雨,拍了個雨過天晴的動態,朋友傳訊息說不知發生甚麼事?但不好的事一
定會過,因為今天是他生日 ^^ ,沒錯!! 女兒的燒總算退了 這真的是好事
睡前快篩~~恩嗯!!媽媽我快篩陽確診了
其實也是預料中的事
畢竟三不五時就要被女兒扯口罩,餵副食品也會噴到滿臉都是,說真的,不意外
姐姐確診DAY4 5/27媽媽確診DAY1
今天起來,姐姐體溫正常,活動力、食慾也都很好,很有力氣可以推倒我的衛生紙牆,然
後伴隨著咳嗽帶痰音,開始跟之前一樣會掛很多口水
排便還是略稀,原本一天排便0-2次,自從染疫後,一天3-4次排便。不過比較要留意的就
是夜咳,夜咳的頻率變高,若沒改善,之後會到醫院照一下肺部。
媽媽今天算是確診第一天,蠻慘的~半夜開始發燒,鼻子周圍超級痛,痛到以為牙齒也在
痛,起床吞顆退燒藥,再看看姐姐,睡得很安穩,只不過四肢似乎有點涼涼的(明明只開
窗家電扇對流),量一量體溫正常,後來意識到,是我自己在發燒,本以為昨晚可以好睡
些,沒想到自己痛到不行,翻來覆去。
媽媽一早起來開始骨頭痠痛,有時抱著姐姐還會腿發軟,還會畏寒,要穿外套!整個白天
都躺在地墊上,沒力氣爬起來~那天手機用最多,因為只剩手指不痠痛 XD
當天也預約視訊看診,並請家人領藥
然後媽媽我也要確實和妹妹隔離,連沒隔屏障的遠觀都不行了
姐姐確診DAY5 5/28媽媽確診DAY2
姐姐體力一切正常,作息也正常,除了伴隨著痰音跟夜咳,現在一天讓她喝兩次止咳藥水
,希望痰可以排出來然後減少咳嗽。
媽媽今天凌晨,喉嚨真的如同刀割般一樣疼痛,本以為可以好好睡覺的一晚又沒了!
早上補充了檸檬水還有維生素C,希望可以好好壓制病毒,同時也吃了藥和喉片,緩解不
適 說也奇怪,藥才吃2包,後嚨痛有明顯改善了
姐姐確診DAY6 5/29 媽媽確診DAY3
凌晨時間,突然被喉嚨痛驚醒,是超痛,如同別人形容的,像刀割般
不管怎樣,希望姐姐恢復一切順利!
也希望到最後,爸爸和妹妹也能全身而退~~
結論
面對確診的孩子,爸媽千萬要冷靜,由於我們是新手爸媽,所以很多知識就是詢問有經驗
的人或是網路查資料。
這是姐姐第二次感冒,不過因為這是新冠肺炎,所以我們格外緊張,處理起來也更為謹慎
,尤其電視一直播報小孩確診後的一些不幸消息,我們不免會擔憂。
另外,家裡還有一位雙胞胎妹妹在,我們能做的就是避免讓她受到感染,雖說有人覺得得
一得較為乾脆,不過染疫後的過程是很煎熬的,又要擔心後續的問題,因此我們還是做好
一切隔絕病毒的方式以保護妹妹,所以在我確診後,曾弟完全處理妹妹所有事物;而我完
全負責姐姐部分,當然也有想說把妹妹送到婆家去照顧,不過我們也擔心她身上若有病毒
,帶到婆家去萬一家人染疫,也不好,所以我們還是自己照顧,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隔
開,然後勤洗手。
關於確診幼童的照護(綜合多方建議及自身最後選擇的方式):
1.按時量測體溫並做紀錄,觀察每次高溫落點,醫生表示,每次的高溫若有比前次高溫降
一點下來,就代表快要慢慢好轉
2.確診後前2-3天,體溫都是反覆燒燒退退,我們有掌握一個大方向,就是38度多才給藥
,一般先給安佳熱,39度以上再給伊普熱痛,塞劑則是39.5以上我們才會給,就是循序漸
近,幸好服用2種退燒藥,姐姐燒都有退,不用到塞劑。
3.低燒時給予物理退燒,我們是用毛巾沾溫水擦姐姐身體。
4.發燒時會耗損身上水份,所以儘可能多補充水分,由於姐姐應該喉嚨有痛,所以用水杯
喝水她都不要,所以有用湯匙慢慢餵、用小杯子裝水給她喝(新鮮感)、用奶瓶裝水給她喝
,就是多方嘗試讓她有進水,雖然量不多,但至少不要讓她缺水。
5.姐姐使用完的口水巾,每天睡前我們都會用水煮沸洗過再曬,玩具和妹妹全部分開,睡
前都做徹底的消毒,地墊也是。
6.餵藥避免剛喝完奶以及太快速餵食,易吐。
7.之前看人家分享有提到,發燒不一定要吃退燒,要讓小孩產生抵抗力對抗病毒A
