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分享:把特殊兒送去幼稚園他就會變好?

作者: f9231506 (就是愛shopping可3以預防)   2017-03-14 08:50:37
家有特殊兒的我,總有很多人說把小孩送到幼兒園去就會變好的
這篇我想能解決很多特殊兒父母面對親友詢問的問題,以及自己潛在想法的解惑
原網址:https://goo.gl/TpZGpB
轉分享親子天下
袁巧玲博士
最近連續好幾位家長,帶著他們的寶貝,憂心忡忡地來找我說:「袁老師,醫生說把小孩送去幼稚園,有同儕的刺激自然而然就會進步了!」是真的嗎?這些孩子真的被放到幼稚園就會自動學習了嗎?
是真的嗎?這些孩子真的被放到幼稚園就會自動學習了嗎?
我能了解家長的心情,期待孩子能跟一般孩子在一起學習、互動,是所有家長的目標。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case都像醫生所說的,把特殊兒送到幼稚園他就自己會變好!
從我多年服務孩子的經驗,和確實有進入幼稚園的觀察,有些真像我必需要告訴家長:
1. 研究顯示,當孩子沒有「觀察性學習」的能力,就算他和一般同儕在一起,也無法有效率地學習。觀察性學習不是模仿能力,它是孩子在觀察老師與其它同儕互動後,不是在當下模仿,而是在之後記得,並且能展現出他學到的內容,其中包括學業及社交技巧的學習。
2. 從以上的觀點來看,也許家長應該先問問自己孩子是否有足夠的先備條件。例如:孩子會觀察或注意別人嗎?他專注在別人身上的時間能多長?他有模仿能力嗎?這些模仿能力一次能持續多久?如果孩子都缺乏這些能力和該有的持續度,那麼他在幼稚園的環境中,學習上一定會有困難。
3. 刺激給的多,不等於孩子就學得多,孩子能吸收多少是取決於他本身的條件和老師的教法。也就是說,孩子若是缺乏專注力、理解力、模仿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動機等,那麼就算老師上的課再怎麼豐富,變化再多,孩子也很難進入學習狀況。這時候,如果老師也無法為孩子適時地調整教學內容或引導方式,學習效率絕對會大打折扣。
4. 特殊兒的學習方式跟一般孩子不同,他們的學習需要被劃分爲能容易達成的步驟,同時還需要透過策略性的引導與協助才能學習。幼稚園的步調太快,很多孩子跟不上,班上的老師人力不足,又加上大多數的老師是幼保科背景,缺乏在特教上的訓練,因此,很難爲孩子做個別化的教學。
5. 當幼稚園的老師說:「小朋友很好啊!」通常我都會擔心這是什麼意思。從我們陪讀和入班觀察的經驗中發現,很多時候當孩子本身是個不太有問題行為的孩子時,老師都會覺得他「沒問題」,但是沒問題有時候也就代表孩子被擱置一旁,反正他不會吵鬧,老師可能就任由他做他想做的事,不參與也沒關係,此時,小朋友就喪失了很多學習的機會。
6. 別認為孩子只要跟一般孩子一起上課就不會被貼上標籤,當孩子缺乏社交能力,對同儕沒反應或經常做出不適當行為時,其他孩子會自動幫他貼上標籤:「他好怪!我不要跟他玩!」同儕貼的標籤會比我們大人給他的更難移除。
7. 有些孩子會察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能力落差大,因而缺乏自信,造成他更退縮的狀況,家長的心急也許反而帶給孩子負面的學習經驗。我們是否該問問自己,到底孩子準備好了沒?我們身為家長的有沒有先幫他建立好學習的條件?
當我們是第一手服務孩子的人,除了專業和經驗的累積之外,我認為職業道德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也就是說,我們都要謹慎說出來的話和做出來的事,因為家長和孩子是直接受我們影響的人。因此,在提出建議前,我們應先深入了解情況,再給予有建設性的建議。家長們在為孩子選擇課程或療育時,也需要多做考量,哪些是優先需要考量的?哪些是有迫切性的?哪些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對不同類型課程的比例輕重是多少?當我們選擇了符合孩子需求的課程時,孩子才有可能做好預備。
作者: pumpernickel (很近也很遠。)   2017-03-14 15:50:00
問一下,3y一直尿褲子很奇怪嗎?把尿布包回去不就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