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上課時寶寶成為無尾熊的引導技巧

作者: o9o9o (宇辰)   2019-10-19 22:14:17
大家好
我是職能治療師同時也是游泳教練
坊間許多親子課程中
都常見到小無尾熊抱著爸爸媽媽的情況
以下方法可提供給各位家長嘗試唷!
如果有興趣也可以點進粉專看影片介紹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0712097326999&id=118788706186005
親子共游課程中,常有機會看到許多小無尾熊,或是依賴或是怕水也或許是撒嬌,四肢緊緊黏在家長身上。而家長也常為了上課,硬是急著把無尾熊從身上扒開,常常反而弄巧成拙地,讓孩子生氣或焦慮的哇哇大哭起來!那麼讓我們一起來試試看以下方法吧~
[事前準備]
*睡飽、吃飽、提早到
盡量讓寶寶在泳課時間是最好的狀態,「睡飽、吃飽、提早到」絕對是寶寶最容易愛玩與配合的時候了!尤其緊張焦慮的寶寶們更需要提早來認識環境,和爸爸媽媽一起從容的準備上課阿!如果家長手忙腳亂趕著上課,除了讓孩子容易緊張與壓力外,家長也無法好好的帶著孩子認識環境了!這些方法看似簡單,但真的需要花心思在課前將寶寶準備到最好的狀態,大家一起共勉之!!!!!
*理解親子共游的目的
雖然課程中會有很多寶寶游泳的動作,但親子共游最重要的不是動作阿!!!!!小魚老師覺得課程中更重要的反而是:
-觀察孩子的狀態
-理解孩子行為的原因
-回應孩子的需求
-有效引導孩子參與
能好好把握以上幾個重點,讓孩子在狀況好時可以體驗水中的感覺動作經驗,當孩子不願意配合時,學習引導孩子適應環境的方法,這才是親子共游的核心概念啊!
[上課過程]
*不要急著將孩子推著做動作
當孩子將爸媽抱得緊緊時,可以知道孩子呈現還未準備好與環境互動的狀態,越急著把孩子推出去,其實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緊張或生氣地黏越緊!
*找到有效轉移的方法
玩遊戲絕對是轉移的好方法!影片中讓孩子玩撈魚或是跳舞等,孩子可漸漸地從雙手環抱家長改成單手最後放雙手的過程,就是孩子慢慢在適應環境的表現了!這也是為何有時課程中會穿插跳跳舞唱唱歌的主要目的阿!
*等待孩子適應
常常孩子被遊戲吸引後,卻又突然想到什麼的黏回家長身上,讓許多家長非常挫折!或許可以試試看接受孩子需要花時間適應環境,同時看到孩子進步願意嘗試的時候,讓親子都更有機會一起享受水中時光
*漸進式讓孩子「短暫」遠離大人身上
利用水流、利用節奏遊戲等方式,順勢讓孩子離開大人身上短短一秒的時間,讓孩子知道就算探索玩一下還是可以回到家長身上,這會讓孩子更安心的去參與環境!建立小無尾熊對家長的信任感是整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一步驟慢慢穩定才可以執行下一步驟喔!
*延遲滿足的能力
延遲滿足覺絕對不是忽略孩子的需求,反而更是讓孩子相信家長是會滿足他的需求!如同影片中一開始孩子說抱時,媽媽就會把孩子抱起!而延遲滿足的能力是多了一個轉一圈後再抱起的過程!讓孩子同時覺得好玩,同時又可以知道自己需求被滿足,接下來就可以慢慢延長轉圈次數或享受水流的比例!漸漸的小無尾熊就有機會好好享受水中共游的時光嘍????
3歲前的孩子還在發展許多適應環境的方式,因此以上這些小技巧其實可以類化到許多場合都很適合唷!讓我們一起陪著孩子適應環境挑戰中的挑戰吧
*溫馨小提醒
-三歲前的孩子需要家長引導學習適應環境
-針對小無尾熊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改變孩子可以接受的抱姿吧!
-親子共游的目的是觀察並有效回應孩子的需求,進一步適當引導孩子參與
-能做到游泳動作練習很棒,但學會引導孩子更是重要
粉專中會有許多自己帶寶寶玩水的小活動,或是洗澡時可以玩的遊戲
有興趣的爸爸媽媽可以幫我按個讚唷!
https://www.facebook.com/otsiandswi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