不過這次病毒是COVID 19,我真的也不敢貿然對抗,溫度上升,該吃藥降下來就降下來。
8.猶記第一次餵退燒藥,效果沒那麼好,是第二次吃完,汗都逼出來,所以退燒有成;小
孩衣服若濕了之後身體要趕快擦乾再套上乾爽的衣服。
9.保持家裡空氣流通,這幾天適逢大雨一直下的日子,但有時完全無風,所以室內還是會
悶熱,因此也是會開冷氣並把前後窗敞開,電扇循環吹,保持通風很重要。
10.觀察小孩退燒後的精神狀況,若精神一直不佳,就要送急診。
11.事前做好功課,若真的要到急診,選擇有綠色通道的,並且準備所需物品。
12.各種藥物的使用要了解,不要亂用,有醫生詢問最好。
13.每次清洗完姐姐的屁股後,都會作周邊清潔以及消毒。
14.酒精、洗手乳都要頻繁使用。
15姐姐想睡就給她睡,畢竟半夜都沒認真再睡,多睡可以補充體力,但也又留意他的呼吸
狀況,所以我都會稍微摸一下她確認有所回應。
16.姐姐的衣物與妹妹都分開清洗。
17.9個月的小孩口罩根本戴不住,第一天嘗試讓兩姐妹都戴,但沒五秒就被扯掉,所以兩
個人一定要隔離,而大人的口罩24小時要戴好戴滿。
18.遇到小孩確診,心慌、意亂是正常的,但不要只想往急診衝,畢竟那裡有更多確診者
,以及更需要被救援的人,且等待時是曝露在更多危險下,看到許多例子也都是醫生看完
給了跟診所一樣的退燒藥就帶回家休息與觀察,因此,若是輕症的話,可以視訊問診就先
視訊問診,減少接觸。
19.調適好自己與小孩的情緒,幸好姐姐的情緒算蠻穩定的,過程中會抗拒吃藥,但就是
慢慢地餵,給她適應。
20.晚上的陪伴也要有耐心,大人大半夜沒甚麼睡都是很正常的,所以白天小孩只要睡,
就要趕緊跟著睡。
幼童確診後,政府單位發了一些簡訊並做回傳。
5/24(二):00姐姐快篩陽,由診所協助通報
0:00 收到簡訊,由本人或法定代理人於24小時內前往自主回
報系統核對確診者資料,主動回報同住者資料,並通知工作或就學的聯絡窗口。
5/25(三) 2:16 收到姐姐的居家隔離通知書
矰턲0:30填完自主回報系統的資料。(同住者有分0+7或3+4選
擇,選後者才有居家隔離通知書)
5/26(四) 00:13 收到我的居家隔離通知書、其他同住者(密切接觸者)也陸續接收到居家
隔離通知書。
後紀:
之所以能用比較輕鬆的態度寫這一篇,是因為姐姐已經在恢復中,媽媽我的心情也
比較放下些,也希望能幫助一些還在對抗病毒的爸媽們,這幾天也看到不少朋友也是全家
人陸續確診,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另外,不要想著確診過的人就好像吃了無敵星星,
3個月內再度染疫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未來出門我們還是會做好一切的防護工作。由於確
診後14天才能施打疫苗,所以原先預約好要施打腦膜炎的疫苗就先暫緩。爸爸上週因為姐
姐確診後就申請了居家辦公,但因為要兼顧照顧妹妹,居家辦公效率極低,爸爸這週就請
自己私人的假照顧妹妹,以前這些假都是留下來出國的A沒想到~~~不過爸爸你都請假
了,就別再邊抱著女兒邊開會啦!!還有爸爸說:媽媽這段時間妳辛苦了,但我想說的是:
你比較辛苦,因為平常我都一打二,這段期間只要一打一,所以有很多時間滑手機(誤)
填寫疫調時真的要完整,不要害怕被誆列,有接觸就是有接觸,該隔離就隔
離以避免成為破口;確診就是該通報,不要害怕被貼標籤,有些人覺得確診很不光彩,所
以希望可以不要告知政府相關單位,甚至逃避快篩,但是一味的逃避真的沒比較好,我相
信每天的確診數絕對不只檯面那些,一定還有更多黑數。
感謝我的後援們,這段時間,住在附近的親戚們接連為我們送餐,補給物品
,給予些具體的建議,受益良多;該慶幸當初房子沒買在竹北,而是選擇自己最熟悉的地
方,不然此時到哪找後援?
