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太常用利誘的方式

作者: oranyore (給我奇蹟)   2017-12-26 13:51:54
之前有看王宏哲育兒、教養影片,
以下我自己是看完相關影片後做的重點整理
《交換條件的教養 影片重點整理》
如果跟孩子說乖乖吃飯等下才有果汁,
或是做家事才有零用錢,
在心理學上代表在暗示孩子「果汁」及「錢」才是重要的,
會讓孩子更喜歡後者而喪失內在行為動機
如果孩子真的講不聽,
那取中庸之法可用集點獎勵制度,
不立刻滿足孩子、訓練延遲滿足
但集點獎勵有三大重點需注意:
1.在孩子缺少原始行為動機時才使用
譬如原本就不喜歡整理書包、練琴等
用此獎勵來培養初階的良好習慣
但在貼上貼紙前務必對孩子「分析過程」
如:今天你有主動耶!今天好認真喔!
而非淪為為了集點而集點
2.適用於4歲以上小孩,同理心發展較成熟
較能理解集點制的意義與原則
訓練孩子重視過程而非結果
3.不要凡事都用集點制度,
更要堅持約定好的獎勵原則
如:集滿十點帶你去動物園,
若被孩子挑戰要更改獎勵目標,
要堅持這是我們之前已經講好的
集點獎勵最大重點:
教會孩子分析自己的進步與努力
心得:
綜合之前看過的教養影片,
「物質」上的條件交換無法達成教養的目的,
可替換成與家人較有互動的較好,
但若是將果汁及零用錢替換成說故事、去圖書館、看動畫電影等父母自己希望孩子越來越
喜歡的東西呢??
在如何教孩子分析過程的部分也想到了欽佩的國小老師使用的三明治稱讚法,
也就是先稱讚,再指出可改進的地方,
最後再找另一個稱讚的點作結~
(但稱讚要夠具體,不可說好棒棒這樣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