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媽咪與物理治療(骨盆痛,下)

作者: smileboyplus ( 背後的陰影)   2017-07-13 14:19:38
網誌好讀版:https://goo.gl/3HZU3p
延續上一篇文章(忘記的人,自己回去複習:關於骨盆痛(下背痛)Part1),今天
要加入更多新的觀點給大家。
C)心理社會因素(Psychosocial Influences on peripherally mediated pelvic
girdle pain)
先分享個小故事。有天我娘親胃痛,一開始她並不以為意,但是隨著時間的醞釀
及身邊親朋好友熱心的案例分享(胃痛到最後發現是胃癌等),因此開始擔心是否身體出
現狀況,甚至一天一碗飯都吃不完。於是我們就帶她去醫院接受檢查。檢查後當然是沒什
麼問題。
後來小弟的娘說,當天檢查沒問題後,其實胃痛就好了大半,第三天就幾乎回復
正常了。(天啊,這真是太神奇了,傑克!!)
像這樣因為「杯弓蛇影」的心理作用,導致身體感覺到有病痛,就是一個典型心理
社會因素造成病痛的例子。
而有不少焦慮自己脊椎骨盆不夠「穩定」而不斷訓練自己,造成主動閉合過度的
人,如果嘗試一下簡單放鬆或心肺的運動,常常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相對的,有過度訓練,當然也有因為對自己的身體沒有信心,只要稍微活動,就
會背痛的情況。此時只要多練習放鬆及漸進式的嘗試各種活動,促進對自己身體的信心,
自然就能擺脫一動就不舒服的困境。(Promote accurate beliefs, relaxation
techniques and active coping strategies)
有這類問題的媽咪們,我通常會說: 想動就動,不用想太多!
D)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的骨盆疼痛障礙(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iven pelvic
girdle pain disorders)
有些人會因為中樞神經的感覺過度敏感或神經訊號傳遞問題,身體會持續感到疼
痛。因此不論做什麼樣的活動,都會讓人感到疼痛或不適。此類問題,在一些容易全身痠
痛(widespread pain),卻又找不出明確原因(Non-mechanical in nature),即所謂「
公主病」的族群中,就很常見。
面對這樣的問題,只要用功能性的復健(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策略來協
助個案身體整體功能回歸正常,同時學習不要只專注在疼痛上,自然就會有不錯的改善。
(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should aim to enhance normal general body
function and address abnormal pain behaviors without a focus on pain.)。
改善骨盆痛(下背痛)也可以很簡單
「疼痛」不見得是身體受傷或有甚麼問題,可以的話只要嘗試一些自己想做的活動
,會發現我們已經朝遠離疼痛踏出了第一步!
參考文獻
P.B. O’Sullivan, D.J. Beales /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pelvic
girdle pain disorders—Part 1: A mechanism based approach within a
biopsychosocial framework Manual Therapy 12 (2007) 86–9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