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太常用利誘的方式

作者: pigers (pigers)   2017-12-26 13:49:42
※ 引述《bubblen (小花媽)》之銘言:
: 小朋友三歲了
: 可以溝通但有時候很歡
: 看了很多教養書.專家都說少用利誘的方式
: 例如:
: 在餐廳吃飯 跟他說把飯吃完 我們就能出去玩
: 公園玩完不肯走 就說回家給你喝果汁才肯走
: 不吃藥時 就用:你把藥吃完 給你吃餅乾
: 這樣好像變成習慣 但是孩兒的配合度都高
: 長輩帶或我帶時 很難避免
: 好奇想知大家常這樣嗎?
我想應該是指不能透過談條件的方式來教養吧?
教育原理有說:三期六段論
一、道德成規前期:學前幼稚園至小學中低年級(九歲以下) (一)避罰服從取向:恐懼懲
罰,無條件服從權威者,個體認為凡是不被懲罰的行為都是好的;遭到批評、指責的行為
都是壞的。 (二)相對功利取向:行為對錯視行為後果賞罰而定,道德是一種利益交換,
希望得到比付出多,類似買賣的關係,認為得到利益就是好的。
如果接受這裡論,哪來的不要使用利誘?
或許我們該說使用獎勵制度
我喜歡六十分的感覺,簡單說對於每一個孩子,我們不能一開始設定零分,
也不能設定一百分。像學校操行一樣,一開始就是及格的分數,直到學期結束
沒有犯錯,可以得到基本成績合格。
我喜歡,每天小孩如果不犯錯,做完該做的事情,可以得到基本應有的東西
例如:可以看喜歡的卡通三十分鐘。
但如果當天無法完成該有的基本事項,時間會被扣除
在這個條件之下,當他對於該做的事情不願完成,我們也只能跟他說
這樣無法看電視喔。
或許所謂教養專家的意思是說:如果每次每個行為都用獎勵的
會造成小孩每次進行事情都會問:我能得到什麼?
這才是最差的教養。
作者: bluetree0224 (幸福快樂的每一天願爲主,)   2017-12-26 14:25:00
推,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