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歲自駕花蓮遊-行前準備與清單

作者: FlyOncidium (二師姊)   2018-10-17 09:32:18
今年10月,均寶一歲了!
為了慶周歲,也彌補一下裸婚的均爸均媽,
我們雖然猶豫了一陣子,最後還是決定出發前往均爸最愛的花蓮度一個小假期~
因為之前懷孕、新手媽的時候也受到很多資訊幫助,
這邊也稍微整理一下自己的小心得,但主要就是跟寶寶有關的部份,
景點說明比較少,希望還是有幫助喔!
圖/蘇花公路上的海景(注意落石!)
https://i.imgur.com/Dh6kGSG.jpg
一、車程
整個行程最讓人不放心的問題,大家應該也猜想得到,就是寶寶在長途車程上的反應。
尤其是我們出門前那週,剛好下了快一週的大雨......
台北都下成這樣,其實我一度很想取消花蓮行。膽子很小,怕被落石砸死之類的。
幸好真的出發以後,均寶真的算是很天使,掐好時間上車,他都還能補眠。
去程五點半挖起來吃奶、六點出發,他睡到進花連市區才醒;
回程比較晚出發,但他吵一陣子,過太魯閣的時候也睡著了,在蘇澳才又醒來。
醒來的時候,因為他是個小吃貨......
我們的策略就是先餵米餅跟香蕉,等他吃膩了就拿娃娃陪他玩。
其實我們也擔心會讓他吐,還好他賞臉,
反而是我本來就容易暈車,裝瘋賣傻陪玩一陣子就會更想吐......超弱。
如果有下次,我們應該會儘量讓他他睡醒下車放電、放完回車上繼續睡。
這次也因為帶著小孩,所以海邊的行程就比較少囉。
二、住宿
這個大概是我出發前最在意的問題,怕因為很多人接觸,容易傳遞病毒跟細菌。
本來一度想去住飯店,後來沒訂到,就選了婚前跟均爸也去住過一次的仁愛小公館。
抵達後管家也特別告訴我們房間有消毒,
但我聽到的時候,已經把鞋子踩進去了......
只好認命自己重新擦一次地板,之後就讓均寶隨意爬行了!
我比較喜歡鋪瓷磚的房間,畢竟地毯或磨石子之類的地面比較看不出來有沒有髒,
但仁愛小公館我們婚前婚後去,都是非常整潔乾淨的,
這次住回來,均寶也沒有什麼皮膚過敏的問題,
真的很推薦爬行寶寶去住喔!
當然還是要自己調整一下房內物品的擺放啦,
但至少地面、床單、被單、枕頭等用品都非常乾淨。
而且我們這次深刻感受到,對爬行寶來說,住宿環境真的滿重要的。
因為均寶整天在外面,不是綁汽座就是綁推車,
下車也頂多就是牽著走一下子,等於沒什麼活動。
第一天下午到民宿入住的時候他超開心,
爬上爬下還自己扶椅子扭動跳舞,讓人深刻感受到他的喜悅XD
晚上還因為推車逛夜市太無聊,六點半就在夜市直接睡著了.......
想當然爾,回民宿真的該睡的時候就不好哄了。
反而是隔天,因為準備要回家,就讓爸爸自己去逛夜市
我帶著他在民宿自由活動,九點多,睡前奶喝一喝、稍微抱他一下就睡著了。
圖/在仁愛小公館開趴的均寶
https://i.imgur.com/cpoChz9.jpg
三、飲食
在吃的部份,因為均寶已經跟著大人吃三餐,所以我們就是帶食物剪出門
選擇外面無調味的食物、或是大人的菜色用自備清水洗掉調味料給他吃囉!
當初會想在一歲帶出門,也是因為只剩早晚奶比較方便嘛。
但這也是因為均寶平常就會跟著奶奶爸爸吃一些外面早餐店的煎蛋、吐司
暫時還沒有腹瀉等情形
如果寶寶的腸胃或體質比較敏感、或媽媽對外面的食物有疑慮,
就可能還是要辛苦爸媽另外準備。
我們家是比較隨性啦......
四、景點選擇
我們走的景點有:A-ZONE文創園區、松園別館、將軍府、吉安慶修院、
東華大學、石梯坪、東大門夜市。就是吃吃拍拍吃吃拍拍啦~
Day 1
廟口紅茶→花蓮文創產業文區→液香扁食→松園別館→將軍府
→仁愛小公館→東大門夜市
Day 2
怡味早餐→吉安慶修院→東華大學→月之廬食堂→穿越海岸山脈→石梯坪
→仁愛小公館→東大門夜市
Day 3
花蓮公正包子店→花蓮火車站→回家。
其他泡泡文化氣息的景點都還好,該有的設施都有,
只是我已經沒有餵母奶,所以沒有留意哺乳室的設置情形。
不過我跟均爸大概都會趁均寶午睡的時候在車上休息一小時,
所以如果自駕遊,爸媽的位子舒適一些還是很方便的。
比較要注意的大概就是石梯坪,除了距離市區一小時車程,
要注意寶寶還有沒有耐性坐過去,
而且從山線穿過去會經過墳墓,會介意的人建議從海線來回。
但是山線會跨過海岸山脈,所以可以從山上看到縱谷平原,別有一番風景喔
另外就是東大門夜市,尤其是自強夜市那側人超多,
推車進去有點滯礙難行(也是我隔天不想去的原因)。
喔對,其實我們還有看一下東大門樂園,不然均爸覺得均寶都沒玩到,
但我個人覺得設施看起來像流動的、沒有很安全的樣子,而且它的一點=100元,
幾乎等於玩一次某項設施就至少要100元,就不特別推薦了。
圖/跨越海岸山脈時看見的花東縱谷平原
https://i.imgur.com/1TmSsBo.jpg
五、用品清單
最後附上出門前列的用品清單,最後我們是沒有帶戲水備品,但就還是列著供參考囉~
媽媽包 奶瓶
  分裝奶粉(X餐數)
  食物剪
  兒童餐具
  背心(保暖)
  外套(防風)
  鞋子
  帽子(備用)
  上衣下著一套(備用)
  尿布數片
  寶寶水杯
隨身包 酒精(消毒用,可用消毒產品替代)
  濕紙巾
  衛生紙
  行動電源及充電插頭、充電線
  錢包
  證件(大人寶寶的健保卡要帶齊)
  鑰匙
  自拍棒/相機……
行李箱 上衣下著套裝(看個人習慣搭配X天數)
可放民宿 襪子(X天數)
  消毒鍋(可省略)
  奶瓶清潔劑
  奶瓶刷/奶瓶抹布(專用)
  兒童牙刷
  浴巾(看個人習慣,可省略)
  嬰兒肥皂
  嬰兒澡盆(看個人習慣,可省略)
  寶寶睡毯(看個人習慣,可省略)
  罐裝奶粉(備用)
  尿布一袋(備用)
  大人的換洗衣物(含內外衣)
丟車上 玩具/玩偶(安撫用)
  米餅(安撫用)
  推車
  推車掛勾
  推車杯架
  推車雨罩/雨傘
  大人的外套/背心(保暖/防風衣物)
戲水備品 寶寶泳衣、泳圈
  游泳尿布
  成人泳衣、泳帽
  浴巾(寶寶+成人)
部落格有表格,需要的媽咪再點進去取用即可:
http://fiyawang.pixnet.net/blog
最後附上似乎還是覺得家裡比較好玩的均寶:
https://i.imgur.com/Bl8kIgh.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