這段期間拍全家福只能透過玻璃,姐妹倆的相見也是,希望隔離時間快結束,我和
姐姐趕快痊癒,爸爸和妹妹也能安然度過不被染疫。
PS 一周的時間,每天會讓他們透過玻璃見面
https://i.imgur.com/Kj5l5rz.jpg
https://i.imgur.com/sumOLhv.jpg
希望大家一切平安 健康
V曾蘇福Life with苡萁菲V:https://www.facebook.com/TsengSuFood
作者: zero2miffy (菲)   2022-05-31 21:32:00
妹妹們好可愛~祝全家健康:)
作者: lianu (讀書VS工作)   2022-05-31 21:39:00
祝早日康復~
作者: opopoop (無言)   2022-05-31 21:40:00
辛苦,祝早日康復
作者: mamiifun (笨狸)   2022-05-31 22:07:00
祝康復~謝謝分享
作者: kzoae (瑰藍葩會執行長)   2022-05-31 22:11:00
謝謝分享
作者: kuwabala (= =)   2022-05-31 22:16:00
謝謝分享
作者: betty30304 (Z小姐)   2022-05-31 22:37:00
辛苦了!感謝分享!
作者: LACARIA (雷卡利亞)   2022-05-31 22:45:00
感謝分享
作者: matteojp (懶人骨頭)   2022-05-31 22:51:00
感謝媽咪的經驗分享,寶寶好可愛,祝福早日康復健康
作者: smallpan (知足的幸福)   2022-05-31 22:51:00
祝早日康復
作者: nziris (same)   2022-05-31 22:57:00
祝早日康復
作者: Cheng2042   2022-05-31 23:07:00
謝謝分享,祝福您一家一切平安
作者: ofelia (哀愁的預感EX)   2022-05-31 23:23:00
姊妹都好可愛哦
作者: BURNFISH (é­š)   2022-05-31 23:26:00
謝謝分享
作者: Fupian (㊣蝙蝠㊣)   2022-05-31 23:37:00
曾弟是指?
作者: momo740304   2022-05-31 23:43:00
感謝分享 祝早日康復
作者: sv1723 (butterflies)   2022-05-31 23:58:00
祝早日康復
作者: dolphin15 (愛自己多一點)   2022-06-01 00:42:00
謝謝分享,早日康復喔!
作者: meiwen1201 (娃娃)   2022-06-01 00:50:00
曾弟就是爸爸!寫到最後都亂了 哈哈
作者: neverleave9 (唯一信癢)   2022-06-01 02:41:00
謝謝分享
作者: kiergh (小香)   2022-06-01 04:40:00
謝謝媽媽用心撰寫這篇 祝您全家平安健康
作者: aquantum ( 風車 )   2022-06-01 09:26:00
作者: crazyL   2022-06-01 09:38:00
祝早日康復 謝謝分享
作者: Firenzea (firenzea)   2022-06-01 09:48:00
除非全家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不然有症狀還是要懷疑一下 做快篩確認 不然你其實也不知道你每天接觸過的那麼多人 誰是確診者 有些人無症狀 有些人是沒告訴你確診
作者: Kenna75 (對自己誠實)   2022-06-01 11:00:00
好辛苦~謝謝分享
作者: EK1227 (芋粿)   2022-06-01 11:12:00
辛苦媽媽了,祝福全家安康!
作者: girlo (girlo)   2022-06-01 12:25:00
不要隨便替換棉花棒,每個廠牌的棉棒都是配合他們的檢驗盤的,自己換棉棒會造成檢測不準剛剛看到是唾液的,但還是提醒戳鼻子的檢驗不能自行更換棉棒喔
作者: WUYI (Eugenia)   2022-06-01 14:29:00
早日康復
作者: b7061334 (小修)   2022-06-01 21:41:00
確診文裡面寫的很有條理的一篇,感謝您辛苦撰文當作借鏡參考,祝您全家平安健康
作者: good0523 (小K)   2022-06-02 07:48:00
謝謝分享 早日康復!
作者: zi777 (無奇不有~)   2022-06-02 21:00:00
我也是一開始用唾液 後來覺得小孩不對勁 才抓來捅鼻 嗚嗚嗚嗚隔離時我才能感受到 原來小孩家人是我最大的財富祝平安
作者: bottger (我愛任時完)   2022-06-04 00:27:00
辛苦了 感謝分享 祝福早日康復
作者: meiwen1201 (娃娃)   2022-06-04 00:29:00
推z大~爸爸表示全家人可以零距離接觸是最大福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