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新手媽媽的經驗分享

作者: lavenderjamy (*_*)   2021-11-02 15:38:43
從媽寶版得到很多前輩的經驗分享,我也試著來分享一些可以準備的方向。
我是個習慣未雨綢繆的人,但對於當媽媽這件事我卻有點不知該如何準備起,
因此有了這篇經驗分享。
主要是提供一些可以做功課的方向,但我並沒有所謂的「解答」。
.關於生產:
我是39週自然產,原本有早產的傾向,醫師有開安胎藥,希望我至少撐到38週再生。
雖然37已足月,但醫師覺得38對寶寶比較好。這點大家就聽醫師的評估吧!
我是落紅之後住院催生,催了一天沒動靜,隔天中午醫師手動破水,
開始陣痛,不知要痛到何時的我打了減痛分娩,結果一打完就全開進產房了(15分鐘)
我覺得有點可惜,但護理師說可能是打了所以放鬆而產程快速,這我就不清楚了。
進產房後因為沒有痛感,我生不太出來,最後是靠真空吸引跟壓肚子。
強力推薦生小孩前要看生產影片!!!可以估狗[產科酷吏王培中]
不然我連什麼是哈氣!為什麼頭出來後不能出力都不懂。
.關於月中
我在月中住兩個禮拜,第一個禮拜幾乎都是吃飯、擠奶、睡覺(四小時起來擠奶)
好好照顧自己,有力氣時再推寶寶下來瓶餵或親餵。
畢竟護理師1:5,有時候寶寶都得排隊喝奶,也是蠻心疼的。
.關於月子餐
我總共吃到產後40天,雖然吃到後面變化性不大,但我還是覺得很好吃
有些月子餐是可以免費加飯、加菜、加湯的,這個可以詢問業務。
如果我下一胎,會考慮不要訂早餐,畢竟早餐算下來也是一餐快500元,
但我通常都跟午餐一起吃,很常吃不完,有點可惜。
.關於新生兒的自費健檢和保險
我覺得保險很麻煩,一直拖著不想管,結果這塊反而沒處理好。
有人說要先保險再檢查,但我一直拖,最後沒有進行健檢。
但也有人說現在好像可以先健檢再保險。
這塊我覺得要好好花心力研究,要保哪些險、要做哪些健康檢查。
.關於泌乳顧問
我覺得可以先查起來放,我推薦本身是醫師的泌乳顧問,雖然需要到診間,
無法到府,但相對之下收費比較便宜而且本身又有醫療專業。
我覺得更放心!
.關於寶寶的頭型
其實這是我最想要分享的!
我從來沒想過寶寶會睡到頭歪掉,雖然醫師說可能跟在肚子裡、出生後睡姿、
真空吸引、餵奶的慣用手有關,但有些我覺得是安慰媽媽的話,
如果我知道這件事我會努力翻寶寶的頭顧頭型的,頭型這件事有想過戴頭盔,
但醫師覺得正面五官是正的,可以先靠睡姿來努力,目前持續努力中。
.關於媽媽手
沒想過我那麼快就媽媽手了,大概寶寶兩個月時,發現手腕關節很痛。
到目前是雙手都痛,平時會盡量帶固定式護具。
這點建議可以先查一下,盡量避免媽媽手,畢竟得了之後很難好。
我猜是我瓶餵的手勢,角度太彎導致。
.關於親餵
在月中的時候我幾乎都是擠出來瓶餵,因為寶寶黃疸指數偏高,
怕奶喝不夠,指數會很慢才消,因此都是瓶餵。
回家之後也是擠奶瓶餵,但真的太太太累了!
每天在擠奶跟餵奶中循環,好可怕!
還好在月中也有持續練習親餵,寶寶滿月過後吸力大增,
親餵也越來越順暢,當時我有找泌乳顧問調姿勢,幫助很大。
之前接收到的資訊都是母奶是源源不絕的,因此我都擠完奶才親餵,
結果寶寶喝了半小時繼續大哭,補奶才不哭。
我當時覺得很怪,我擠的量明明夠當餐的量,為何親餵總喝不到?
後來我才發現,擠完奶奶就空了啊啊啊啊啊!寶寶當然會哭哭。
從瓶餵改成親餵的過程,我是先一邊給寶寶喝,另一邊用小花吸乳器收集,
下一餐再兩邊交換,第三餐瓶餵前兩次用小花收集到的給寶寶喝。
當時在轉換期,奶水沒辦法立刻跟上,但過幾天就達到供需平衡了。
目前另一邊就是用紗布巾吸,沒有再儲存(有20條紗布巾在使用中)
.配方奶
記得先申請兩三種不同品牌,以備不時之需。
.學煮飯
我本來也是0廚藝,但對煮飯很有興趣,趁著懷孕後期看youtube 學煮飯。
一個不沾鍋、湯鍋,一把菜刀就開始了。
一開始先估狗一下不沾鍋如何不沾,非常受用。
新手非常推薦「簡單哥」,雖不是專業廚師出身,但都是簡單入手的家常菜,
而且當餐的食材標示得非常清楚,對新手非常友善。
在家帶小孩有時候自己隨便煮煮都比叫外送快又方便。
.收涎
四個月收涎的餅乾或饅頭記得提早訂!
.副食品
在懷孕後期若有空也可以一邊研究副食品,畢竟四個月轉眼就到。
以上是一些淺顯的分享,供有空的孕婦參考,也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經驗唷!
祝福大家育兒之路愉快~
最後,我們要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寶寶真的好可愛!也長得好快!要好好珍惜每一天唷!
作者: lovewinds007 (阿斐卡住出不來了~)   2021-11-02 15:44:00
新生兒保險真的是出生後才想到,然後在月子中心又忙又累還要研究這些XD收涎餅乾我根本完全忘記這件事,前前三天才找到朋友認識的原因幫忙趕...我一開始就打算全配方,在醫院的時候都是嬰兒室泡奶,一到月中完全不知道怎麼泡奶...建議大家也要學一下怎麼泡奶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